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从听、说、做三个维度来建立与孩子有效的合作机制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8-19

从听、说、做三个维度来建立与孩子有效的合作机制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书中的方法,从听、说、做三个维度来建立与孩子有效的合作机制,从而赢得孩子。

  首先是听。听是指倾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孩子做得是否正确,也用我们的经验认为我们已经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对待亲朋好友那样,真心倾听孩子说话,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敏感和智慧并不在成人之下,所以成人要做的首先是听。我们来听这样一个例子:全家人要去度假,六岁的孩子R,帮助爸爸把行李箱放进车的后备箱里,有个小箱子怎么也塞不进去,R说:“爸爸,把妈妈的靠垫拿出来,靠垫可以放在后座上。”爸爸没有理会R的建议,把所有的行李箱重新整理了一遍,可还是放不进去,爸爸走回屋子里,R把靠垫拿了出来,当爸爸再次走回车旁的时候惊讶的发现,那个小箱子可以放进车的后备箱了。在这个案例中,当R给了真正建议之后,爸爸并没有听进去,孩子其实是非常善于观察情况的,他们有能力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甚至提出很有价值的质疑。我们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些智慧,但是我们往往对孩子不去信任,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没有这种能力,从而失去这样的价值。

  再比如这个案例,九岁的约翰和狗在客厅里玩,但是家里不允许这样的行为,约翰和狗朝着桌子滚去,但是撞到了台灯,灯泡摔坏了。妈妈生气跑过来,严厉的批评了他一通,最后妈妈说:“今天下午不许去游泳了。”约翰郁闷的说:“我才不在乎呢!”约翰其实很在乎,但他的骄傲让他不承认,他的表现其实已经证明他在反抗妈妈,因为他不想输给她,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孩子这些话背后的含义,约翰说的:“我才不在乎。”其实是:你不能用惩罚使我就范。当孩子大喊:“我恨你!”的时候,其实他是在说,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很不高兴。

  几乎每个妈妈,都学会了分辨婴儿哭声所代表的含义,我们听见哭声背后的含义是:累了还是生气了,是饿了还是想睡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聆听的天分,只是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我们都把这个天分搁置在一边了,孩子一尖叫我们就立刻跑去解决,而不是听一下尖叫背后的含义,很多时候,让我们跑过去才是尖叫的含义。如果我们停下来等一等,倾听孩子,就能避免无意间强化了孩子的错误目的。

  当我们听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这些含义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和孩子沟通了。书中提到了一些方法,其中主要的有如下:鼓励、关注优点,消除批评,减少错误,不要“赶苍蝇”,不要可怜,注意说话的语气,还有“和”孩子说话,不要“对”孩子说话。在这里我想跟大家重点解读:鼓励。在线的很多朋友都听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而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的重点是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鼓励孩子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原因就是缺乏鼓励。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他们是具有巨大勇气的,他们小小的身体里面的能量是非常强大的,在加上他对于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强烈需要,这种内在的联系一直在支撑着他们成长。其实我们成人在这方面是不如孩子的,想想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发的学习了那么多的技能。而我们成人都在自发的学什么呢?动力有那么强吗?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这些勇气,特别是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案例,比如:我们马上要出门了,可是宝宝还没有穿好衣服,这个时候家长可能有些着急了:你怎么还穿不好,然后冲过去帮孩子把衣服穿好,其实这件事情暗示了什么呢?它暗示了孩子其实是做不好的,家长才能做好,孩子笨手笨脚的穿衣服,家长却可以非常完美的帮孩子把衣服穿上,然后当孩子去尝试的时候,家长又将孩子尝试穿衣服的行为遏制了。那很有可能孩子就会放弃尝试,以后都让妈妈帮着穿衣服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感受,但是孩子却因此受挫,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经常用孩子比较小来拒绝孩子,这样会让他们气馁,所以不要打击孩子,多用鼓励看到孩子的努力。再比如:当孩子尝试自己去铺床单,叠被子的时候,家长不要太在意床单铺的整齐不整齐,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关注孩子去做这件事情的勇气,鼓励孩子多做尝试。如果说孩子确实铺的不整齐,那我们稍后再铺整齐就是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再比如:孩子兴高采烈的拿着考试考得比较好的成绩单,等待妈妈的肯定时,妈妈却说:“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案例是不是特别多呢?所以鼓励是必须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放在孩子的勇气和他做得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案例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鼓励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如何鼓励孩子要取决孩子的。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就特别有意思:

