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胎4年后,我彻底放下这个执念了
生完二胎4年后,我彻底放下这个执念了
作者:mom看世界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句话,听了很多年,自己也说了很多年。
但要说,切身的深刻体会,还是生了二宝之后。
尤其这两年,她慢慢长大了,性格特点日益凸显出来。
我常常看着他俩感叹:同父同母、长相80%以上相似度,吃着一锅饭长大的兄妹,怎么如此天差地别?
哥哥是个不折不扣的天使宝宝,不到6个月就可以睡整夜觉。9点钟入睡、一觉到天亮,下午一般还会午睡1、2个小时。
妹妹,妥妥的睡渣,应该说是睡渣中的战斗机。即使现在4岁了,睡整夜觉的次数依然屈指可数。小时候更是熬人,夜醒5、6次是常有的事,而且每次都是突然哭醒。好几次凌晨,抱着哭醒的她,我也默默地流眼泪。
哥哥从小就不挑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几乎都能吃,很少吃零食。
妹妹很挑食,而且挑得很别致、很奇葩。五谷杂粮,只吃小米和玉米;愿意吃的蔬菜种类屈指可数。小孩都爱吃的南瓜,她自始至终拒绝碰一下。但是,她能吃榴莲,而且很喜欢。爱吃零食,但是不吃薯条,爱吃饼干、但是不吃夹心...
哥哥,理工直男,羞涩内敛,还有些社恐。不好意思在众人表现自己,唯恐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拍合照的时候,永远躲在小角落里。
妹妹,外向奔放,标准的社牛,跟任何人都能迅速聊上、打成一片。爱表现,唯恐别人看不到她。拍合照的时候,想方设法站在C位,而且每每以惊人的动作“博人眼球”。
哥哥,规则意识特别强,有时候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哪点做的不对,破坏了规矩。
妹妹,自由奔放的灵魂,想干啥就干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整天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你能奈我何”的“欠揍”模样。
他俩的天差地别还有很多很多......
抱着研究的心态,我常常琢磨,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中,到底哪个解释力度最大?
不可否认,我们给予他俩后天的教养方式会因为出生排序、性别等等有差别,但更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他们天生不一样。
科学证明:孩子们天生就不一样
关于两个孩子天生就不一样,并不仅仅是我的主观感受,科学研究早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两位科学家的研究。
1956年,托马斯和切斯开始了他们著名的纽约追踪研究项目。
他们对114名婴儿从小到大的气质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婴儿活动水平、节律性、注意分散等九个维度的三大气质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通过父母访谈,获得了关于婴儿和儿童行为的详细描述,并把它们按照九个维度加以评定。图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所谓“气质”,它和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仪态好、气场强不同。
学术上所说的“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它是先天形成的,但会受到后天生长环境的影响。
在九个维度的基础上,托马斯和切斯总结出了三大气质类型:
此外,剩余35%的孩子,无法单独归属于上述三类中的任何一类,属于混合型儿童。
依照托马斯和切斯的划分,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家娃的先天气质类型。
同时明白,有些孩子天生好养、有些孩子天生不好养,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托马斯和切斯的开创性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者们对气质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其中,有两项研究尤其值得和大家聊一聊。
①罗斯巴特的气质六维度
和托马斯、切斯从九个维度分析气质不同,罗斯巴特按照以下六个维度来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
图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一个前人未提及的新维度:易激惹痛苦。它强调当孩子经历挫折时会出现的反应。
比如,感觉饿了,妈妈却没有及时出现喂奶,这种情况就是婴幼儿常常经历的挫折情境。
这样就和孩子经历恐惧时会出现的反应——恐惧性痛苦,如看见陌生人,做了明确区分。
这个模型还强调每个人在自我调节上存在的差异,这就是努力控制维度。
这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孩子怎样有效地集中注意力、转移注意力,以及抑制冲动和消极情绪。
总的来说,虽然托马斯和切斯提出的气质三类型深入人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区分儿童的气质类型,但罗斯巴特的气质六维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知儿童气质表现的差异,知道孩子与孩子之间究竟在哪些心理方面不同。
②杰罗姆·凯根的生理实验研究
凯根将气质类型与生理基础联系起来,主要关注气质在积极情感和恐惧性痛苦两个维度上的差异,从而将儿童分成以下两类:
凯根发现,大脑中的杏仁核的唤醒程度,影响了这两种看上去截然相反的气质特征。
对于抑制型儿童来说,陌生情境很容易激活他的杏仁核,及其与大脑皮层的联结和交感神经系统,使他从生理上做好应对准备;
对于非抑制型儿童来说,相同水平的刺激,导致了较低水平的神经兴奋。
换句话说,那些抑制型儿童,在面对新情境和陌生人时,会比非抑制型儿童产生更强烈的消极情绪和负面感受。
而且,这是由先天的生理因素决定的。
凯根对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我家大宝和二宝的不同。
很明显,哥哥属于抑制型,妹妹属于非抑制型;哥哥容易害羞,在人多的场合比较谨慎、胆小,妹妹则活泼好动,爱说话。
气质类型并非一成不变
既然孩子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那我们是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袖手旁观呢?并不是。
从总体上看,虽然气质类型是天生的,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至少有两个因素会对它产生影响:
①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与抑制冲动有关的前额叶迅速发展,儿童开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延迟满足、小声说话、选择注意一种刺激而忽略另一种刺激等。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都提升了,会比出生后几个月表现出更具适应性的行为。
