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请父母帮带娃都要签合同了,这个暑假你还在抱怨爸妈?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7-12

请父母帮带娃都要签合同了,这个暑假你还在抱怨爸妈?

  桃小编说

  前几日,厦门爷爷戴先生的花式合同亮了。作为祖辈,爷爷奶奶帮忙带孙子没问题,但这位戴爷爷跟儿子、孙子签订三方协议,约法三章。合同上不仅涉及了孙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孙子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还要求儿子每月需支付500元作为孙子生活费。

  此举一出,立刻获得广大网友的点赞,大家纷纷认为戴先生的做法好,称此举为 “有理、有据,幽默风趣”,并认为此经验值得推广!

  又是一年暑假到,随着孩子们回归家庭,新一轮的隔代寄养又要开始了。

  据调查,在城镇,有五成的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压力,不得不将孩子隔代寄养。隔代寄养,是将孩子托付给外祖母或者祖父母来寄养的养育方式。然而两代人的观念差异普遍会引起教养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因此长期以来,隔代寄养引发的两代人矛盾也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谁承担起来,既培养了儿子的责任意识,孙子也根据协议内容做好自律,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处理好学习与玩乐的关系。

  如何寻找隔代寄养和亲子教育间的平衡点,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成了当务之急。

  01

  来自于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永远无法替代

  《奇葩说》在第三期出了一个这样的辩题:

  “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被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结果显而易见,因为正方和反方都同意陪伴是重要的,是必需的。

  很多年轻的父母,常常以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事业要发展为借口,把教育子女的重任全权交给祖辈。殊不知,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隔代教育是万万不能代替亲子教育的,它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

  人们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主动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可以有效陪伴来弥补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

  之前在知乎上有一个热话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其中一个回答引起了众多网友点赞:

  地铁上,一个奶奶在对五六岁的孙子说孩子妈妈的坏话,翻来覆去就是乱花钱,不顾家什么的。小男孩听了一会儿,说:“奶奶,妈妈有缺点,你要告诉她了她才知道改。”奶奶说:“我还告诉她?傻孩子,这话怎么能当着她的面说!”小男孩接着说:“妈妈说了,当人面不能说的话,背地里也别说,不然就不是光明磊落的君子。”

  文/我爱红烧肉

  来源/知乎https://zhihu.com/question/264918610/answer/512312679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故事里的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子灌输的“背地里不能说人坏话”的道理便在关键时刻起作用了。

  看完了正例,我们再来看个反面教材:

  美娟和丈夫是帝都IT界的精英,而立之年,事业就在国内风生水起。可谈起儿子的教育问题,心有千千结:哺乳期一过,夫妇俩就把不到一岁的宝宝送到山东老家。虽然老人带孩子的方式美娟不能接受,但老人是把保护伞,总要罩着孩子;长此以往,美娟也不想说了,能将就就将就呗!反正一月就来看孩子一次,也没必要为这些小事撕破脸皮。孰料,等小学毕业后接回自己身边,孩子却让美娟夫妇无所适从。教育问题成了家庭教育的“雷区”,美娟夫妇寝食难安。和孩子的相处中,总感觉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情若即若离,常常想念、依赖爷爷奶奶,对父母不再依恋 。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有时效性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过了这个时效性,孩子就会跟父母渐行渐远。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陪伴是降落伞,关键时候不打开,长大了也不就需要了。”

  因此,年轻父母尽管工作很忙,尽管有父母费心费力帮忙照顾孩子,但还是应该尽可能抽出时间亲自了解、照顾、教育、引导孩子,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开阔视野,到体育场馆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亲子关系也只有通过有效陪伴,才能赋予真正的价值。世界上没有东西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包括与子女的感情与信任。

  02

  求同存异,让教育隔代不隔心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有一个桥段 ,祖孙三代到奶奶闺蜜家做客,被奶奶宠成了小公主的孙女茜茜,宁可憋得尿裤子,也不使用有臭味的卫生间;嫌弃主人的孙子吃没洗的黄瓜,把消毒巾塞到了人家嘴里。当爸爸妈妈要求娇生惯养的女儿道歉时,女儿坚决不从。无奈之下,妈妈动手打了女儿一巴掌,却引起了婆媳间的一场硝烟……

  这一幕,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因为戏剧永远是来源于生活的——

  有报道称,长沙的孙女士就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婆婆大闹三天,起因是:婆婆听说班里有小朋友在咳嗽,担心自己的孙子被生病的小朋友传染,因此自作主张向老师请了假,把孩子带回了家。而儿媳妇却认为,婆婆这么做完全是“因噎废食”,多此一举。

  两代人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教育理念都会存在巨大差异。当我们不得不依靠父母帮助时,如何弱化矛盾,尽量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方针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求同存异”是必要的 解决隔代教育矛盾的方式。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同”,指共同的目标,“异”,指方法论分歧。要着力寻找基本的共同点,保留不同的看法和观念,择善施教。在家庭教育中,越是观念多样、分歧和矛盾重重,越要敢于求同存异、解疑释惑,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

  作为年轻父母,要虚心学习祖辈的育儿经验,尊重他们的教育方法,肯定他们的教育成果;作为祖辈,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不公开诋毁对对方的不满,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大人们的想法是统一的,是值得相信的。

  就像这次新闻里的厦门爷爷戴先生,通过一纸协议就明晰了祖孙三代的责任——既强调了在教育中儿子的主导地位,也明确了要培养孙子学习自律,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等方面。“先说断,后不乱” 大方向达成一致, 遇到具体问题再根据合同内容协商解决。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解开了思想上的扣子,父辈和祖辈教育观念才能达成一致,教育才能隔代不隔心。只有用心共同养育孩子,才能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培养出身心健全、习惯良好、品格高尚的孩子,让他们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通向成功的彼岸。

  文/鹿鸣

  (教育工作者,喜欢写作和旅行,关注亲子教育)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