  10岁的乔治在家里和学校里都是个浮躁的孩子,他总是虎头蛇尾,成绩平平,他是三个孩子的老大,大弟弟8岁,小弟弟3岁,乔治喜欢和小弟弟玩,经常和大弟弟吉姆发生冲突。吉姆在学校里成绩非常好,虽然不像乔治那样兴趣广泛,但是只要开了头的事情吉姆就会做完。有一天乔治正在组装一个书架,接近完工的时候,妈妈担心他又半途而废想给他一些鼓励就说:“这个书架真可爱,乔治,你做得太好了。”完全出乎妈妈意料的是:乔治哭喊起来,将书架摔到地上,尖叫着大声喊:“他们不可爱,他们糟透了。”然后从工作间跑回了房间。在这个案例中,妈妈的方法是用了最明显的方式去鼓励他,给他赞美,可是乔治的反应说明赞美不但没有起到鼓励的作用,而且适得其反,增强了他的气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这个案例中,乔治有了过度的雄心,他给了自己过高的期望,换句话说就是他给自己设立了过高的目标,所以当妈妈去赞美他时,他感到生气,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完美的做完这件事情,反而觉得妈妈的赞美是在讥讽他。乔治需要鼓励,所以妈妈需要帮助乔治将关注点从做出完美的成就感转移到做出贡献的满足感上,乔治需要更多的帮助来重新评定自己的价值和家庭地位,乔治的完美主义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的,这可能与父母有关,可能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要求过高,他们嘴上说不必力求完美,而自己的行为却否定这个说法,所以爸爸妈妈需要和乔治开诚布公的谈什么是好,什么是完美,好到什么程度就足够了。而目前这种状态,妈妈去赞美乔治还不如跟他说:我看到你对做成书架的兴趣更有效,所以鼓励也是要因地制宜的。这本书的理念是不提倡挫折教育的,如果意识到你有挫败感就将注意力转移到要我怎么做能让事情更好,没有人能在脆弱里成长,成长需要力量和坚强,我们要的是进步。这本书提到的理念和实践都是需要时间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在向前迈进,而每一次向前迈进又将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

  接下来说关注优点、消除批评和减少错误。孩子会犯错误做错事情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了,假如我们抱着批评的态度就会无意中将好行为中偶然发生错误拎出来,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反而渐渐的给孩子培养出缺点,比如书中的这个案例,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8岁的查尔斯给外婆写一封感谢信,妈妈说要看看,查尔斯勉强把信推过去给妈妈看,噢,查尔斯你看看你写得多糟糕,这么歪歪扭扭,怎么写不整齐呢?而且拼写错了三个字,过来照这个抄三遍,你可不能把这么乱七八糟的信给外婆。妈妈把正确的词写在了上面,让查尔斯重新写,查尔斯重头开始,可是出了更多的错,他一张一张揉了好多张纸,最后查尔斯气得泪流满面,一把扔掉笔,大叫道:“我写不好!”妈妈又给出了建议:写的时间太长了吧,不如干点别的吧,半个小时之后再写。在这个案例中,本来查尔斯非常享受写信的快乐,不论他的信是否错误连篇外婆都会喜欢,但现在查尔斯痛恨写信,因为这件事带给他痛苦,因为妈妈的关注点并不在孩子写信这件事情上,而是更关注写错没写错,如果妈妈关注到孩子给外婆写信的心意,这个正面的指向,就会让孩子感到愉悦,会让他产生更多的体贴行为,至于拼写错误,可以理解为孩子对文字的不熟练,用的多了就好了,并不急于指出来。

  我们习惯对孩子的方式似乎是努力把他们训练成毫无缺点的人,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都是在跟着习惯走,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会向错误的方向走,如果我们关注点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表现出我们信任他的能力,并给予他们鼓励,那么他们的错误以及缺点反而会改善。

  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的,孩子是非常敏锐的,他们可以捕捉到我们在大喊大叫中的虚张声势,他们并不感到害怕,而且如果家长们说得太多了,其实并不能帮助我们缓解亲子关系,如果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像和朋友说话的语气一样,那么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门就敞开了,所以我们要“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对”孩子说话。当我们 “对”孩子说话的时候是在告诉他们我们要他怎样,需要他顺从,是我们在思考,而“和”孩子说话是我们和他一起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或改善情况的方法。我们必须要承认,观点不是wei/yi的,每一个人对同样的事情观点都是不一样的,这非常正常,所以我们能够平等和孩子坐下来讨论,他们才会畅所欲言。