因此,科学研究认为,两岁以后,根据早期气质做出的长期预测才比较准确。
②父母的教养方式
其次,也是对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孩子的气质类型的确具有生理基础,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或加重孩子的非适应性行为。
比如,一个胆小、消极或易激惹的两三岁儿童,如果得到耐心、得力的养育,他们将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如果得到的是冷漠、粗暴的养育,他们会更加胆小、消极,或更容易慌乱、愤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孩子的性别差异、营养状况、社会期许,孩子的同伴交往经验、认知水平等,会对气质产生多多少少的影响。
只不过,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很难让一个孩子的气质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害羞儿童很少变成善交际儿童,易激惹儿童也很少变得非常随和。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生理因素或遗传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气质类型,而父母教养方式等后天因素,决定了其气质类型的表现程度。
我们能做些什么?
说了这么多比较晦涩的研究理论,我们究竟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①接受每个孩子的不同
其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每个孩子生而不同。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哪怕是在你看来的反应迟缓或不够开朗等问题。
同时,我们也必须接纳孩子和我们理想之中的样子是有差距的。我们要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看到孩子本真的状态和样子。
在二胎、三胎家庭中,我们更不要去拿一个孩子的优点对比另一个孩子的缺点,反而应当引导孩子看到各自的优势,从小确立自己的价值感。
当然,我们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去指责一个孩子小时候难养,长大了也不叫人省心。
因为两岁之前的气质类型并不稳定,两岁之后的不适应性行为,却和家庭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②匹配更合适的教养方式
针对不同的气质类型,托马斯和切斯提出了良好匹配模型。
意思是,创设一种最适合儿童气质类型的教养环境,帮助儿童形成更具适应性的能力。
这类孩子回避新情境,在新情境中容易反应强烈而消极。
在养育中,他们经常得到与其气质不相匹配的教育,这大大增加了他们之后发生适应问题的风险。
比如,到两岁时,父母经常用生气和惩罚管教他们,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当他们不听话时,父母非常懊恼,会继续采用强制教养的方式,但往往前后不一,有时候又会放任他们。
这些养育方式,会保持并加重他们的易激惹、易冲突的行为方式。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积极、敏感与一致,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和关爱,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同时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以便于他们遵守和把握。但不要对他们的玩耍方式指手画脚,这样会削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他们养宠物,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他们早期的特质不突出,容易被家长忽视。因此,温和、接纳的教养方式,能够让他们从中受益。
对于胆小、不活跃的学步儿来说,父母可以通过鼓励、提问、指向物体等方式促进其探索。
更大一些,父母可以陪伴他们做一些球类运动,培养他们对群体性活动的兴趣,多交一些朋友。
并且,尽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为今后的集体生活做好准备和铺垫。
这个类型的宝宝,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强调的了。
父母只要不专制、不放任、不忽视,适当引导、鼓励,就能让孩子获得更适宜的行为方式。
总之,孩子们天生就在反应快慢、胆子大小、注意持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要学会接受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采取合适的教养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成材。
参考资料:
①劳拉·E·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
②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川妈说说
一个有趣的问题:学霸到底是生出来的还是教出来的?
我有个同事,她家老大是个学霸,老师和同学口中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学习自觉主动、成绩优异,钢琴等等才艺突出。我们纷纷跟她取经,她却说自己啥也没干,老大是自学成才的。
我们不信,直到听她讲老二的故事。她天天陪老二学习,他却是个整天排名倒数的学渣,害得她经常被叫家长。很多次,她站在校门大门口,在等老二写完作业。好心的保安不忍心她一个人在风中凌乱,有时会陪着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就是这样,生了二胎的妈妈,会比只有一个孩子时,看清一些事情、放下一些执念。积极育儿当然是必须的,但我们越来越认清教养的局限性。孩子不是任由我们雕刻的木头,他们是有自己生命力的花草;我们只有顺势而为,帮助孩子活出更好的自己。
拓展阅读
皮克斯最新短片: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大多父母迈不过的坎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妈妈一起学育儿、看世界;这儿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还有独家的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来吧,养娃路上永远缺个好朋友!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