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如何看待“分层教育”

发布于:百学网 2024-01-05

如何看待“分层教育”

  哎,现在办教育真的很难的。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应该是最公平的一种体现。

  说实话,我特别的为深圳龙岗教育局点赞,这才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的担当。不愧于“罗胖——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给深圳的定义“深圳——行动之城!”。

  关于分层教育,关于快慢班的争论,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曾经屡见不鲜。油管上曾经有一则视频,讲述了发生在日本神奈川一所公立中学的故事。

  吉田老师曾经在这所中学工作了36年,2018年刚刚退休的他,亲身经历了这所中学曾经的辉煌,也亲眼见证了学校是如何一步一步没落的。

  在吉田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所学校实行6天学制,每天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多,学生很辛苦,大部分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7个小时。

  幸运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时候,吉田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几十名同学被名牌大学录取,其中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每年也都录取几名同学。

  吉田回忆说:当时学校是分快慢班的,快班的学生虽然上大学比例比慢班要大一些,但快班的学生要更辛苦一些,而且慢班每年也还是能有一两名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进快班或慢班靠的是入学考试的分数,学校也会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一切都井井有条。

  在吉田所在的学校,快班只有1个,而慢班有5个,所以很多家长都以自己的孩子上快班为荣。大约是1986年,很多慢班的家长突然提意见,说是分快慢班伤害了慢班学生的自尊心,有损教育公平,要求取消快慢班。

  学校向那些提出异议的家长们认真解释,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分快慢班的必要性,并且还搬出了中国先贤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说明把尖子生和差生放在一起上课的后果是尖子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可惜慢班的家长们并不听,他们要求学校必须一视同仁、公平教学。

  吉田回忆说:其实这些提意见的家长,并不是不知道分快慢班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觉得孩子进慢班让自己很没面子。为了自己的面子,他们罔顾事实疯狂反对。另一部分人觉得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进度慢,就绝不能允许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深一点,否则对自己的孩子不公平。

  迫于家长们的压力,学校取消了快慢班,把学生、老师都打乱重新分班。此后三年内,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降,被名牌大学录取的人数也开始逐年减少。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吉田所在学校只有3名学生考入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这两所学校在日本的地位,大约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清华北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吉田所在学校每年都有好多名学生考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

  分层教育绝对不是放弃低层次的学生(但的确有些学校在这方面做的不好)。

  石家庄市40中学,是石家庄一所非常好的初中。在上个世纪后期,40中学到了初三,总会分出一个“差班”,也就是把初三“学困生”(基础差和习惯差)集中在一起,重新成立一个班。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位教体育的女老师叫刘作英。刘老师非常厉害,每年都带这个班,一年之后的中考成绩从来没有低于过其他班,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也不落后。著名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当年就是刘老师的学生。

  有一年刘老师有病住院,她教过的学生纷纷到医院探望,有在外地发展的,在国外发展的都让家长代表去探望刘老师,很是感人。

  刘作英老师是全国模范班主任,我觉得非常的当之无愧。

  做教育的,真正做教育的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体现。

  我非常赞成分层教学(包括分层教育),让学生学的会,让学生成才,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吃大锅饭,混在一起教,一起学,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不负责任。

  即便不分班,就是在一个班,真正要做好教育教学,也是需要分层教育的,不分分层的教育最后的结果就是“都不行”。

  难道“都不行”才是我们要的结果吗?都不行就公平了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