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1505班 黄晨阳 “无人”之下的道德冲突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面对种种“无人”值守的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从无人售货机、无人银行柜员机、无人售票公交直到眼下的无人值守图书馆、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我们或许会联想到:便捷,关怀,规则,秩序,管理,信任,自律,道德,进步,时尚,创新,失业……
某网站开辟“我也来说说‘无人……’”专栏,现在请你来发声。你可以将最熟悉的某种(些)“无人”公共设施(服务)与某一个词或几个词连结起来,展开思考与联想,表达你独到的看法或体验。注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无人”之下的道德冲突
雅礼中学1505班 黄晨阳
近来种种“无人”公共设施逐渐兴起,其中由“无人便利店”引起的争议尤为激烈,在这争议之下,体现的或是当前国民对于个人利益与道德修养该如何选择的一种冲突。
“无人”看上去似乎少了明面上的监管,但事实上,约束人们的却是更有力的枷锁——道德。明清时期出现的“反理学思潮”中戴震曾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故古往今来,道德的约束,礼教的捆绑比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更具力量。然而,由于便利店为人们提供的往往是单品价值并不高的生活必需品,如今的“无人”即使在道德的约束下也仍旧出现许多商品被盗的现象。而这体现是当今人们习惯于将道德的损坏程度与物质利益相挂钩,即物质利益被损害的少则道德方面就不需要受到过多的谴责。而这实则大错特错,素质的高低从来都不是以商业利益来衡量的,这便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义所在。故面对“无人便利店”的出现,身为市民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自身素质,提高道德修养。
如果将一个城市比作一个巨大的机械,则城市中每一个居民便是一个小小的齿轮,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掌握着整个机械的流畅运转,一旦受到损害便可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一个普通市民的文明形象体现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品德风尚与道德修养。“无人”设施的兴起就像是一场考验,测试着每一位公民的道德素质,测试着一个城市的道德风气。而在如今社会,公民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短期来看不难猜出会给众多“无人”却需盈利的设施带来经济损失。但如今网络科技的发展使一切信息变得透明,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道德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舆论的推导以及网络上言论自由的平台也会将一些败坏风气的违规犯罪行为曝光于阳光之下,则由此放眼未来,“无人”设施的出现一定会使公民走向自律,使社会走向和谐稳定。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无人便利店”短期内可能给不法之人以可乘之机,给商家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但只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公民的道德勋章终会闪耀出其应有的光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