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曾嘉怡
根上刻满了被风雨侵蚀的印记,斑斑驳驳,仿佛写满了时间的点点滴滴,著成了一部久远的史诗。根的内部不知道有多大的力量,源源不断的从地下吸取着水和养分,让树干笔直精神,让绿叶常青!而根,却总是让人淡忘…
外婆的家住在高北门,通往桂花楼的路上有一段明代残存的古城墙,红砂石砌筑的墙身古朴厚重,已经风化的城墙垛仿佛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在墙根处有一颗黄桷树,斜斜的,枝繁叶茂,冠大如盖。每次路过时都能看见老人们在树荫下支开麻将桌,谈笑风生,孩子们围着大树快乐的嬉戏…
我自小便对这棵树感兴趣,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拉着外婆的手指着它说:“树。树树”,而外婆也总会摸摸我的头,一脸慈祥的对我说:“对呀,那是树树,上面有小鸟”。这颗黄桷树就这样默默的看着我长大,从蹒跚学步到背着书包蹦跳着从它下面经过。
有一天,当我又路过这里,正在驻足观望之时,无意中听见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对他的同伴说道“哇,这棵树太神奇了,根在墙上长着树居然可以不倒,了不起”,边说边拿出相机对着大树“咔嚓、咔嚓”的拍起照来。
等他们走后,我突然间发现了平常从未注意的一幕——这颗黄桷树的根并没有长在地面以下,而是布满了整个古城墙的墙面,有的细如手指,有的粗如水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不由自主的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眼前似乎想起了这颗大树的前世今生……也许是当时砌墙的匠人不小心把树种混进了红泥里,也许是天空偶然经过的飞鸟失落了嘴里衔着的果实,然后这颗小小的种子就在古城墙的半腰上安了家。慢慢的,它发芽了,它长大了,墙上薄薄的浮泥已经不足以支撑它的成长,它只好把自己的根小心翼翼地向四处展开,贴着墙身向外探索,遇到砖墙的缝隙就钻进去,一方面固定自己,一方面吸取养分。渐渐地,黄桷树长大了,它的根也爬满了整个古城墙,形成了今天“树包墙”的奇观。
抚摸着裸露在墙面上苍劲的树根,我不由想起前些天看过的嘉州老照片展,把几十年前的乐山风貌与现在进行了对比,反差巨大。曾几何时,乐山交通落后,出行全靠小小的渡船;沿河垃圾遍地,棚户区内污水横流。而今天的乐山日新月异、美丽而繁华,几座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滨江路上鸟语花香,游人如织。一代一代的嘉州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点的改变着乐山的面貌,不管生活再艰苦,条件再恶劣,依旧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而支撑他们的,不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家乡”这紧紧相连、斩不断的根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