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心得体会
《深度工作》一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总结来说是三个方面:摒弃浮浅、建立习惯和训练专注。
如何摒弃浮浅
首先,什么是浮浅工作?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可以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想要有意识地减少浮浅工作,首先得学会衡量任务的深浅度。
书中给出了一个判定标准:某项任务,如果交给一个刚毕业、尚未进行过领域内培训的大学生来做,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比如写一篇论文、写一份月度总结PPT、参加一个项目进度会议,对大学生来说,很可能需要的时间是依次减少的,这就能帮我们认识到任务的深浅度。
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可能是深度工作,既能够让我们在单位时间内产出更高价值,又能有效地锻炼和提升自我。
书中引用了调研的结果,知识工作者的浮浅工作比例通常在30%-50%之间。
因为人类对简单工作有天然的厌恶,所以50%是天然的上限。但低于30%,工作往往不被老板们所接受,会被怀疑工作输出和参与度不够。
对我们来说,想要更加深度工作,就得有意识地控制浮浅工作量。
书中推荐了“关键少数法则”来帮助我们三步聚焦重要任务。
关键少数法则(通常又叫做“二八法则”),是指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所以识别和抓住关键的20%非常重要。
这个法则又该如何应用呢?
第一步,思考和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比如,成为一个叙事作家,改变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有一群好朋友并保持有益的互动。
第二步,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的2-3项重要活动。要足够明确,可清楚执行。
比如做更好的研究,就太宏观了些;比如在一个月内完成某篇论文,又太过具体。
而“定期阅读并理解我所在领域的最前沿成果”、“有目的性地认真写作”就是对工作来说,比较好的重要活动。
而“花时间和好友保持重要而有意义的联系(如远足、吃饭、参加公共活动)”就是私人生活中,比较好的重要活动。
我理解是,要足以指导一个阶段内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活动,清晰、可坚持。
第三步,用重要活动来审查你的时间和工具。
能够给你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如果是消极影响、无影响的,就应该想办法控制和舍弃,比如控制刷抖音的时间、删掉不常用的手机APP,对某些会议请假或请同事代为参加等。
只有我们先尊重自己的时间,才会让时间变得更加珍贵和有价值。
以超高清北录取率而著称的超级中学“衡水中学‘,要求师生们将任务精确到每分钟。
早上5:40跑操,在等待整队的几分钟里,学生们都会拿着书大声朗读。
晨读的半小时,当天的科目老师,也会将任务精确到每分钟,从而确保学生晨读的高效。
午休时间,要求12:40必须回到宿舍,12:43必须躺在床上,12:45必须睡觉。
9:50结束自习回到宿舍,10:08必须躺好,10:10必须睡觉。
这样的时间安排,造就的是每年考取清北人数的递增,从2017年的176人到2019年的275人。
一个人的日程,是由内在驱动和外在要求两股力量决定的。
对衡水中学的同学,有内在的目标驱动,有学校和老师的外在要求。
对我们身处职场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内靠自身的职场目标、个人追求,外靠所处行业、公司和领导们的要求。
对现在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生活来说,要想深度工作,学会适度远离社交网络很有必要。
我们常常在各个社交网络间辗转,不知不觉中用掉几个小时。有人表示自己24小时在线,即便半夜起身去厕所,也会看社交网络。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为139分钟,2个多钟头。
曾有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秘诀,他指着一堆书说:“每天阅读500页书。这就是知识的运作方式,它像复利一样积累。你们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但我肯定你们中很多人不会去做……”
不仅是巴菲特,他的搭档,传奇的企业家、《穷查理宝典》的作者芒格,被人们称为是“行走的书架”。
而读完200本书,也只需要花费大约417个小时。
想象一下,如果拿出一部分上网的时间来读书,不说200本,即便是50本书也会让你的思考与见解与众不同。
可能社交媒体会让我们觉得有趣,但在我们的生命规划和所期望实现的目标面前,它们是无足轻重的无聊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获得社交网络带来的快感之后,事后回想,却觉得空虚和不安。
《深度工作》中提到:网络产品,最终设计的目的是俘获你的个人信息和注意力,将其卖给广告商。
当我们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时,实际上就等于挪用了本可用在高影响力的活动上的时间,这是隐性的损失。
我们和优秀同龄人的差距也是这样一步步拉开的。
想要远离社交媒体,对于深陷其中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需要有策略地循序渐进。
首先是给我们的大脑找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比如阅读、锻炼、与朋友进行有益的谈话等。
让我们回顾一下,该如何做来摒弃浮浅呢?
