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赢不了人生?请把好奇心还给他们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8-21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赢不了人生?请把好奇心还给他们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所有父母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每个人的教育方式都有不同,但是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中国的孩子都赢得了考试,却没有赢得人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孩子的好奇心的培养上是否有欠缺,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好奇心

 

  前段时间的某真人秀,中国拳王邹市明的家庭有个视频流传出来:

  儿子轩轩贪玩,把蛋糕和水搅混在一起。贪吃的他大概是想尝尝蛋糕掺水会不会有什么奇妙的味道。

  在好奇心作祟下,这本来是种无伤大雅的小淘气。

  可是妈妈发现以后,立马黑脸,没有出手打孩子,只是训斥:

  “水是拿来做什么的?蛋糕是拿来做什么的?要不要用钱买?”

  “钱是爸爸一拳一拳打回来的!”

  轩轩哭着求妈妈原谅。

  “滚远点。……你不是我孩子。”

  这样的话语,无形中却像一把把利剑,一点一滴地杀灭了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因为孩子会想: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妈妈会骂。

  妈妈灌输给孩子的,是成年人的是非观,但是孩子连世界观都没有形成,何来的是非观?

  网上赞声一片,仿佛都肯定了邹妈妈的教育方法。是的,可以想象:这样教育过之后,轩轩以后会成为一个更乖的孩子。

  但他可能再也做不出“蛋糕掺水”这样的“幻想杰作”了。

  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好奇害死猫。

  原意是告诫那些多手多脚的人,小心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沉重代价。所谓的“好奇心”,在他人看来纯粹是多余的。

  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好奇心简直就是调皮捣蛋的代名词。

  网络上曾经总结了家长制止孩子好奇心的手段,除了训斥打骂,还有这样的:

  吓唬:比如,孩子要去黑暗的角落,父母说“小心那地方有鬼”;孩子总是要走弯弯曲曲的路,父母说“你不好好走路,警察叔叔就来抓你”……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孩子以为他的好奇会带来严重后果,以后都不敢“胡思乱想”了。

  取笑:“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爸爸,天上为什么有星星?”“爸爸,雨落在地上为什么没了”……

  面对孩子种种问题,家长这时来一句:“这太简单了,怎么这么笨啊。”

  伤了自尊心的孩子,以后再也不问了。

  敷衍:“爸爸,为什么白天时天是蓝的,傍晚时天是红的?为什么不是白天时天是红的,傍晚时天是蓝的?”

  “哎呀我也说不清楚,以后你就知道的了。我很忙,你走开!”

  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不耐烦回答,于是干脆敷衍了事,孩子对未知探索的欲望也就逐渐减弱,渐至于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

  问那么多干嘛,又无关紧要。

  撩动孩子的好奇心,跟孩子一起探讨,这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事情。

  对于工作至上的成年人来说,懒得跟孩子“无聊”,只以“能够随时让孩子安静”下来为目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安静下来了。

  随之安静下来的,是好奇心。

  很多人都怪自己的孩子没出息,其实孩子本来都很有出息。只要不断保持发问的精神,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变成非常有创造力的人。

  但可惜,很多孩子都被父母一两句、甚至长期的无心的“忽悠”坑了。

  著名投资者张泉灵说过:“浇灭好奇心,无异于谋杀。”

  而浇灭孩子的好奇心,等于浇灭了他的未来。

  老盖茨在《盖茨是这样培养的》里面写道:“童年的好奇心可以持续一生。”

  当小比尔盖茨在车库里呆呆望着窗外,连父母的叫喊都置若罔闻时,老盖茨找到他并对他说:

  ——“你在干什么?”

  ——“我在思考啊,难道你们不思考?”

  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是一般的父母,肯定就会对孩子痛骂一顿。但老盖茨并不这样。

  他任由孩子自由地想象,没有横加阻拦。

  儿子为了想清楚自己的问题,要看大量的书,老盖茨甚至一次次地帮儿子去图书馆借书、还书,没有过怨言。

  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创造性,等于知识乘以好奇心。

  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肯定越积累越多,但好奇心的增长一定要与知识处在同等量级,否则,创造力不会得到飞跃。(添加微信:L18666140768)

  很可惜的是,许多孩子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好奇心却在不断被成人削弱,最有价值的创造力因此渐渐流失。

  比尔盖茨以后的成就,不用说大家都很清楚。而他直到现在,还在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他的书单里,就有关于生物灭绝、社会运动的书。

  他的朋友说,如果在酒会上碰到这个人,一定要赶快走开,因为没准他会跟你大谈非洲疟疾的起源、预防和治疗问题。

  要想你自己的孩子生存得快活自在,他必须要有快乐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周围的人,如父母、兄长对他的赞扬、鼓励和帮助;

  内在动机,是指做某件事情时,这件事情本身能够带给他的满足感。

  好奇心,就是使人内在恒常满足的永动机。

  文迪·奥斯托洛夫在《培育好奇》一书中,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提供了一些方法:反问,激励等。当然还包括其他如示范。

  反问。在孩子主动问问题时,多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那样想会有什么不同。这样既能助长孩子的心性,也能锻炼他的口才能力。

  激励。对于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父母不应该简单斥之为“无意义”、“无聊”,对孩子的问题表示赞赏,并且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懂得授予即时的奖励。

  示范。父母亲身示范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就无惧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想法。

  好奇心的孩子,可以为了追一只蝴蝶,追出几里路,而忘了来时的路。

  父母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守候在孩子身后,既不让他迷失得太远,又不令他的兴致失落。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