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终究是参谋
发布于:百学网
2016-06-30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教师郝乐奇
案例:
方方父母早在考前就把与志愿填报相关的各类资料翻了无数遍,还咨询专业教育机构、向周围熟人打听、到高校参观考察等,只为尽量掌握信息,为方方志愿填报做好准备。但就专业选择问题,他们和孩子出现了分歧:方方倾向选择建筑类工科专业,而父母担心此类专业在就业时易受性别限制,希望女儿学习偏文科的专业。双方争执不下。眼看志愿填报系统就要关闭了,方方母亲希望得到学校老师的建议。
分析:
方方家的情况并非少数。很多家庭在专业选报上犯难,一类是父母对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带有偏见,持否定态度;另一类是父母对子女候选专业不了解,不敢乱支招;还有一类是父母大包大揽,武断决定志愿方向。其实,不论哪一种,父母都极力想为孩子尽心出力,但由于自身的主观判断或迷茫,可能出现分歧,甚至冲突。这就要父母在志愿填报时做协助者而非决策者,成为建言者而非独断者,扮演鼓励者而非批判者。
建议:做有力的协助者
父母不但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还知晓其平时的生活状态,能帮助孩子从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多方面发觉潜能与特长。很多父母听了亲友、同事等周围人的意见,得知某一院校或专业的光鲜背景,或了解到他人孩子的优越经历后,不自觉照搬或仿效这些模板,忽视了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性,往往只着眼于自己的爱好,忽视了孩子的自身能力。父母要仔细梳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兴趣、能力,与孩子共同探讨当下学习的需求,从多角度发现真正适合孩子的专业,或者就职业目标进行逆向选择,做好协助工作。
做理性的建言者
孩子对社会职业的了解相对匮乏,父母可根据自身经验,对备选专业今后的发展路径提出客观建议,但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进入这样两个误区:一是希望孩子传承自己的梦想,替自己完成年轻时的愿望。很多父母喜欢和孩子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光辉历程和远大梦想,并把当时向往的职业或当下的需求寄托到孩子身上。因而,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介绍自己选择的专业时说“我父母觉得当医生特别好”、“我们家缺个大夫”等。父母的判断需要尊重,但也要征求孩子的意志倾向。二是仅凭父母自身好恶提出欠缺客观的建议。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对不同领域的事物做出判断,这就很难做到公正,有时还会略带刻板印象。在与孩子商讨志愿时,父母要看到,专业发展道路是多元的,最终实践的职业都会存在利弊两面,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客观厘清。
做积极的鼓励者
很多父母囿于自己的认知,不愿或者不敢对孩子的选择予以参谋,在孩子询问意见时,以“你自己拿主意”或“你喜欢就好”应对,看似尊重孩子意愿,但也会让孩子更没信心。多数人很难从众多的招生专业中对社会专业、职业的方方面面立即做出判断。在同样迷茫的状态下,父母不妨做出积极陪伴的姿态。这样,孩子可在与父母的共同协作中获得鼓舞。
与此同时,很多考生迟迟难下决定是因为思量的细节过多,比如院校、专业排名、地理位置、就业发展等。过分关注细节反而容易忽略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设立基本目标,灵活衡量各备选项的限制条件,并为孩子做好减压工作,任何选择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重要的是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提升选择项的欠缺处。在鼓励、支持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便不会将此作为孤注一掷的负担,还可多方衡量,最后做出合理选择。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要让孩子不断理清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资源可以支持自己做什么事,什么平台能助力自己走向哪里。这些问题并不可能在填报志愿阶段这短短几天获得,而是建立在长期的自我探索上。这也就敦促考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具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行动。
今天是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父母要清楚,自己有再多的建议也终究只是孩子的参谋。考生要在这次重要的选择中获得成长,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迎接人生更重要的旅程。
案例:
方方父母早在考前就把与志愿填报相关的各类资料翻了无数遍,还咨询专业教育机构、向周围熟人打听、到高校参观考察等,只为尽量掌握信息,为方方志愿填报做好准备。但就专业选择问题,他们和孩子出现了分歧:方方倾向选择建筑类工科专业,而父母担心此类专业在就业时易受性别限制,希望女儿学习偏文科的专业。双方争执不下。眼看志愿填报系统就要关闭了,方方母亲希望得到学校老师的建议。
分析:
方方家的情况并非少数。很多家庭在专业选报上犯难,一类是父母对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带有偏见,持否定态度;另一类是父母对子女候选专业不了解,不敢乱支招;还有一类是父母大包大揽,武断决定志愿方向。其实,不论哪一种,父母都极力想为孩子尽心出力,但由于自身的主观判断或迷茫,可能出现分歧,甚至冲突。这就要父母在志愿填报时做协助者而非决策者,成为建言者而非独断者,扮演鼓励者而非批判者。
建议:做有力的协助者
父母不但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还知晓其平时的生活状态,能帮助孩子从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多方面发觉潜能与特长。很多父母听了亲友、同事等周围人的意见,得知某一院校或专业的光鲜背景,或了解到他人孩子的优越经历后,不自觉照搬或仿效这些模板,忽视了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性,往往只着眼于自己的爱好,忽视了孩子的自身能力。父母要仔细梳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兴趣、能力,与孩子共同探讨当下学习的需求,从多角度发现真正适合孩子的专业,或者就职业目标进行逆向选择,做好协助工作。
做理性的建言者
孩子对社会职业的了解相对匮乏,父母可根据自身经验,对备选专业今后的发展路径提出客观建议,但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进入这样两个误区:一是希望孩子传承自己的梦想,替自己完成年轻时的愿望。很多父母喜欢和孩子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光辉历程和远大梦想,并把当时向往的职业或当下的需求寄托到孩子身上。因而,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介绍自己选择的专业时说“我父母觉得当医生特别好”、“我们家缺个大夫”等。父母的判断需要尊重,但也要征求孩子的意志倾向。二是仅凭父母自身好恶提出欠缺客观的建议。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对不同领域的事物做出判断,这就很难做到公正,有时还会略带刻板印象。在与孩子商讨志愿时,父母要看到,专业发展道路是多元的,最终实践的职业都会存在利弊两面,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客观厘清。
做积极的鼓励者
很多父母囿于自己的认知,不愿或者不敢对孩子的选择予以参谋,在孩子询问意见时,以“你自己拿主意”或“你喜欢就好”应对,看似尊重孩子意愿,但也会让孩子更没信心。多数人很难从众多的招生专业中对社会专业、职业的方方面面立即做出判断。在同样迷茫的状态下,父母不妨做出积极陪伴的姿态。这样,孩子可在与父母的共同协作中获得鼓舞。
与此同时,很多考生迟迟难下决定是因为思量的细节过多,比如院校、专业排名、地理位置、就业发展等。过分关注细节反而容易忽略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设立基本目标,灵活衡量各备选项的限制条件,并为孩子做好减压工作,任何选择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重要的是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提升选择项的欠缺处。在鼓励、支持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便不会将此作为孤注一掷的负担,还可多方衡量,最后做出合理选择。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要让孩子不断理清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资源可以支持自己做什么事,什么平台能助力自己走向哪里。这些问题并不可能在填报志愿阶段这短短几天获得,而是建立在长期的自我探索上。这也就敦促考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具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行动。
今天是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父母要清楚,自己有再多的建议也终究只是孩子的参谋。考生要在这次重要的选择中获得成长,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迎接人生更重要的旅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上一篇:高考百日倒计时家长怎么做?
下一篇:保护孩子自尊心父母要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