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主招生备战四步走
2003年,自主招生试行开始,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目前已发展到90所院校参与,每年参加考生数以万计。自主招生现在已有“小高考”之称,面对越来越高涨的自主招生热潮,2014年,对于新高三学生而言,该如何来准备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时间表
●12月,自主招生各高校接受报名,考生递交推荐材料;
●次年2月上旬,自主招生笔试,“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等各大联盟开考;
●次年3月,自主招生笔试成绩揭晓,面试陆续进行;
●次年4月,自主招生录取名单公布。
第1步
选择院校 做好“自我考察”
参加自招的考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估:第一步必须清晰地对自己的个性和职业取向作出全方位的评价;第二步可以通过高校网站的公开信息了解自己想学习的专业课程安排;第三步可以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学校近几年在中大、华工等学校的录取情况,如果自己所在的高中通过自招进入名校的录取率不高的话,考生就要理性地选择其他大学,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实际的备考准备中;第四步就是结合自己以往两年和高三文理分科后的学业成绩,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估。
第2步
笔试准备 夯实学科基础
暑期开始的自招复习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表。从暑期到明年的自主招生应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暑假至9月的系统复习阶段,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学科内纵向知识体系,夯实基础才是制胜自招和高考的根本;第二阶段:10~11月的知识串联阶段,这个阶段对于绝大部分高中生来说,会是一个瓶颈阶段,可以练习有一定竞赛难度的题目来启发自己;第三阶段:12月的查漏补缺阶段,应该选择几套类似真题难度的模拟试题,用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情况,提前适应自招考试的强度,找到自己复习中的漏洞,即时解决问题;最后冲刺阶段:次年1月至考前,在此冲刺阶段要调整心理状态,精力要着重放在自己的“短板”学科,将前期积累的出错处进行重点强化,疑难考点也可以借此机会一网打尽。
最后,提醒考生注意,近几年不少考生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把自主招生看作另一场硝烟弥漫的高考,把所有的时间用于押题、猜题、做题的应试准备中,从而会忽略了很重要的阅读积累的学习环节,殊不知一个优秀学生的素质不是“考出来”,而是“读出来”的。
第3步
面试准备 关注时政热点
自主招生的面试中,考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颇具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自主招生强调批判、求异的思维,对某个观点不能简单地认同,因为教授要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
整个复习过程中,清华园教育专家建议考生,第一,要对自己的口述应变能力有所准备,考生们可找些适合演讲的材料,训练下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找些话题做一些即兴演讲的小练习,然后在校内找些要好的同学进行分组辩论训练;第二,考生一定要“多闻天下事”,多了解一些涉及民生、经济、环保的话题,尤其要注意平时的报刊等新闻阅读,要深入了解一些知名评论,比如,实名推荐制、垃圾回收等;第三,考生一定要注意英语听力的积累性训练,考生要多听BBC、VOA,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在趣味和实用中备考。
第4步
申请材料准备 表现人格魅力细节
关于申请材料,申请理由要真诚独到,忌人云亦云。很多同学理所当然地认为,向往一所院校 “悠久的学校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最充分的申请理由,实际上这是每一所大学招生老师都能得到的答案。如果申请理由换成“我的理想是当一名XXX,这里的XXX教授是这个领域的泰斗,很期待有机会能进入大学听该教授上课”,则显示了学生对该学校的关注和研究。
据专家介绍,学生在申请材料中要突出性格爱好,要注意以细节取胜,要善于写出那些能表现自己人格、品格魅力的经历。若是材料中写道:“我性格开朗乐观,善于与人交流,具有耐心和毅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考官很有可能顺手翻过去,而换成“我坚持每周写日记、读书心得,这些习惯都保持了10年以上”,绝对能让考官记住你。
总之,包装要适度,这个“度”的把握可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变味。考生只要坚持“诚实、适度和匹配”的原则,加上一些技巧性的描述和自己平日的积累,自主招生初审就不难跨越。
特别提醒
手写自荐信要注重细节
如果说推荐信是老师给学生的“通行证”,自荐信就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敲门砖”。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学生给考官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只在学习成绩单的数据中,更是在推荐信和自荐信的文字中。
记者从一些重点高校招办获悉,有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明确规定,考生须手写个人申请材料。有关招办负责人表示,写字等细节不仅能看出学生的态度,还能看出个人素质。
“细节能看出考生素质。”招办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个人陈述,大学招办既能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还能直观发现考生的报名态度和个人素质。如果我面前有两份自荐材料,一份字迹潦草,错字不断;一份字迹工工整整,这肯定带给高校自主招生专家不同的印象。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