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科第一无缘北大清华背后
江苏考生白湘菱以语数外总分430分的成绩成为江苏省文科第一名,但由于其历史选测成绩为B+,而无缘国内多所重点名校。一时舆论哗然。
其实严格来讲,这个新闻是假新闻。因为江苏高考成绩实际由“语数外+自选2门水平测试”共同构成,只是语数外是百分制表述,总分480分(最初不是480,后增加附加题变为480);自选的2门是等级表述,即A+,A等。语数外总分第一,并不代表她是高考状元,如果后面的水平测试都是A+,方能称得上是第一。
自2008年起,江苏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即高考只计算语数外3门主科成绩分数,其他科目以选修的2门成绩等级计分。
高校在录取时,会提出不同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等级达不到要求的考生则不能报考。因为2门选修课的水平测试相对简单,又是等级表述,于是很多著名高校,特别是其文科专业,大多都对水平测试提出了zui高等级的要求,即A+。
正是因为这一点,白湘菱无缘清北,其实也无缘很多著名高校。对很多熟悉这一招生考试制度的人来说,白并不委屈,文科生历史考B+,说明她并不足够优秀。其实这十余年,因为水平测试成绩没有全部A+而无缘名校的人何止一个白湘菱?
江苏相关方面回应这一问题时,只是简单介绍了江苏的高考政策,同时强调,江苏明年回归大部队,满分也是750分。可以理解为,其婉转地表示,这一情况明年不会再发生了。换句话说,充满争议的2008江苏高考改革寿终正寝。
虽然对2008江苏高考改革充满争议,但我们应该表扬承认江苏在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上的积极作为与担当,这也是我们讨论2008江苏高考改革存在问题的重要前提。
关于江苏这一高考制度推出初衷的说法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以水平考试取代选拔性考试,淡化分数竞争,遏制应试教育。正因为此,后2门选修科目成绩的表述完全用ABCD代替。
江苏2008高考改革,其实更像是一个中西招生考试的结合体,或者说混合体。
美国的大学录取,在成绩上首先看的是GPA,即高中四年的在校成绩,满分4分,其次会看你的SAT(ACT)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但这种测试更大的意义是对你的GPA形成一个成绩的证据链。因为中学实在太多(38000左右),GPA必然参差不齐,不好看出绝对含金量,SAT于是就成了重要的佐证与参考。而SAT考试,前面必考2门(以前是3门),后面自选3门,每门满分800分;所以以前SAT满分是2400,现在则是1600。但无论怎么样,GPA与SAT,本质都是水平成绩,只是成绩表述方式不同。
当然,成绩之外,或者说在成绩基础上,美国高校再综合评价。
江苏这一方案,显然是受了美国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考试上是一个典型的混合方案。一方面保留纯选拔性质的考试,即语数外,但又加入水平测试;在分数的表示上,既有选拔性考试必然的细分百分制表述,也有水平测试上的粗颗粒评价,如ABCD等。
12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江苏的2008高考改革是否达到了目的?利弊如何?比如应试教育是否得到了缓解?学生负担是否显著下降或者下降?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试图通过高考改革来扭转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本来就是缘木求鱼。应试教育其实是功利化追求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你调整考试或者招生方式就不追求。
比如因为出国留学的增加,SAT、托福、雅思等涉及国外大学招生的考试训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严苛,远远超过了国内对高考的应试训练。同理,我们这些年小规模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于是各种竞赛就开始被污染,培训创新甚至作假纷纷出现,最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舞弊不断就是一例。
至于通过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负担更是荒唐,考试的难度和负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绝对负担实际是与你的期望相关的,再简单的考试,想得第一、想得满分都是很难的,负担都是很重的,再难的考试,想得最后一名,想考零分都是简单的、轻松的。
因此,江苏2008高考改革无力完成减负这一重任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江苏2008高考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说经验教训,却是我们后面的改革需要重视汲取的。后2门选修科目水平测试的粗颗粒等级化表述,显然不符合国情,我们大多数人的录取最后还是要回到分数上,这时,粗颗粒评价的弊端就表现得很明显,这也是家长诟病2008改革的核心之一。
因此,新高考改革虽然也定位水平测试,但显然汲取了江苏的经验,回到了百分制表述,核心还是达到细分的目的。
但是江苏改革中,后2门选修课水平测试给中学人才培养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还没有引起重视,更值得警惕。
北京某著名大学对江苏生源的长期监测表明,江苏考生原来数学物理成绩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高居该校第一名。但是2008年新高考后,数学物理成绩下降显著,尤其是物理,在实施新高考5年后,江苏考生的物理成绩在新生的摸底测试中,从第一名跌至第19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考试的模式,语数外不分文理,数学难度不得不降低,而后面自选2门彻底是水平(等级)考试,难度大幅下降。
考得简单了,少了,学生学的就少了,于是江苏考生在这些学科上的水平就大幅度下滑。也因此,该校近些年对于江苏考生不再像以前那么青睐。
功利文化是弥漫性的,一旦考试这个指挥棒简单了,学的就必然少了,从这个角度说,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中、高考考试水平化、简单化,是否会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下降?
从江苏看,是存在的。很多时候,好心可能办的是坏事。
无论承认与否,好坏与否,在功利文化下,中、高考都是事实上的指挥棒,因此,对于这个指挥棒的调整需要谨慎。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按原时间表,应该已经进入种大田的时期了,各改革省市也全部进入新高考周期,但至今仍有17个省市未启动,目的还是希望“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以确保改革蹄疾步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