首先用刚毕业大学生做这项任务的时间来评估任务的深浅度,有意识地识别和控制浮浅工作时间,加大深度工作时间的比例。
接着用“关键少数法则”的三步法来聚焦重要任务:
明确职业和生活的目标,列出每个目标下的2-3项重要任务,用这些重要任务来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和所用的工具。
聚焦之后,围绕我们的目标和重要任务来分配时间,让时间更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适度远离社交媒体对于深度工作很有必要。可以通过给大脑找到高质量的替代活动(阅读、锻炼、与朋友进行有益的谈话)来做到逐步远离社交媒体。
开始了摒弃浮浅,只是走向深度工作的第一步。
如何建立深度工作的习惯。
《意志力》中提到,意志力是有限的,而要降低对意志力的消耗、提高效率的zui.好办法是形成习惯。通过培养习惯,形成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可以使进入并保持专注的意志力消耗降到最低。
《深度工作》在建立习惯方面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选定深度工作哲学
《深度工作》总结了四种工作哲学:
1、禁欲主义
是指摒弃或者将浮浅工作最小化,来实现深度工作最大化。这类人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工作表现突出,而且是清晰的、个体化的。
我理解是,像闭关修炼的高手,全副身心。比如作家为了一本新书而闭关写作。
2、双峰哲学
是指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一段用于深度追求,余下处理其他所有事情。
可以按季度划分,比如做学术的在夏天或者休假期间完成;也可以一周四天,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
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后记中提到自己写作,是每10天写一次,一次8000字,一个通宵写完,一般是半夜12点到次晨7-8点。
大学老师,可能比较适合这样的模式,可以利用暑假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3、节奏哲学
是指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zui.好方法是将其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每天都做,而且是固定时间做,形成惯例。
可以利用定时器、日历上的大红X等视觉辅助工具来提醒自己,建立习惯。
《纽约时报》的专栏总结说,伟大的创造性头脑总是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却像会计一样工作。
著名作家严歌苓,每隔一两年就会有新作问世。但她并不是寻找和等待灵感的到来,而是每天坚持写作6个小时。
同样著名的高产作家斯蒂芬·金,规定自己每天写作2000字。惯例是上午写作,剩下时间用来阅读、陪伴家人、看喜欢的比赛,从而做到写作、生活两不误。
这个哲学的好处是比较符合人的天性,适合朝九晚五的人群 。
4、记者哲学
是指像记者一样,在日程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
这种哲学,适用于对工作价值有足够信心、深度工作技能足够熟练的人,比如经过训练的记者,并不适用于新手。
以上的哲学和习惯选择,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取决于个人喜好和所从事的工作类型。
二、要打磨高效的深度工作习惯,需要注意3个普遍的问题。
1、在何处工作,工作多久
首先要选择深度工作的地点,是关上门的办公室还是图书馆?
还要预设深度工作的时间,让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2、建立工作的规则和程序
要让自己的努力有结构性、有框架。
比如明确不使用网络,每半小时输出多少文字,或者列一份清单、梳理一份提纲等。
这样会让工作更有效率,而不是让大脑一遍遍地思考该做些什么,从而浪费不必要的意志力。
3、尽量地创造环境
《深度工作》中提供了三个创造环境的方法:
1)给予大脑支持
确保大脑高水平运转,避免耗费不必要的精力。比如准备一杯提神的咖啡、井井有条的桌面等。
2)进行大手笔投入,减少拖延
是指投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对惯常环境做出改变,从而提升目标的重要性,减少拖延,注入激励。
比如五星级酒店包房,让J.K.罗琳顺利完成小说;比尔盖茨的“思考周”习惯,会隐居到一间小屋呆上一周进行思考;而一位演说家尚克曼发现自己在飞机上最为专注,他曾花4000美金来回于日本和美国,在这期间的30个小时里完成了一部书的手稿。
3)选恰当的时机,进行协作交流
书中提醒大家,既要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又不能忘了和周围交流想法,进行碰撞和创新。
比如使用共享白板,与他人合作和讨论,能够互相推动,进入更深入的状态。
在侦探片中,不管是经典的《法证先锋》还是如今的《民国奇探》,都可以看到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来破案。
又比如贝尔实验室中心辐射型的布局,给大家创造了交流的环境,从而有了晶体管这样的创新。
这些都可以帮助打磨习惯,关键是要勇于尝试。一旦建立正确的习惯,将会为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做到以下四点,并坚决执行
这四点有点像一个PDCA循环,也是我们想要精进的常用步骤:目标、指标、衡量、反思。
1、目标方面,要专注于重要目标。
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越少。执行得专注于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任务艰巨、有挑战同时有回报的目标,这样才能给予自己持续动力。
一篇专栏文章《专注的艺术》中写道:要对那些激发你无尽渴望的事情说“是”,让这些事情挤掉其他所有事情。
