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臭毛病怎么破
写在前面:
当我们看到孩子出现不符合常理的行动时,第一时间想要终结这种表现。但实际上,表现可能仅仅是一种表现,真正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了解。
周三
思维 🌏
全文共4260字,阅读时间11分钟
🌿🎨🌏
如果每一次控制都是邀请,那孩子身上的“臭毛病”,到底要怎么破?
2021年暑假前,女儿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因为想去厕所被老师训过几句。之后,便出现了频繁上厕所的情况,上课、午睡、兴趣班时都有类似问题。
后来的秋季学期,在我们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情况逐渐好转了。但就在春节前,这种情况又突然加重了。
有一天,我们带孩子出去吃饭,一顿饭的功夫,她去了差不多七八趟卫生间。看起来,这种状况已经有些影响正常生活了。
“臭毛病”
我跟孩子一起读过一本书,名字叫《臭毛病》。
主人公露喳喳是一个小姑娘,有着一身臭毛病,比如:打嗝、放屁、吐吐沫、对爸爸妈妈说难听的话、不吃饭却吃巧克力吃到想吐、偷偷拿走小宝宝的玩具、揪女同学的小花辫等等。
露喳喳的爸爸是一个科学家,为了改掉露喳喳的毛病,爸爸发明了一系列工具——“臭屁回收服”“防踢防叫拐脖管子”“不许小偷小摸连身衣”等等。
当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露喳喳的行为看起来变好了。可是一旦这些工具一拿开,露喳喳就变得肆无忌惮,加倍捣蛋。
故事的最后,爸爸通过家长们变身大魔怪捣蛋,让露喳喳看到了被捣蛋的后果,和大魔怪的可恶。于是,痛心悔改,改掉了坏毛病。
就像露喳喳的爸爸用各种工具来矫正她的坏毛病一样,当面对孩子行为上的一些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行为方面去矫正。
幼儿圆老师曾经跟我说,她担心女儿总是这样,以后养成了这种习惯上小学会受影响。姥姥也会觉得,怎么能这么短时间就想去,你还是要坚持一下。
这种应对方式,隐藏着两个预设:
一是行为问题就是问题本身。露喳喳的问题,就是乱放臭屁、爱乱踢乱闹、爱吐吐沫、爱小偷小摸;女儿的问题就是有事没事要去去厕所。
二是我们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故意”。我们之所以会在行为上下功夫,是因为我们给了孩子“有意为之”的标签,认为他们就是故意捣乱,故意惹人生气,故意找茬。
这两个预设让我们觉得孩子的行为既是标又是本,矫正行为就是标本兼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孩子是故意的吗?
当妈妈的都会发现,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对“屎尿屁”非常感兴趣。每天嘴上说的是“屎尿屁”,各种行为也是跟“屎尿屁”有关。
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快乐源泉。不管是说两句调皮的话或做一个搞怪的姿势,都能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那女儿频繁如厕的行为,跟她对“屎尿屁”的“痴迷”有关吗?她到底是出于找乐子,故意说要去,还是真的想去呢?
观察孩子的状态来看,当她提出想去洗手间,无论是去之前,还是回来之后,她都没有兴奋和搞笑的感觉,反而是夹杂着一些紧张和不安。
有一段时间,她出现了非常抵触幼儿园的状态。只要提到去幼儿园,就开始担心午睡、担心自己想去洗手间怎么办。有那么几天,她甚至是从放学回家就开始担心第二天要去幼儿园。
这样来看,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拿这个问题开玩笑,也不是有意要以这种方式挑战老师和家长,她的行为背后,应该躲着其他的问题。
“毛病”背后的需求
当我们看到孩子出现不符合常理的行动时,第一时间想要终结这种表现。但实际上,表现可能仅仅是一种表现,真正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了解。
女儿如厕问题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21年春季学期末,女儿出现频繁上厕所问题后,我也曾经陷入过担心和焦虑——万一改不掉,以后上小学也这样怎么办?这种表现,老师觉得孩子有问题怎么办?
为此,我还专门去咨询了一位心理老师。
她告诉我,当孩子面对压力和失控的感觉时,就会想办法去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方面去缓解自己承受的压力。
对于孩子来说,大小便是自己绝对可以掌控的事情,所以当他们出现紧张状态时,就会表现出类似的问题。类似的还有眨眼睛、抠手指头等等。
后来,我跟孩子的各位老师都沟通过,大家都努力地在为她营造一种不干涉、不强迫、没压力的状态,尊重她想要去厕所的需求。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调整,她的表现已经缓解了许多。
因此,在这一次出现反复时,我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而是想要去探求,孩子近期承受的压力来源于哪里,我相信每一个“不正常”背后都是需求的未满足,找到了未满足的需求,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生了什么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孩子再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知道孩子一定是面临压力了。
我开始复盘近期的情况,看一看环境发生了哪些改变,了解一下孩子可能的压力源。
年前这段时间没上幼儿园,舞蹈课也休息了,孩子主要就是跟我们在一起。
那么,我们有什么变化呢?
