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与古代科举两者哪个更难
高考难?殊不知科举难于上青天!
时值六月,又是每年一度的高考季节。2019年高考人数冲破一千万,大量考生奔赴高考战场,竞争激烈,无数家长的心也随之紧绷。十年寒窗苦读,在考场上鱼跃龙门是学生们共同的追求和梦想。高考,对于学生而言,是实现理想的通道,对国家而言,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考试,自古有之。古代科举制度是当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从隋唐时期兴起到清末废除,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不论是古代科举,还是现在的高考,其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宗旨是不变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举,参加科举到底有多难呢?下面以明朝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什么是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废除于清末。科举制的创立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变化
时期 | 内容 |
春秋以前 | “世卿世禄”制度,官职父死子继 |
战国 | “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 |
秦朝 | 实行军功制,按军功授爵 |
两汉 | 主要为察举制,操作流程复杂 |
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
隋唐至明清 | 实行科举制 |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起源 | 萌发于南北朝,创建于隋朝 |
发展 |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
改革 | 宋朝,改革考试内容和时间,完善考试规范,增强考试的公平性 |
中落 | 元朝,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
鼎盛 | 明朝,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成定制 |
废除 | 清末,1905年 |
从上面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发展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科举制在明朝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在明朝,科举成为了大规模的全国统一考试,成为了学校培养、分级选拔、科举取士、政府选官的系统化工程,成为了民众自觉参与的社会化行为。
二、科举到底有多难?
在古代中国,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在重农抑商的思想下,商人及其子孙被限制参加科举考试。女人和科举考试无缘,另外像胥吏、僧道等也没有资格参加,明朝对于参加科举的人审查更是严格。另外,参加科举考试的流程是非常复杂的,考取功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考试录取率低,竞争异常激烈。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为乡试-会试-殿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想要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具备参加的资格。参加科举之人需要在学校接受教育,之后参加一级又一级的考试。
明朝学校教育有两大系统:一是中央国学,称之为国子学或国子监,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进国学读书呢,一类是从地方秀才中选拔出来比较优秀的,称之为贡生;另外一类是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称之为荫生。进入国子监的学生可以直接去参加乡试。第二大系统是地方教育选拔人才。从步入科场到成为秀才需要三次进阶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通过县、府试,不论年龄大小称为“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有人说古代文盲率高,考个秀才还不容易?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国家给地方分配了一定的名额,只有优秀的学霸才能考的中。那么成为秀才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当然不是,只有名列前茅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按《明史》的说法,必须是在考试中名列一、二等及三等前五名者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想去参加科举考试实属不易。
具备考试资格后,面临的第一级考试是“乡试”。乡试多在秋天进行,称为“秋闱”。乡试考中之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的录取率是非常低的,一个县里一次乡试能出一两个举人算不错了,这个我们从《范进中举》的故事里就可以看出中举有多么的不易。
乡试过后,第二年的春天就迎来了“会试”。会试因在春天进行,被称为“春闱”,会试考中之人被称为“贡士”。会试的地点设在京师,相当于全国统一考试。参与会试的不仅仅是上一年中举的人,还有历届会试失败的举人们,所以人数相当庞大。
顺利通过会试之后,就到了“终极大关”-殿试。这次由皇帝大BOSS亲自主持考核,受主观因素影响,相对于乡试和会试来讲,没有那么公平公正了。皇帝会钦定一、二、三甲相应名次,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若干人。幸运的是,在明朝进入殿试之后,不会落榜,即使拿不到一甲的好名次,也可以成为进士,在官场上可以有更好的起点。
我们可以看到,科举高中有多艰辛。当然,历史中也不乏连中三元的奇才,如明朝的商辂、黄观。这些都是极少数。多数人的科举之路还是非常艰难的,科举高中需要很强的实力,同时也要和运气完美结合。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满头白发还是童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