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解释读书有什么用
有学生说: “读书有什么用啊,那些大学生不是一样也找不到工作?很多有钱人小时候也没书读啊,不也成了超级富豪?我成绩这么差,反正也考不上高中,我不想读了,以后照样可以赚大钱。”也有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说读书没什么用,我觉得他讲得不对,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班上最近也有家长反映这个问题。是啊,对于学业不良的孩子,往往就会用“读书无用论”来支持自己逃避困难的行为。说教,显然是没什么用的,这个局,怎么破?
“挑战与期待”(又称“两列表”)活动,是正面管教工作坊第一课中排在最前面的课程内容,是家长工作坊、教师工作坊、讲座都必选的内容,也是大家认识正面管教理念起步的地方。这一次,我在班会课上对学生群体使用“挑战与期待”来尝试解决这个疑惑。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空表:
然后问同学们:“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或者挑战有哪些呢?包括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你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你看到的现象都可以。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吧!”
同学们马上描述了很多困难,我把它们板书下来:
孩子们能够快速进行头脑风暴,说明大家已经适应了这种思维模式。当孩子们列举挑战的时候,我很惊讶他们能说出那么多,因为这是孩子们在自我反省和观察身边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一些品格和能力已经在培养和形成。我同时还感到很开心,因为这也说明孩子很信任我,知道我不会因此批评或是惩罚他们,这也是在肯定我平时与孩子们的连接做得比较好。
“是的,同学们,我们有这么多的困难,大家觉得做学生容易吗?”“不——容——易!”孩子们大声地拖着长腔回答我。“是的,真是不容易。”我回应了孩子们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成年人身上。如果一个成年人,他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你觉得他会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头脑风暴一下。”孩子们也很快给出了答案,我板书下来:
孩子们列举了很多,有个别是我想到的,比如“幽默”、“健康”,我分享出来,同学们也认同了。
我问大家:“右边这一列里,有没有分数?”
孩子们:“没有。”
“是的,我们现在的分数并不是决定未来可以成功的因素,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人没有漂亮的文凭,却也能在事业有一番作为,收获成功和幸福。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拥有了右边这些品格和技能,大家认为这个学生的成绩会是怎样?”
“很好。”“优秀。”
“每个人都存在差异,所以也许他不一定优秀,可是他一定不会差。大家同意吗?”
“同意!”
“那好,让我们看看,怎样才能拥有这些美好的品格和技能?”
孩子们沉默了。
我决定用一些例子来带动大家思考:“比如一个同学每天及时回校,不迟到,这说明他培养了什么品格或者技能呢?”
“有时间观念”,“时间规划,”“坚持”,“守时”,“执行力强”,“诚信”,“有上进心”,孩子们纷纷在右列表中寻找答案。
我又举了一个例子:“有同学每天都尽量完成各科作业,除了不会做的,都是自己认真完成。这个同学又培养了自己怎样的品格和技能呢?”
这一次,同学们答得更快:“坚持”、“有责任心”、“诚实”、“自立”、“有上进心”、“执行力强”、“遵守规则”等等。
“是的,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左边这些困难的时候,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个挑战。当我们战胜一次,我们就是在为自己撒下美好的品格和技能的种子,当我们不断战胜它,就是在为我们的品格和技能不断积累经验值,我们就为自己铺上了一条成功之路。”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听着。“所以,即使我们现在成绩不佳,没有关系,它并不会影响你将来的成功,相反,这是给了我们培养自己品格和技能的机会。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请大家珍惜这些机会,为自己将来的成功,从一点一滴做起!”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