我仔细回忆这段时间自己和孩子的互动,因为年前工作紧张,我加班的时间很多,对孩子的陪伴少了,而且随着春节将近,家里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自己感觉比较累,对孩子也不如从前耐心了,总是会催促、抱怨还有训斥,我甚至发现,自己给孩子的拥抱都少了。
想到这些,我大概猜测到了孩子的压力来源,决定和孩子谈一谈。
一天睡前,我们俩读完书,我抱着她坐在那。我跟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工作比较多,感觉陪你的时间变少了,对你也有些没耐心,不知道你是不是感觉到了。
孩子说,是的,妈妈,你最近都没有好好抱抱我了。
我说,嗯,妈妈给你的拥抱少了,你觉得有些难过吗?
她说,嗯,我希望你能多抱抱我。
我说,嗯,妈妈了解了,还有其他的吗?
她说,你催我的时候,我觉得不舒服,其实我挺想快的,也已经最快了。
我说,好的,妈妈知道了,妈妈会想办法调整一下。
末了,孩子还补了一句,妈妈,你累的话,就先休息,我可以给你按摩一下。
构建关系,解决问题
和孩子的对话告诉我,我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出了问题,要想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首先要调整我们的相处方式。
自我调整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书中写到,要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时刻对孩子和颜悦色,当我们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和问题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关键在于,我们不应该借题发挥,让孩子成了工作压力、过往伤痛的背锅侠。
我们需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除了自己的情绪要自己负责,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才有能力看到孩子最真实的状态。
回想年前的这段时间,孩子应该并不是一下子突然间爆发的压力,只是那时候我自己自顾不暇,没有余力去看到和帮助孩子。
那么,如何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进行自我调整呢?
一是找到自己的解压方式。
《理解愤怒》书中提到,情绪的愉悦度,不等于开心,而在于是否顺畅,一个人的情绪越是坦然,就越是能够流动,他情绪的愉悦度就会越高。
顺着这条理解来看,真正的愉悦,并不是要隐藏和压抑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要察觉、疏导情绪,当情绪被看到和理解,才能真的被消化。
作为职场人,我们时常在工作或其他问题上遇到压力和困难,并因此引发一些负面情绪。作为父母,我也信奉,不要把工作的坏情绪带回家。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忍耐和压抑。
可是,跟忍耐和压抑相比,更好的做法是,帮助自己找到释放和缓解压力的方式,让自己能够轻松回家。
每个人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欢吃东西,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逛街,而有人则可以自己做转念。
找到自己的解决方式,需要我们自己耐心的体会和察觉,也需要对现实环境的考量和权衡。但只有我们关注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需要,也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负责。
二是寻求正确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有些情绪就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我们很难做到,一身轻松地回家。
带着情绪回家,孩子也总是能感觉到。此时的我们,不需要强求自己强颜欢笑,强打精神陪伴孩子。我们有另一个选择,就是恰当地表达。
我们不是必须开心地面对孩子,而是不应该把自己不开心的压力传导给孩子。
当我们情绪无法平复时,唠叨、催促、不耐烦,实际上是在给孩子甩锅,让孩子觉得,是自己做不好,才让妈妈有情绪。
更负责任的做法是,看到自己的情绪,并坦诚地和孩子沟通。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是什么感受,如果没办法做到好好陪伴,也如实地告诉孩子。
当我们坦诚和真实,孩子感受到的是,妈妈不是超人,但自己也不是坏人。
有效陪伴
“高质量陪伴”是这几年说的很多的一个词。可是,到底什么是高质量陪伴呢?
以前我以为,高质量的陪伴是要跟孩子玩精心设计的游戏,让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都有收获,不虚度。
但是现在我更加明白,所谓高质量,跟亲子活动的形式和“水平”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应该以孩子的感受为准。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在一起,感受到被陪伴、被理解、被支持,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哪怕,只是简单地看着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
而要想让孩子感受到高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跟随孩子。放下我们心中各种“应该”的预设,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感知孩子的情绪,了解他的喜好,顺应孩子的节奏去行动。
当我们跟孩子建立了有效的连接,哪怕每天只是简单的5分钟、10分钟,也一样能让孩子感受到力量。
平常心对待
记得最开始遇到孩子如厕问题时,我咨询老师,她给我的建议是,把孩子每一次想上厕所,都当成是一次正常的想去。
正常是什么呢?
一方面,不压抑。当孩子表达需要的时候,不否认孩子的感受,也不控制孩子的行为。我想这一点,我们都会努力去做。
但另一方面,正常的含义也包括,不夸张。当孩子表达需要的时候,如果当下的状况确实不能立刻满足,也要如实地告诉孩子,请他稍微等一下。这也是我们对待正常行为的方式。
如果因为孩子面临这样的问题,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试图时刻满足,小心翼翼地呵护,这其中,其实同样在传达我们的不安和焦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女儿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有时候她还是会短时间去很多次洗手间,但大部分时候,她还是能够放松地享受当下的事儿。
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问题,孩子的异常行为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她面临的关系出了问题。行为的控制不仅无效,只会更加推波助澜,因为,每一次控制都是邀请。
作者 | VIVI
5岁女孩的妈妈
有情怀的审计人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