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所有反智行为都是概率问题
原创 杨歌 老杨聊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
互联网时代,有个说法叫“人数过万、智商减半”,意思是只要一个网站、论坛准入门槛降低,人数迅速增加,那么平均水平急速下降,以前的天涯,现在的知乎都是这种情况,微博、今日头条、朋友圈、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则早就如此。
平均水平急速下降,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反智言论增多,但是反智言论和受教育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只能说概率上看受教育水平越低越容易说出反智言论,包括并不限于:学霸情商低,美女胸大无脑,富二代不努力,学神长得丑,技术大咖颜值低,成绩好混的差,学历高能力低,有钱人不幸福,学霸喜欢学渣……
每一言论和观点,掰开了揉碎了看,核心都写着概率两个字。
举个例子,100个985211的学生VS100个三本大专的学生。
总体来看,平均来看,前者在能力、家庭条件、情商、收入、前景、人生质量上一定比后者强很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以概率分布为中心的,而概率分布的核心是正态分布。总体来看,平均来看,可以理解为概率的形象化说法,但是就算这么形象了,还是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的原因是只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依据,比如他真的见过一个混的很好的三本大专生,混的很差的985211学生,就坚定不移的认为名校生能力差,差学校的学生能力强,而根本不会考虑概率的概念,这已经超出他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就成了田忌赛马。理性的人有全局观,不理性的人只看个例,尤其是自己接触到的个例。
为什么受教育高一些田忌赛马思维就少一些,因为见多识广了,因为学过概率和统计,遇到问题会下意识从整体、平均、正态分布的概率意识去思考问题,如果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则基本上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学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再比如网上喜欢吹牛逼,面对疑似吹牛逼行为时不要用真假的想法去看待。就算一个人说他表哥初中毕业,一年赚几十亿,万一他表哥是宗庆后呢?所以掰扯真假无意义,只能从概率上看,凡是超出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平均数反差比较大的行为都是吹牛逼行为。也就是说,有没有吹牛逼,只看概率大小。
以上只是低级的反智行为,还有一种更为隐性的反智行为,看上去很合理,令人无言以对,但其实也是概率问题。比如说清华北大毕业也不如富二代、拆迁户,这还是概率问题。因为清华北大是富二代、拆迁户的概率大于其它人,早就有调查显示,清北学生平均家庭条件比大多数人好的多,城市占比三分之二左右,当然是富二代、拆迁户的概率更大。之所以有这种行为还是下潜意识对立的思维,无意识隔离的思维。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能力强?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情商高?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是富二代?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是拆迁户?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颜值高?
没道理嘛,是你潜意识就把名校生划拉在不好的那个群体中了,然后考虑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自己树靶子自己打,先打靶子再划圈,混淆因果关系,先定结果再找原因,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标题党更是典型的概率问题。全国十三亿人,出一些垃圾,一个行业几十万人,几万人,出几个垃圾,标题党:中国人怎么怎么了,XXX行业怎么怎么了,反正怎么耸人听闻怎么来。这些事情从概率上看这很正常,任何统计数据都会有异常数据,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体判断。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