  最后一大部分就到了“做”了,父母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书中也给出了很多的方法。比如:保持规律,日常惯例,父母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避免过度保护,激发独立,不参与孩子之间的战争,降低坏习惯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想重点阐述如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保持规律。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没有哪个孩子能够在无法预知和无法期待的生活中过得愉快和安逸,规律让人有安全感,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进而产生真正的自由。当孩子感到规律的稳固时,他们很少会挑战这个底线。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们家孩子每到周五的时候都会问我:妈妈,我们周六去做什么?如果我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会非常欣喜,会对第二天的活动充满期待而且非常的配合;如果因为没有商量好,而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那么孩子就会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他会不停问我:明天我们去这里好不好,明天我们去那里好不好,他会一直在这种焦虑中度过。而且我也发现很有趣的是:如果我没有计划好,那么周六很可能就会平淡无奇的混过去了。所以,规律、计划在实际生活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行事有规律,有章可循,那么这个事情其实就简单了,会方便所有的人。规律下的所有人也会自觉执行,因为大家都知道相互的底线。当底线获知,那么我们的生活反而会轻松。各位小伙伴们,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们想想,在工作单位如果老板给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日子会不会好过一点呢?

  第二个想给大家重点解读的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应该让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吃饭之前要洗手,这个普通的道理,我们成人都会明白,是吧?但是孩子们却不一定会执行,所以每到吃饭之前,妈妈都会说:“洗手、洗手,吃饭之前先去洗手。”如果孩子们听还好,如果不听妈妈可能又会说:“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吃饭之前要洗手,你怎么总是不记得呢?”这种话大家熟悉吗?请问你们说这样的话是说一次就永远不会再说了吗?来我们换个方式:妈妈对不洗手的孩子说:如果你们不洗手,我们就选择不和你们吃饭。然后把碗筷提供给洗手的人;如果第二次还发生不洗手的情况,什么话都不要说,直接把碗筷提供给洗了手的人。在这样的方法之下,妈妈不会被孩子的行为气得头发昏,而孩子们呢?也不会因为脏手而吸引妈妈的注意,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在妈妈和孩子们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表达要坚定而不是强硬。

  很多时候,孩子是在做妈妈的聋子,当妈妈经常用语言去沟通的时候,孩子就会选择性的听不见,因为妈妈只会说,不会做,妈妈只会讲道理,但没有行动。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当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被倾听或者孩子不愿意被倾听,那么语言就会变成武器,说什么都白说,直接对抗或者做其他的破坏行为是孩子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所以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妈妈保持冷静,用沉着的态度尊重孩子,尊重自己要维持约定的权利,就不会让孩子产生权力之争的想法。妈妈的态度很明确,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并且妈妈的行为也让孩子学会尊重、合作和保持约定。所以用行动效果要好于语言。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家庭战争是太多太普遍的现象,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关注的争夺,孩子们的竞争是激烈且现实存在的,所以在对待多子女家庭时,首先我们要不参与孩子们之间的争斗,把空间留给孩子们,因为其实在很多的时候,孩子们之间的争斗也是在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他们想让爸爸妈妈来解决,而如果我们去解决就掉进了孩子们的陷阱里。如果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群体来对待,也就是一视同仁,就能规避没有必要的竞争,以及竞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孩子们可能各有各的想法,但如果被看成是一个集体,那么他们的坏点子就无法凸显出来。当没有被爸爸妈妈看到特立独行时,那些不良行为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所以一视同仁很重要。

  在本书中,讲了很多的原则和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核心态度就是:和善而坚定。孩子是敏感的、是聪慧的、是天生的外交家,他们懂得如何去讨好他人,他们也懂得如何让他人为自己服务,所以如果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被孩子捕捉到强迫,虚张声势,那不好意思,我们实际上就是被孩子控制了,所以别不承认,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挑战》这本书。在第一部分我先介绍了一些背景的知识信息,以了解为什么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了很多挫败。第二部分介绍了孩子的特点,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寻找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三部分就进入了实操部分,从听、说、做这三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案。而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最终也是要提示大家,和孩子相处是长期的,和孩子的沟通是要持续的,想要和孩子好好相处,想要孩子改掉不良行为,那么就请各位,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做法,再想想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方法,一些理念,相信改变就会从每一天,每一小点开始。非常感谢大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