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苹果分配所想到的 雅礼中学1504班 张淼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做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做法,提出你的见解,并阐述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由苹果分配所想到的
雅礼中学1504班 张淼淼
为了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孩子,第一位母亲采取了孔融让梨的办法,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任务再分给先完成任务的孩子,第三位母亲则把苹果平分给两人,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第二位母亲的做法,她更能培养孩子对事物的主动追求意识。
细来想想,对于第一种做法,若把苹果全部分给了小儿子,大儿子肯定会觉得不公平,不能仅因为弟弟比我小就把好的都给他,这样一来,极易滋生弟弟的骄宠和哥哥的沮丧与妒意情绪。而第三种做法,将苹果平分确实是公平的,一人都可以得到一半,可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平分的,如果母亲在任何时候都对两个儿子采取均分原则,那么他们尽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原地,不用去争也不用去抢,等着东西送过来,可如果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衣呢?难不成他们也要平分,一人穿一半?这时候,两兄弟该如何处理?他们的潜意识里,早已充斥着被动接受平均物的规则,若有一点的不平均,可能就会因此而慌乱着急了。
而对于第二种任务分配式,母亲的行动不仅是在告诉孩子,“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是一个苹果也不能白吃,也潜在地培养了孩子一种面对困难,主动突破的意识,要想吃到苹果,就必须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也许你又会反对了,这样对小儿子是不公平的,没错,大儿子无论在体力和脑力上,都要暂时胜过弟弟,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他们俩都成年后,可以说身心上已基本无差别,这时面对任务下的苹果,他们得到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况且如果把这放到社会的大舞台,面对同样一个机会,请问这可以平分吗?
社会不是绝对公平的,均分苹果的事也是少而又少,同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只有完成了任务的人才能得到它。因此,在任务机制下,如何从被动转为主动,做到努力追求,方法和意识都很重要,若能从小以任务式的做法培养孩子,会潜在形成一种压力,去促使他把任务做好,久而久之,他不会变成一个麻木被动的接受者,而会成为一个主动出击,不去抱怨所谓的不公的追求者,这能使他更加充分面对生活的挑战。
谁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谁就能得到苹果,这同样是生活的真谛,在同样的路径里,谁能最快跑完全程,谁就是冠军;在同样的科学探索中,谁最先发现规律,谁就是真理的奠基者;在同样的设计要求中,谁更好地反映出设计理念,谁就是夺标者……这需要积极的主动性。
面对同样的“苹果”,我们需要的,不是平均,而是主动出击的任务意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