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敬告教培同行:培训已死,教育永生!【解读政策全文】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7-26

敬告教培同行:培训已死,教育永生!【解读政策全文】

  本文约5000字,阅读需20分钟

  7月23日,一份“中共中央40号文件”开始在社交媒体疯传。行业震荡,企业惊慌,股市暴跌。教培从业者本应坦然面对理性决策,但却被两股妖风迷了眼。一股妖风叫做“这个是假的吧论”,自欺欺人者。一股妖风叫做“行业绝无可能论”,杀敌自损者。

  7月24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等媒体官宣。《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大部分30小条,正式压向70万教培机构。网上仍有人关注1000亿资本套牢,去TMD,我们更关心1000万张嘴巴和肚皮。

  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们,扪心自问一下:做的是培训还是教育?

  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教培从业者,我们要干培训还是做教育?

  一个行业如果被一刀切取缔,证明这个行业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敬告教培同行:放弃幻想,主动整改!敬告教培同行:不破不立,向死而生!敬告教培同行:培训已死,教育永生!

  除此之外,我们《教培参考》更敬告教培同行:转变教育理念是我们wei/yi的出路!这是一次新的开始,真正的教育公司会雨后春笋般冒出,坚持教育本质的公司也会熬过阶段困难期然后长远发展。(详见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

  全文目录:

  一、双减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二、谁害死了我们教培行业

  三、国家为什么要严惩我们

  四、教培行业还是有机会的

  一、双减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1、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周六日、节假日、寒暑假是否能补课的问题。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2、关于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融资等问题。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3、关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审批,和营利、非营利性问题。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盈利性机构。

  4、关于怎样监管线上培训机构的问题。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5、关于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问题。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査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申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6、关于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监管问题。要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査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

  7、关于拍照搜题和外教等问题。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 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8、以上七条很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双减意见文件的第一部分,即【总体要求】。共三条: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3.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9、第一部分的总体要求是指导思想,是工作原则,是工作目标。之后的七部分共27条是具体的具体举措。并且,学校部分在校外培训行业部分之前,针对教培的部分是在第四部分及以后。文件不仅是铁拳向教培,更是指向作业、家校、教师职责等根深蒂固问题,每个家长,包括教培业里的家长都应该为这份文件鼓舞。校外培训行业在国家眼里是不重要的,也可以说双减政策并不是主要针对机构出台的。政策背后的核心是,国家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明白这个道理,顺应国家教育理念的,都会蓬勃发展。继续选择应试,哪怕包装得再好,都将毁灭消亡。

  10、按照政策比照规范,机构边整边改的同时,国家治理举措也会动态调整,教培行业的新生也终将孕育。理念和学科无关,课程体系怎么去设计,这是教培机构需要思考的重点。周六日不能补课,但并非不能组织活动,这也是留给从业者的空间。这是一次新的开始,真正的教育公司会雨后春笋般冒出,坚持教育本质的公司也会熬过阶段困难期然后长远发展。重新思考行业价值,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放弃学科培训,拥抱素质教育,我们将迎来教培新生。(详细见21-25条)

  二、谁害死了我们教培行业

  11、表面是,广告和焦虑,引起了民愤和民怨。深思是,大厂和资本,做死了一个小行业。刨根是,所有的机构以及相关主体,玩火太久终究自焚,影子终究被太阳吞噬。

  12、我们自己摆错了位置,教错了内容。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一些大企业就是想不明白。或许不是不明白,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宣传自己的产品超越校内,这极大引起教育部门和校内老师们的反感。咱们不重要,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加起来也比不上北京大学,甚至比不上一所中小学。校外不能干扰校内教学秩序是原则,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就是触摸红线。可依然有人视而不见,做竞赛、搞坑班。领路人给整个教培行业挖了坑,追随者紧随其后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最后将所有人都埋了进去。

  13、企业作恶。大机构没有带头做表率,反而带头作起恶来。作恶的市值疯长,作恶的融资不断。最后成了,谁作恶谁做大,谁作恶谁赚钱,劣币驱逐良币。

  14、资本助澜。资本在教育面前仍然是传统的财务投资逻辑。推动企业作恶,问题越积越大,终究雪崩,伤及每一片雪花。这雪花,包括1000万从业者和他们的家。

  15、媒体堕落。无视规则,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人人作恶,恶性循环。媒体只知道替大企业说话,不替行业说话,不替人民说话。

  三、国家为什么要严惩我们

  16、人口下降。不要谈什么房地产或学区房是更大的问题,不要说什么中高考指挥棒和教育资源不充分是更本质的问题。只要是问题就要被治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文提到:“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17、干扰校内。我们国家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政府在教育理念上,真正在去应试化,推素质化。国家强调“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国家主张适应成长认知规律,国家需要为民族未来发展培养和选拔新型人才。中小学已经开始走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路线了,但却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外喊的提分培优和校内的不排名不应试格格不入。“外部环境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校育人工作。全社会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校外培训问题,这是对教育冲击ZD的外部环境因素。”

