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老家至宣化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1-23

老家至宣化

  老家,老家,心灵的瑶台!即便在都市生活终老,也不会产生家乡的感觉和老家的概念。落地的树叶,多是背面朝天,始终扣在地面。地面再脏再乱,那也是它的老家。

  小小山村,几间简陋的房屋,就是神圣的老家。从老家到宣化,一路山水,人文景物,也都是抹不去的乡愁,佳酿般愈久愈醇。

  新桥庙:

  走出老家山冲,首先路过一座古庙,庙旁一座古代石桥,故称新桥庙。桥和庙已历千年,早已不新,只是当年古人所用的“新”字延用至今。

  叫的是庙,供的是佛,这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民间的混叫。高高的龛台之上,塑着释迦牟尼及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等护法四大天王。你真的难以置信,山区小庙塑像的那种精美绝伦。

  行人每当向佛像看去,都会产生一种善恶敬畏;给货物掺了假的小贩,也会赶快作揖后回去进行更换。此非迷信,而是乡民的朴素信仰。“宁拆十坐庙,不拆一桩婚”,现代这种类比把拆庙行为说得过于轻率,并非禅意吉言。

  “文革”前后,此庙佛像被砸,庙舍被拆。砸碎的是宗教文化,推倒的是一种普世信仰。后来砸佛拆庙的人,不知为啥都有些不幸。这大概是意外巧合吧,但愿不要扯上报应。

  丁子桥:

  新桥庙旁的山冲出口,有排十步丁子桥,前面不远的竹竿河上,有排五十步丁子桥。准确的写法,丁子桥应写为钉子桥,它像钉在河中的钉子。从浅滩到激流,丁子石墩由一尺至三尺半,精准地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可见古人施工的严谨。部分丁子石因进山打柴者磨刀磨镰,踏面严重凹陷,这证明了它岁月的久远。

  勤劳聪惠而善良的先民,用石料在河床建起丁子桥,人行桥上,脚不沾水,两腿交替,似剪刀般好看。荫及后世子孙的行善积德工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被毁,真的有愧先贤。

  儿时曾被大人背着牵着过这丁子桥,五岁时大人放开手,自己胆战心惊地独自走过丁子桥。是啊,如果总是背着牵着,啥时候才敢独自过这丁子桥?

  金山岗:

  金山岗的上山路,崎岖而陡峭。岗峰下的山坡有座坟墓,让生来怕坟的我凭添急速攀爬的力气。爬上峰顶,一座大约十几平方米的明代青砖黛瓦凉亭,东西开门,正好可以避风避雪避雨又避“鬼”。它经历过多少乱世,为无数行人提供过方便。可惜凉亭本身,没能躲避过后世一劫,它厚重坚实的古建砖瓦,在我当兵期间被拆掠殆净。

  曾经的一个黄昏,我挑着柴米去宣化店读小学,不料在凉亭门外与狼相遇。一个小学生,或许就是狼的一顿晚餐。彼此相峙,对视良久,狼终于仁慈地相让而去。

  这也是一种缘分吧,它不像传说的那么贪婪。多年来,我一直感念着那只高大的狼,猜想着它的命运和最终归宿。

  枫树岗:

  下了金山岗,来到最后一道山梁,一棵古老的大枫树,屹立于岗上。它扎根于俗称“毛狗石”的沙岩,顽强地为过往行人挡阳遮荫数百年。春夏,树冠似伞;金秋,枫叶如丹。

  家乡人称枫树为枫景树,这儿便被叫做枫景树岗。站在此处,宣化镇遥遥在望,挑担赶集者常在枫树下乘凉,歇息最后一肩。

  新时期里,一位宣化写手,老家就在枫树岗。其文情景交融,很有一点五代李珣《渔歌子》的味道。阅读宣化公众号,可见故乡人文荟萃,妙笔众多,处处生辉。

  “西塞山前白鹭飞”,枫景树岗的风情与人文,如此地偶合在一起。只是一条小小公路的开挖,枫景树岗已经名存实亡。我想起国家修建高铁时,多次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名木,毅然修改设计图纸,改道避让。

  喻家店:

  宣化店,在眼前,行人先过河西喻家店。路东一片瓦舍,路西百亩良田。

  “喻家店,靠河边,神龙护佑从不淹。”如此传说很神秘,风水宝地的确也神奇。

  十七岁那年的一个漆黑之夜,我们挑送新打下的3000斤稻谷,前往宣化店交公粮。公粮验收入库之后,我们在此借用一户人家的锅灶,偷偷做了充饥饭。不点灯,不出声,十五斤稻谷粗粗去壳,摸黑倒进锅里煮成饭。烧煳的稻饭一入口,满嘴谷糠,吞咽困难,却也无比香甜。全体二十多人定下生死之盟:严守秘密,绝不对外人言。一旦走露消息,后果很严重,其实金山公社机关就在喻家店。此事决无神龙来护佑,只是大家饿急了,于是冒险,冒险!

  历经饥饿的三年“粮食关“,多年难忘那夜喻家店。重视农耕,珍惜粮食,勤劳节俭,应是永恒主题,永远,永远!

  大木桥:

  一排插在河床的马腿形木桩,托举木板飞架宣化东西两岸。挑着公粮或柴担行走在木桥之上,木板轻轻凌空弹跳,能让人联想起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大木桥,宽三尺,单板不足半尺宽,初次上桥很胆怯,走过几次便习惯。

  桥上走过匆匆赶集的草鞋赤脚,桥下清清流淌着宣化人的水缸。

  啪啪啪的棒槌声,清脆入耳,河边的浣衣女子与大木桥相映成趣,构出一幅原生态画面。本想把宣化浣衣女多看几眼,无奈担心脚下失足,危险且难堪。

  后来,宣化店建起水泥大洋桥,人来车往,方便壮观,可每次回老家路过这里,仍然习惯地向大河上下张望,幻化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大木桥。(来自网络)

  作者:赖国清

  作者

  宣化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