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的素材如何准备
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个问题争论了近百年没有定论,但其中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的观点值得深思:中华文明的哲学体系里面缺少逻辑学这一基础,特别是在两大逻辑思维方法中,只有归纳,缺少演绎。
今天,归纳法和演绎法已经作为现代科学的两大基础研究方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自然也可以用于高考作文的备考和应试。

(图片来源:知乎)
按:归纳法就是对一定范围的众多事物的某一共性进行分析、提取、整理,概括为普遍性结论,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法与之相反,是以普遍性结论为基础增加个性化的变量推导出特殊性结论,是从一般到个别。
我在前几篇文章里面谈到的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构思,都用到了归纳法,比如把全国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核心和落脚点用提取关键词的方式归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和青年人必备的一个能力: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传承
敬业:责任 励志 求真 创新
诚信:自信
友善:感恩 和谐 包容 关爱
2、青年人必备的能力:思辨

而写好高考作文需要做的四件事中,最后的一件事是“成文”,“成文”的过程就需要运用一点演绎法了。
写议论文,就是摆事实、讲道理,道理需要事实的支持才有理,“成文”就是摆事实的过程。创立了中心思想,搭建了文章的骨架结构,最后的工作就是用完备的事实去证明或证伪,让文章言之有物,使文章丰满而完整。
这样,我们就需要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事例、名言、数据,方方面面。科学地遴选和梳理素材(事实)为我所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演绎法推演的过程。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了高考作文紧密围绕着那几个关键词,那么,我们就以这些关键词为基准点,结合当今时代和青年的特点,去遴选和梳理事实,积累素材。
举例来说:我们希望遴选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素材,结合今年在抗疫新冠病毒期间的许多人和事,我们很容易找到并梳理下面的素材: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关于“爱国”的事例:在武汉危急时刻,海外华侨、留学生买空了全世界的口罩、防护服,全力以赴支援国内。
关于“爱国”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于“敬业”的事例: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众多白衣战士的故事。
关于“敬业”的名言:“职责所在,不敢言弃”;“不抛弃、不放弃”。
关于“诚信”的事例:我国及时、公开、透明地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通报新冠病毒疫情;
关于“诚信”的名言:“言必信,行必果”。
关于“友善”的事例:发生在重症监护室(ICU)、方舱医院、小区楼院等地众多的感人故事;我们的医疗物资和国家医疗队援助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
关于“友善”的名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然后,我们再运用归纳法,把所有通过这种发散方式积累的素材进行关键词的再提取,我们会发现这里面的许多素材,从不同的视角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关键词。
比如:
钟南山老当益壮、逆行武汉,是敬业,是爱国,也是友善。
白衣战士“招即来、来能战、战必胜”,是敬业,是爱国,也是友善。
林则徐的名言也可以理解为爱国,也可以理解为敬业。
通过关键词推演素材和素材归纳关键词这两个正反过程,把所有适合的关键词都一一对应到素材上,关键词相当于标签,根据标签把素材归类。
这样,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就建立了高考作文的考题、作文、素材这三者彼此的联系,后续顺利地完成作文也就真的可以“顺理成章”了。
2020年,大疫当前,许多网友说:“我们除了见证历史,什么也没干。”更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要们和网友一样,前期只顾着“见证历史”,当疫情来临却因准备不足而手足无措,白白浪费了中国为之争取的2个月的时间。
同样,高考也还有2个多月,待拿到考卷时是胸有成竹还是手足无措,关键在这两个月。
在我看来,高考作文的考试其实已经开始了,你现在不是在备考,而是应该动笔打高考作文的草稿了。
作者:海龙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