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
王 飞
麦克走进教室时,老师正在跟一位家长说话,麦克眼睛发光,他有东西急于跟老师分享。老师太忙了,没有注意到这些。麦克走进去,忙着脱掉自己的外套。其他孩子同麦克一样,要么径直从老师身边走过,要么在老师身边停下,但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不再尝试得到注意。
这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记录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因为某种原因,在某一刻,我们可能忽视了某个孩子,但在当时我们却没感觉出来。今天读到这样的描述,心中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孩子和老师没有交流,虽说是有家长在场的原因,但一个孩子满怀希望地在老师身边停下,想跟老师分享他的快乐与幸福,却没得到回应,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我们每天都跟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在学校里游戏、学习,他们的种种表现,都在我们的眼里。然而,“看见”孩子就是“看到”孩子了吗?看见孩子,是表面上的“看”,是浮光掠影地看,这是用眼睛余光就可以做到的;而“看到”,不仅要“看见”,还要能够抵达孩子内心深处。
我们可能看见孩子在课堂上的沉默不语,看见孩子在老师身边转来转去……我们接下来的行为会告诉孩子,我们是仅仅“看见”了孩子还是“看到”了孩子。
我们看见孩子的欲言又止,就给他鼓励,请他尝试;我们看见孩子在我们身边,与他聊聊天,陪伴他几分钟……这些,是我们看见孩子后应该有的反应,与孩子互动,便是“看见”之后的“看到”。
马克斯·范梅南说:“被‘看到’不仅仅是被认出来,对于一个孩子而言,那意味着被老师‘看到’的感觉,意味着被承认是一个存在着的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成长的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看到’都有这样的意义。常常被老师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到’的孩子是幸福的。”这段话一直吸引着我。
什么是教育学的眼光?教育学的眼光应该是看得见孩子成长的眼光。真正看到孩子,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看到孩子的错误,哪怕一次又一次,也要理解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然后,给予回应,或鼓励,或点醒,或拥抱,或仅仅是一两句话、一个眼神,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知道你在成长。这样,我们给孩子在学校的每个日子都赋予了一种色彩、一些意义。
文章开头中的麦克在另一所幼儿园遇到的情形截然不同——老师站在门口,跟每一个孩子握手,点头致意。当注意到麦克想要拿一本书看时,老师立刻表示出很大的兴趣。麦克眼里充满了快乐和希望。放学时,老师跟每一个孩子握手,并给每个孩子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这样的问候和道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礼节本身,它的价值在于定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与位置的基调。关系,对于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它甚至成为孩子喜欢或者讨厌学校、老师的重要理由。看到孩子,与孩子建立关系,应该成为每位老师的必修课。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2021年第11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