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作文高频主题之“苦难”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1-22

高考作文高频主题之“苦难”

  高考高频主题之“苦难”

  ■选题理由

  17年12月,一则消息引爆网络,“希望工程”女孩苏明娟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引发了很多网友对苦难与成长的探讨。当年的“大眼睛”女孩因生活困难无以读书而引发社会对“希望工程”的关注,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苏明娟甚至超越了人们对其的期待。虽然后来证实这份“省委副书记”的工作仅仅是兼职,既没有级别也没有工资,但她的成功仍掀起了人们对苦难教育的讨论。

  苦难和幸福,是伴随人一生的双生并蒂莲。虽然人们往往逃避前者向往后者,但一生只有幸福这种人生注定只会出现在童话故事里,苦难才是很多人生活的必修课。苦难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且常常祸不单行,给人以一连串的打击。人们面对苦难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在苦难中坚守自我,以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摆脱苦难,成就人生的辉煌。

  ■命题方向

  (一)苦难中方显君子本色

  不管是《论语》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还是王勃高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亦或是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苦难就好像是一块试金石,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考验着君子的成色,也锻炼着君子的品格。“梅死不改香,竹死不改节”,苦难只会让君子更加坚定意志,诠释真正的君子之风。

  (二)苦难是成功的“助燃剂”

  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强者会把苦难作为自己奋进的风帆,弱者会在苦难中自怨自艾、自甘沉沦。苦也好,难也罢,痛苦或者控诉虽可以招致怜悯,却对改变命运毫无用处。把精力和光阴耗费在哀叹、彷徨、诅咒上,不如想办法去奋斗、抗争。美好的生活来自逆境中的挣扎、磨炼,通过奋斗战胜苦难,它就能成为人生中真正值得拥有的财富!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双历经苦难的眼睛总可以看得更加深邃悠远,一颗饱经坎坷的心会被磨砺得无比坚强。苦难还能让人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洒脱淡然,而这些,都是成功者的必备因素。

  (三)苦难让人倍感幸福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是我们都需要去体验的。太苦了,就要去寻找人生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的真相。仅仅是快乐,总会乐极生悲;仅仅是痛苦,也会苦得无味;人生zui.好是在苦与乐中调出滋味,过一种不苦不乐的生活。

  痛苦与快乐是种相对的感觉,没有尝过什么叫痛苦的人,也不会知道什么是快乐。■高分论点

  1.千刀万剐乃成佛

  2.于苦难中“觅渡”

  3.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直面困难,但不囿于困难

  6.苦亦人生,乐亦人生

  ■夺分论据(素材)

  【名言名句】

  苦难让人愈发美好

  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

  -----巴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 -------洪应明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 ------陆九渊

  困难不过是纸老虎,直面它要比想象它更简单

  有些灾祸如此骇人,简直令我们不敢想象,它们的出现使我们不寒而栗。然而当它们一旦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坚强;我们会和厄运搏斗,而且比我们所以预期的做得更好。

  ----拉布吕耶尔

  战胜了的苦难,才是财富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丘吉尔

  苦难的力量,不宜过分夸大

  逆境诚然可贵,然而过分地崇尚逆境,甚至认为非逆境不能造就完美的人,这也是一种偏见。 ------松下幸之助

  【热点素材】

  面对苦难,西南联大“静听雨声”

  1938年,因为抗战影响,中国教育界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长征,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的教授学生一路历尽艰苦,向昆明方向转移。其中有一个由200多名学生和少数老师组成的步行团,徒步跋涉3600里抵达昆明,最终,这次长征,成就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传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由于资金有限,条件非常艰苦。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受邀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但他们的方案却被一次次驳回。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没钱。林徽因一边改图纸一边流眼泪,哭联大,也是哭国家。最后西南联大头上有瓦的只有图书馆,部分教室和实验室可以用铁皮,其他的建筑一律都是茅草。修好的铁皮屋,每逢下雨就没法下课,因为老师的声音永远抵不过雨打铁皮的声音,于是,每逢大雨,联大师生都会在教室“静坐听雨”。教室里也是只有椅子没有课桌,一间宿舍要住40个学生。联大的厨房也被称作是”世界上最脏的厨房之一”,甚至都能从粥里挑出石子儿来。即便如此艰苦,这些国之栋梁,依然赓续着中华的文明,传承着知识的火种。

  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集了当时学术界各领域的泰斗。八年时间毕业人数仅有不到4000人,但却走出了一百多位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科学院院士154人,工程院院士12人,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奖者其中有一半都是出自西南联大,国家zui高科学技术奖4人,诺贝尓奖获得者两人。联大的师生将苦难化为自身的给养,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一得】面对苦难,静坐听雨。当西南联大的师生在苦难中品味诗意,并最终将其酵成一杯美酒,所有的苦难,都只能沦为证明他们伟大的注脚。

  千刀万剐乃成佛?

  有那么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安静的佛像。

  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是与它采自同一块山石的花岗岩。看到每天有很多人到这里的膜拜,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变的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你呢?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对这些台阶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千刀万剐终于成佛的。

  过了几天,石阶带了个同伴又找到佛像:“这是我表亲,砧板(切菜板),同样饱受苦难,缘何你可成佛受人膜拜,而它却只能终生承受千刀万剐的苦楚……”佛像坦然答道:“不发成佛宏愿,挨刀再多,只生孽缘,徒添烦恼。”

  【一得】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成就;但并非所有苦难,都能助人成功,如果不是志存高远,磨难就是灾难!

  冰花男孩: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2018年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里,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

  照片拍摄当日,是学校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早上气温是零下九度。孩子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教室后,头发就结满了冰霜。此情此景,看似逗趣,却让许多人心生感慨。照片中的男孩衣衫有些单薄,头发、眉毛、睫毛全部冻出冰花。尽管身后的同学们,看到他的造型笑得东倒西歪,但他却笔直地站着,没有哭,也没有笑,一脸呆萌和坚决。

  这个男孩叫王福满,他每天放学回家,完成家庭作业后,还需要和姐姐一起打猪草,煮猪食、喂猪。他没有去过镇上,也没有走出过村庄,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读书的热情却让人感动:那头顶的雪花,是知识蔓延的芽,生机蓬勃,蓄势待发。

  【一得】在艰难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知道生活不是享乐,再难也要坚持!孩子,过了冬天就是春天,人间有爱,希望你不再孤独的走在寒风中,希望寒风不再让你白了头。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