  18、警惕外资。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境外资本的进入,让原本充满活力的在线教育沦为制造焦虑的机器,国家很警惕,特别是目前特殊时期,要防止资本对教育的干扰。意识形态是红线,外资渗透是高压线。

  19、重症重药。并不是2021年突然教培行业整顿,从2018年便开始了。国家给了三年的整顿期,但这三年内校外培训行业在干什么?疯狂地融资,疯狂地烧钱,上市和融资让众多在线教育企业红了眼。头部机构继续扩张甚至垄断,市场更加偏离整顿的目标。原来只杀鸡,现在要宰猴。重症需重药,顽疾需重刀。

  20、社会主义。我们曾去到最早一刀切全面停课整顿的犍为县,停业一个月,整顿后检查,合格一家开一家。我们调查发现,复课的培训学校外张贴《培训行为“十要”和“十不准”》,第一条格外重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估计太多从业者都忘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社会主义办学。“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四、教培行业还是有机会的

  21、没有完全取缔。我们有信心相信,也不会一刀切关闭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科学的、正确的、理性地理解中央的政策。政策会考虑国家整体,会考虑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考虑到70万个教培机构和1000万的教培从业人员。政策允许周一到周五开展培训补习,政策也提示大家探索更多的可能。

  22、两个时间窗口。政策文件开篇处有提到“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再想一下,从2018年第规范到2021年整顿,也是一个三年周期。上一个三年,我们同行主要在融资上市和烧钱获客。如今,新的三年里,我们应该做什么?

  23、重新思考价值。价值是wei/yi的出路。校外培训行业,包括线下和线上,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们又创造并提供了什么价值?是要对国外资本的价值,还是要对中国教育的价值?是要对股东的价值,还是要对用户的价值?究竟到最后,教培行业对学生到底有什么价值?

  24、转变教育理念。理念是真正的钥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国家的教育理念在转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老思路只会走老路子,新理念才能有新未来。不要培训思路,选择教育理念,只有真正做教育才能活下去!培训已死,教育永生!顺应国家教育理念的,都会蓬勃发展。继续选择应试,哪怕包装得再好,都会毁灭消亡。课程体系怎么去设计,这是教培机构需要思考的重点。周六日不能补课,但并非不能组织活动,这也是留给从业者的空间。

  25、真学科和真素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就是完全的学科?音乐、体育、舞蹈、美术、编程、创客、STEAM,就是完全的素质?理念和学科无关,学科和素质无关!在只会钻校内作业和考试漏洞的机构,和只会应试技巧和超纲教学的老师那里,一切都是学科应试的。在新一代教育培训从业者眼里,哪怕是语数英都能素质起来。学科应试的,任何擦边球,都会被干掉。真心素质的,哪怕语数英,都将被鼓励。

  结尾:

  从3月开始,我们发了很多“谣言”和“焦虑”。如今,我们必须再写这篇“信心”和“出路”。

  敬告教培同行:

  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教培从业者!放弃幻想,主动整改!伴随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和双减意见出台,ZD的石头和靴子已经落地。拥护政策,迎接未来!

  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教培从业者!不破不立,向死而生!7月以前是,旧世界开始崩塌,新秩序仍未建立。7月以后将是,教培行业的新时代,教培从业者的新生!

  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教培从业者!企业、资本、媒体也都要自律自强起来!悲观思考,乐观做事,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70万教培机构和1000万教培从业者!培训已死,教育永生!一个行业如果被一刀切取缔,证明这个行业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转变教育理念是我们wei/yi的出路!

  时间回到2016年,“中国绿色公司年会”论坛上。

  俞敏洪当面怼马云,“面向未来的十年,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乐视一定都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事业中,问大家一个问题是,百年中国经济的兴旺和中国的昌盛,是不是这些公司还会在?我认为这些公司可能就不在了,可能未来一百年之后‘巴巴阿里’之类的就出现了,但是什么东西能够保证中国的可持续的发展呢?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就是‘教育’,所以百年以后新东方一定还会在!”

  马云上台轻松反驳道:“刚才俞敏洪讲,我们这些公司十年内可能在,一百年内肯定不在,教育会在,新东方会在,这里边犯了两个逻辑错误。第一个逻辑错误是十年以内我们未必在,可能三年内就不在了,现在哪个互联网公司真正能红三年的,很难;第二个,教育在,新东方未必会在,这是两码事情,教育不等于新东方,但是教育肯会在!”

  注:原创:教培校长参考(ID:jpxzck),作者:张沉浮(微信:chenfu3721)。转载申请开白并标注来源。《教培校长参考》是真正为教培行业发声的媒体。宗旨是:让教培校长不再孤独,让教培行业更加美好。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