2、指标,要抓住引领性指标。
相对的是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最终尝试改善的方面。当拿到指标时,致力于实现指标的表现已经成为过去。
比如提升客户满意度,但这个指标总是出现在给客户提供服务之后,这样会来不及改变行为。
而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短期内可控行为上,并对长期目标有积极影响。
比如关注免费试吃样品的客户数量,而不是最终的销售额。因为免费试吃的客户数量,将对最终销售额有很大影响,而且是先期就可控的。
再比如关注深度工作于论文的时间,而不是最终的论文数量;关注大项目的销售漏斗,而不是最终的合同规模。
有句话说,中国人擅长总结,美国人擅长预测。我想这可能和美国人引领性指标找得好有关,因为这类指标能很有效预测最终的结果。
3、衡量,准备计分板来进行计量和记录。
为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对平时深度工作的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同时记下成就事件或工作的重要进展。
这样能够形成正反馈,从而帮助形成良性循环。
4、反思,为了找到好方法。
每周复盘,回顾计分板,反思结果背后的原因,最重要是找到确保未来几天得到好分数的方法。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教授,通过这种方法,发表论文从一年4篇提高到了9篇,同时还写完一本书。
三、了解休息时光的价值
《深度工作》一书认为,可以加班,但是一下班就要屏蔽工作,让自己享受春风、花朵和星星。
因为休息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补充能量,而且下班后的工作往往也没那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脑思维分为有意识、无意识两种。
有意识思维,有助于有限问题的解决,比如解答数学题等。
无意识思维,适合涉及大量信息,面对矛盾和约束条件下的决策,能为困难问题找到出人意料的方案。
而休息时光,正是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激活无意识头脑。
我们都曾看到许多科研突破、案件侦破,是在工作外得到启发,被人叫做灵感。
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因为落到脚边的苹果,而顿悟发现了地球引力。
阿基米德则是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
研究还证明,休息有助于恢复注意力,只要能够提供“天然的正向刺激”。
比如,和朋友家人交谈、做饭时听音乐、和孩子玩耍跑步、外出散步等,都能为大脑补充能量。
一个人刻意练习的专注,只能保持有限时间。比如新手一天1小时,专家4小时。
所以,如果白天深度工作,晚上已经没有精力再去有效地深度工作了。
那就不是高价值产出,难以带来事业的精进,所以即便推掉工作,也不会有重要损失。
想要利用好休息时光给身体和大脑补充能量,就得防止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直接停止工作,大脑很难不想工作,反而会想着很多未完成的职责,以致于整晚都牵扯着注意力。
而对于未完成的任务,制定计划,能有效降低蔡加尼克效应的影响。
作者卡尔.纽波特教授采用的方式是停工仪式,用三步来让自己结束工作、安心休息。
1、确认收件箱,没有紧急任务。
2、新任务或未完成任务,转入待办任务。
3、查看日程表,确保不忘记接下来的重要安排。
停工仪式,能够将大脑从追踪未完成任务中解放出来。
养成这样的习惯,大约需要1-2周时间,每次需要10-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有很多时间管理的工具能帮我们的忙, 比如我使用的是“滴答清单”,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深度工作的习惯养成法: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哲学,比如我自己,就比较适合节奏哲学。
建立深度工作习惯前,要学会给自己创造深度工作的环境。对我来说,一杯咖啡能帮我更快投入。
要建立适用于自己深度工作的规则和程序,比如清单、思维导图都是可选的工具。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交流讨论,能让我们进行思维碰撞、得到启发,帮助工作更进一步。
深度工作的习惯,要坚决执行四点:专注少量的重要目标,抓住引领性(前瞻性)的指标,准备醒目的计分板,每周总结反思,找到未来几天表现更好的方法,从而一周一周地迭代,做得更好。
休息时光是有价值的,能让我们更有洞察力、获得能量补充,而且专注力有限,持久的工作很难保证高价值产出。
三步走的停工仪式,每天耗时大约20分钟,能帮助我们大脑从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第二天深度工作的质量。
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习惯,最重要是勇于尝试,不试就没办法知道对别人有用的法子适不适合自己。
深度工作的习惯一旦养成,一定能够让我们非常受益、影响深远。
除了要摒弃浮浅、养成专注的习惯,我们还需要通过训练来提升专注的能力。
谈如何训练专注
专注需要有意识练习
要做到专注是有难度的,需要针对增强心智力量进行练习。
根据斯坦福博士纳斯的研究,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注意力长期分散,会启用更多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基本上是心智残疾的。
和从分心中拿出时间来专注相比,更应该从专注中规划出偶尔的分心。
实际上减损专注能力的行为并不是上网,而是稍有无聊或遇到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会使得大脑不能容忍新奇度不够的内容。
拿使用网络来说,可以提前规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除此之外,不使用网络。
