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类招生
(一)大类招生的含义
大类招生就是“通专融合、大类培养”,相较于之前的专业招生而言,大类招生就是按照学科大类来进行招生,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方式。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在大类所含专业中进行专业分流。
(二)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
大类招生采取的是“按类招生、按类培养”的模式,专业招生是采取“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的模式,主要区别如下:
1. 专业名称不同
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按专业招生的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2.招生计划不同
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3.培养模式不同
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可能会有所区别。
4.培养过程不同
在培养期间,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1-2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三)大类招生的模式
1.按学科招生
按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招生,这种招生方式中的专业类所包含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属性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的形式。
2.按院校招生
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
3.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
4.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
不是所有的实验班都按大类招生,还有很多高校的实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四)大类招生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
①大类招生实行的是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使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②相对于传统的专业招生,大类招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可选择范围,由原来的单个专业点,扩大到整合的专业群。
③提高综合素质,促升教学质量
④实行大类招生,专业之间的级差就不复存在了,整个大类就相当于是一个专业。
2.劣势
①专业分流时,可能难以选到理想专业
大类招生的弊端
②加剧了“冷热专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要对大类招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就不能只看到好处而忽略其弊端。
③对已经明确专业方向的考生来说耽搁了时间
④面临着二次选择专业的现实
⑤存在暗箱操作风险
(五)大类招生高考填报注意事项
1.大类名称相同,学校不同包含的专业不尽相同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仔细阅读学校招生计划,了解每个招生大类包含哪些专业。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不同,同一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
2.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实行了大类招生
有的专业去年是按专业招生的,今年就可能纳入了大类招生;也有可能去年纳入大类招生的专业,今年却又按专业招生了。搞清哪些专业是按照大类招生的,哪些专业是按专业招生的,搞清这一点才能有效利用一定数量的专业志愿,增加选择专业的数量。
3.专业分流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目前,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大部分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开展大类内专业分流工作时,多会依据“自主申请、遵循志愿、成绩优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申请志愿,以填报的志愿顺序为主要依据,同等志愿下,按学生的在校成绩进行排序,依次确认分流专业。
所以,提前了解所报院校将来分专业的相关规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学生的专业去向。
4.首次实行大类招生的专业如何参考历年专业数据呢?
建议参考大类中的主干专业分数,但一般会比优势专业下降一点,总的趋势就是:大类专业之间的录取分差会减小。
5.选择大类招生院校时尽量选择学科门类齐全且实力雄厚的综合类院校。
6.如果大类招生专业里有考生自己排斥的专业,对一两年后避免分流到自己排斥的专业没有信心,那就放弃填报该大类专业,选择改填按单一专业招生的专业,如果学校招生专业全是大类招生专业,建议换个专业不是大类招生的学校,如果确实没法找到与分数匹配的学校替代,那只能填报专业大类招生院校,只能苦拼一两年,争取一两年后分流到好的专业。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