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面试如何实现批判思维发散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6-12

面试如何实现批判思维发散

  自2018年6月港大面试形式革新后,2019年1月港大卓越计划面试继续延用Critical Analysis批判性写作环节,以更全面、精准地帮助港大挑选到更优秀的一批学生。既能考察到考生是否具备吸收及甄别信息的能力,又能考察考生的交流协作、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而批判思维是香港大学非常重视的考核点。

  2019年港大卓越计划加重了Critical Analysis和Group Discussion的比重,削减了Self-introduction的时间,取消了团队作业这环节,更说明香港大学在港大面试中考核目标更明确,。在此,优朗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述下Critical Analysis的进行流程,及如何做好批判思维的发散。

  考生们首先会被带到一个房间,里面设有相应数量的单人座椅,上面放着一篇文章和一张空白A4纸,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阅读一篇文章,并撰写一篇Critical Analysis,即考生既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也需写出自己对主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结束后A4纸会回收。在此环节中,阅读材料对考生的词汇量要求较高,因此不免有些考生会增加紧张感。优朗建议同学们在备考时多看些国际新闻热点类文章,锻炼阅读速度的同时,对时事话题的理解与延伸也有一定意义,文章后面的评论也能成为同学们搜集优质论点的途径。

  批判性分析写作要求是希望考生在阅读及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思考文章提出的问题,并撰写成文章。但并不是去回答所有的问题,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进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即可。写作思路例如:文中的哪个点你同意?哪个点不同意?文中的观点是公正合理的吗?文章观点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等等。考生们需要使用有说服力的论点和证据来深入了解支持和反对的论据,以及考虑这些部分如何互连,从而在你写的文章中有所体现,确保不要简单阐述文章中的关键争论,需将观点与论据结合起来。

  而后的Group Discussion环节其实是对话题的一个升华,尽量通过小组成员的全部力量来实现考虑到有关论题的所有方面,进而对热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小组讨论的重点不仅仅是发表你的意见,而是在交流中要对问题与组员进行广度与深度的探讨,既要考虑团队,同时自身要对分析问题的观点有一定的高度。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即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也是更接近于语言或写作之类的通用技能。

  1、批判性思维能力

  (1)能够清楚地定义解释某个概念;

  (2)能够找出论题、结论以及理由;

  (3)能够避免逻辑谬误;

  (4)能够发现论证中隐含的前提假设;

  (5)能够确定一段话中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2、批判性思维误区

  (1)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否定。批判性思考的过程,虽然说是从质疑别人或者自己的观点开始,但是质疑并不是一味地去否定观点,而是要在多元的观点中依靠论证进行判断。

  (2)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不是批判性思维原理。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工具,不能够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光掌握批判性思维原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大量的知识储备。

  (3)批判性思维提倡理性,但也不否定感性,两者不矛盾。

  3、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1)学会提问

  大多数人在阅读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只注重文章的细节,而忽略整体和重点,往往一篇文章阅读下来感觉很有收获,过段时间全然忘记。或者在阅读做笔记的时候,只是摘录作者的观点,把作者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最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解决。

  优朗建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自问自答,这种方式能让我们更容易把握文章的重点,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也能够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2)理解思维谬误

  人在思考的过程中是经常会犯错误的,很多人的观点、决策背后都有可能存在思维上的错误。因此,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结论,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思维训练,避免出现常见的逻辑错误。

  (3)学会如何论证

  学会证明一个观点,因为一个人的任何行动、决策绝大多数都基于自己的直觉,大多数人的观点其实全都是人云亦云,但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所有的观点都应该被证明。

  希望大家在阅读完本文后会对批判性写作有所认识,争取在港大卓越计划面试以及未来的其他面试中掌握技巧,得心应手。

  更多关于港校面试经验分享,及香港大学面试及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推荐计划面试的相关面试实战经验,我们会陆续推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