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主招生物理备考指南
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科目瘦身,各大联盟考试科目均缩减为两门,对于理科生而言,考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相较以往,近年来物理在自主招生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高。因此,物理成绩优异无疑能给自主招生带来竞争优势。纵观近几年自招物理考试的规律,呈现出的特点是:知识上广而深,方法上巧而繁,能力上智慧与毅力双管齐下。清华园自主招生专家组建议考生进行物理备考时也需要从这三方面狠下工夫,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复习。
知识层面
从知识上,拓宽知识要点,深挖物理本质。自主招生从知识内容上考察范围十分广泛,只要是课本提到的都可作为考试内容,包括选学内容、课后题、阅读材料,甚至到某一张图片,都可能成为考试重点。
另一方面,高中物理教材从知识讲解上比较宽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多,因此这就成了自招考试中题目深度的来源,许多结论我们在高考中只需要懂得应用即可,但在自招中则需要学生明确它的由来,甚至要求证明和变化。
因此在自招复习中,首先我们要将一些我们并不了解的超纲知识提前进行学习,并且从本质上将其弄清它的由来和应用条件。表1展示了物理自主招生中可能涉及到的超纲知识点,其中红色字体标出的为高频考点。
技巧方法
从方法上,掌握特殊方法,注重二次创造。对于自主招生,题目难度是巨大的,基本定理的应用可能无法直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一些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此处的特殊方法有别于我们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口诀,而是从分析层面上的物理基本方法,图2显示了物理14种基本方法中的常用方法。比如讨论相对运动时的矢量作图法,针对变化过程的微元分析法等。同时,针对某一些题型会有一些特殊结论和技巧。在复习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看完解析,得到答案就满足了,要注重对题目的二次利用和创造,挖掘其方法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能力提升
从能力上,智慧和毅力的平衡。自主招生题目部分知识考查十分巧妙,在引入特殊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平时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次级结论。可谓是打虎要力,捉猴要智。如果无法找到正确的方法切入,可能一道题就会消耗大量时间,而且正确率还无法保证,自主招生另一部分题目不在方法有多么巧妙,而在于学生本身的分析能力,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往往来源于最原始的发现,他们是没有太多结论可以使用的。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需要用最传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比如画情境图,借助导数、立体几何等数学工具等。例如2013年华约第6题,就需要学生老老实实做出光路图,然后根据几何知识进行求解。那么在考试中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一方面源于题量的积累,形成一种体感;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对结论和方法的由来进行总结,了解各结论和方法的初始条件和初始情境,以便在考试中看到类似描述时能迅速进行联想。例如13年华约考试第3题,如果使用摩擦角和全反力知识就会非常简单,那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就需要总结到摩擦角、全反力通常在讨论滑动摩擦、最大静摩擦及自锁时使用才可以简化题目。那么当我们看到该题为最大静摩擦的临界讨论时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了。
总的来说,物理备考主要以方法学习和总结为主,每个方法配以相应真题进行训练,不必太多,一个知识点练习2—3道题目即可。但是作为理科复习,落实是重点。切忌光看不写、只想不做,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务必要落实到笔头上,知道最终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只有在书写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各种方法的使用细节。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