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谁?这个人在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用了什么方
● 我有一个口袋,里面有各种球,第一天我拿到了个红球,第二天我再拿到个红球,第三天还是红球,我就判断整个袋子里都是红球。我用了什么方法?与之相对的是什么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 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谁?这个人在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
[真题解析]
这是两道询问同一学生的题目,我们放在一起解析和体会一下。
第一题中,举例三天都拿到红球,进而判断整个袋子都是红球,采用的方法是从个别推论整体,从局部到全部,是科学研究中的归纳法。第二题中,门捷列夫在研究了部分元素中,发现了元素的性质存在一定的规律,进而利用这个规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前半段还是用的归纳法,从现象归纳出规律。后半段是用规律来推理其他的元素,是演绎法。
归纳法,就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所以,归纳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从细节入手,同时基于我们是平凡的人的前提,我们可能只能触摸到真理的一个角落。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是保持去掉主观维持客观的wei/yi方法。所以在引用归纳法研究问题的时候,我们研究的个别代表都是样本,那么样本的量就需要足够大,才有一定的代表性。
归纳法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到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工程科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都需要应用归纳法。如简单枚举归纳法、类比和消除归纳法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在光的波动说的提出过程中类比归纳法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而完全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对于数学定理的证明起到决定作用。基于概率统计的量化的归纳法,对于心理学分析有很大的意义。而在管理决策,经济模型的建立中,也需要量化归纳方法。
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如果说归纳法是从个别到整体的话,那么演绎法正好相反,是从普遍性的、一般性的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就以上面提到的元素周期律而言,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的元素有60多种,门捷列夫运用这个规律修正了铟、铀、钍、铯等9种元素的原子量。同时,他还预言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并暂时取名为类铝、类硼、类硅。这三种元素在几年到十几年中先后被发现,分别是1871年发现的镓、1880年发现的钪和1886年发现的锗。而这些新元素的原子量、密度和物理化学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相符。
演绎法的基本逻辑要素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事物;结论就是论点。其分成公理演绎法、定律演绎法、理论演绎法和假说演绎法。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假说演绎法,如孟德尔用豌豆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通过实验,他观察到在第一代中没有出现两个亲代的性状,相反表现为其中一个亲代的性状特征。但是到了第二代的时候,却出现了性状的分离,并且其比例为3∶1。于是他提出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并提出了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假设,用来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真题讨论]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好题。因为这道题真正触及了中国一流大学选拔人的核心。不管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都需要用逻辑工具来进行研究。而科学的逻辑工具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我们走出象牙塔,走上社会,遇到工作中、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依仗的,除了常识外,也只有逻辑工具了。笔者个人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中应该多出现一些这样的面试题目,才能真正引导高中从根本出发去培养人。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