即使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这个策略也适用,只不过接入网络的次数会更多,比如20分钟一次。
除了规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其他时间必须屏蔽网络。
关键在于,即使你因为要检索文献、查找电邮而使工作陷入停滞,也不要马上使用网络,至少等上5分钟。别小看这5分钟,其实意义重大,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说,这是将上网的感情和行动分开了。
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因为如果周末粘在智能手机上,会抵消工作中试图重新编排大脑的努力。
除了个别对时间敏感的短信或检索,比如约吃晚饭、查找饭馆地址等实用性网络使用外,限制网络。
在排队等待的无聊时间,一定忍耐,凭借大脑思考度过这段时间。
总的目标是为了重新编排大脑,让它能够从容抵挡令人分心的刺激。
罗斯福冲锋策略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因为专注高效而闻名。他在就读哈佛大学期间,注意力非常分散,兴趣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诗歌阅读、自然学等。大一结束的暑假,就出版了第一本书《阿迪朗达克山脉夏季的鸟》并获好评。
研究者发现,他每天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业,但成绩并不赖,大一7门课中有5门优秀。他注意力非常集中,阅读速度很快,所以比大多数人节省出了更多时间。
罗斯福冲锋策略,就是指像罗斯福一样发起冲锋,针对完成任务的截止期限。
而这个截止期限,不同于平常,而是在估算通常完成此类任务时长的基础上而设置的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期限。
假如估算得2个小时完成,就给自己定下1小时完成的目标,从而逼自己尽力专注来提高效率。
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让你总是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至少是接近),而这期间需要使出吃奶的劲。
我自己尝试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法子,有这样的目标会让我更加心无旁骛,而且一旦成功,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研究证明,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分提供反复的训练,能够系统性地提高专注能力。
有成果的冥想
我们不可能时时都坐在书桌前专注工作,而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难题上,就可以开始有成果的冥想。
这种冥想,一周进行2、3次即可。
可以提升产出,却不需要占用工作时间;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迅速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可以考虑在工作时间安排一次散步。
我的领导,是一个很有格局和想法的人,他常常在晨跑时形成很多新的想法,用他的话说:想明白很多事。
我自己的体会是,常常在上下班开车、做瑜伽或洗澡时,突然察觉到自己工作的疏漏,或是想到可以尝试的新办法。
很多时候,这种冥想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也需要有架构,避免分心和原地打转。
深度思考是需要有架构的,防止思维无边界地发散。
说到思考架构,在我看来,和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提到的思维模型非常相似。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思维模型是你大脑中做决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穷查理宝典》中,芒格极为推崇的包括: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会计学、质量控制理论、微观经济学、规模优势理论等。
芒格给出的学习思维模型的方法是:
1、去学习那些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因为这些理论具有ZD的确定性以及普适性,这是获得智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2、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进行拷问。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在冥想时,还要注意:
如果发现自己分心,要提醒自己收回注意力。
如果发现自己在原地打转,要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推向下一步。
回顾一下,进行专注训练的三个方法:
进行专注练习,比如在使用网络方面;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挑战看似不可能的截止期限来系统性提升专注力;
在走路、开车、洗澡这些身体劳作头脑空闲的时间,按照思考框架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最后想说的是,重点并不在于这些具体的方法,关键在于“你愿意”!
只要你愿意,就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专注的能力,做到深度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产出和价值。
桐悦汇/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