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家长心梗”你怎么看呢?这样真的是尽心尽力的教育吗?
“陪读家长心梗”你怎么看呢?前段时间一个陪读作业家长心梗的新闻一下子在朋友圈炸了锅,这样的现象在百学教育小编看来真的是教育的很大失败,家长们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至于家长孩子压力都大到不行,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呢?一起跟百学教育小编来看。
前些日子,“陪读作业家长心梗,大人急到送医院”的动态在朋友圈火了。“陪孩子读书”的家长们感同身受,因为,从孩子背上书包开始,整个家就围绕着他们转,家长们甚至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歇斯底里状态。
在父母心中,愿景是这样的:世界那么大,孩子,我想带你去看看
而现实剧本是这么演的:你们还有中场休息,我家每天就是我打完全场
放寒暑假是怕老师疯了,开学了是怕家长疯了
甚至剧情演绎到高潮点是这样的:大型家庭伦理剧正在热播
读书的孩子伤不起,陪读的父母更心塞啊。
有一个一年级的家长说,每天,他都能收到都收到班主任老师的短信,短信不仅告知你的拼音读了多少时间可以完整读完,也告知班里你班里的其他孩子的水平。
有一个家长幽默的说“二胎政策好,大娃来教小娃学。”
还有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的语文老师每天都会把孩子的听写成绩在微信群公布,其实看到孩子90+的成绩,她还是表示满意的,但是一看到全班大部分是满分,她的心就紧张起来了。
身为家长大军中的一份子,我不禁想问,陪读家长,你为什么心梗?
我隐约听到家长们或明或暗的抱怨:“还不是为了孩子!”
好一个“为了孩子”,这不是一个伪命题吗?
请问,你问过孩子需要你监工式的陪伴吗?
请问,你问过孩子面对90+1和90+2分时候的真实感受吗?
请问,这不应该是仅仅满足“父母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吗?
请问,你问过自己你对孩子的期待到底是什么吗?
现在的父母太急躁焦虑了,总担心孩子在竞争中失败。往往,这些父母又无法看到自己的焦虑,然后把他们的焦虑投射在了孩子身上。父母没有实现的,孩子需要替父母实现,父母未达成的愿望,孩子需要替父母达成。面对“心梗父母”,很多专家支招,“作业是孩子的,家长不要抢戏”,“要注重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要注意孩子习惯的培养,而不要急于求成”,有的家长直接向世界呼吁“别再陪孩子做作业了”……他们说的都在理,但又会出现另外一种声音“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其实这很容易让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所以,治疗“心梗”关键不在于“陪”与“不陪”,“陪什么”或“怎么陪”,而是“我们如何来看到陪伴这件事”,我们需要学会这样四句话。
第一句:孩子,我做的一切并非都是为了你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这种爱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主体,同时做到倾听、理解和支持孩子。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不是因为孩子要表现的优秀才爱,我们爱孩子,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也会有一些父母,表面上似乎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试图用“你最棒”鼓励孩子,事实上还是将“最棒”的“暗示”传递给了孩子,而“最棒的”永远只属于极少数,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焦虑。所以,有的孩子,看似出生在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但是他往往容易感觉到身上背负的“无形”的压力,因为,家里的长辈无时无刻“暗示”着他,他需要“优秀”。如果父母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如磐石的关系,让他们感觉“无论怎么样,父母都一如既往地爱我、认可我”,孩子的焦虑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第二句:孩子,我和你在一起
很多家长都知道,现在的孩子本身就处在一个被“竞争”压力四处包围的世界里,周围的人无不有意无意的告诉孩子你需要“优秀”,这样的压力会自然的被孩子吸收。这本身对于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它们存在,而且孩子们不得不忍受。所以,作为富有爱心的父母,我们需要审视孩子的需要,在他们面临“繁重学业”的时候,可以尝试“与孩子在一起,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愿意和孩子一起穿越困难。用这样一个包容而温暖姿态,帮助孩子完成由内而外的积累。
第三句:孩子,妈妈正在学习放开你的手
一句耳熟能详的句子,来自龙应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孩子的成长,就是和父母分离,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而慢慢长大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放手,这似乎和先前的“在一起”矛盾,事实上,“在一起”是看见,是感受,而“放手”是信任,相信孩子。现实中,我们往往把它搞反了。我们惟有真正的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的需要,看见孩子的感受,我们才更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更能把握好一个又一个的“一瞬间放手”。
第四句:孩子,我们都不完美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在孩子眼里是个好爸爸(妈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温暖的,理智的,积极的,宽容的家长,但是,我们都会有粗暴失控的一面,它们与温暖和理智一样,在我的身体中存在,只是它们不是全部的我,也不代表真正的我。
当我们因无法控制情绪,而对孩子大吼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看到“它”,然后承认“它”,让自己轻松。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并不是像你想象的完美,他(她)有时候会状态很差,甚至很糟糕。通过这些沟通,孩子会明白,他最爱的人,也是不完美的,所以,他也可以不完美,他不必要事事追求完美,因为,他面对的世界也是不完美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