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历史解题技巧:怎样回答大跨度问答题
“大跨度、高概括”问答题在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命题中已成为相对稳定的题型。此类题型是以某一历史问题为求答对象,考查与之横向、纵向相关的知识。它要求考生将散布在历史课本各处有关知识点进行回忆,加以归纳,并作宏观概括,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它是从宏观的角度或从全局的高度对某一专题、某一知识点进行大跨度的概括归纳总结,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论素养水平。
例1. 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解析: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第一问要求结合原因概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偏重史实;第二问说明其历史地位,偏重史论。此题从宏观的角度、从近代史全局的高度来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即考查考生对有关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又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界定试题所规定的时候范围。从题目中“1949年以前”“旧中国”等信息看,其时间范围的上限没有确定,应当注意。然后针对题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作答。解答此题的第一问要注意两点:第一,对这种纵向大跨度的问题,应采取以时为序的概述法。“兴衰过程”可分为“萌牙”(鸦片战争前的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一战期间)和“陷入困境”(20世纪30~40年代)五个阶段来概述。第二,在概述每一阶段时,都要注意“结合有关的社会背景”即原因答题,这一问知识考查的容量较大,特别要求准确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试题第二问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难度也明显提高。什么叫“历史地位”?从哪些角度去说明其“历史地位”?应从三个方面去分析:首先强调它是“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新的经济带来了新的阶级关系;最后,指出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处地位,得出独立发展的结论。
例2. 从自我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解析:此题不仅跨度大,容量大,而且是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归纳能力,因而难度也较大。解答此题要有正确地时空观包括空间想象力,必须很快反映出沿海地区所包括的14个省市,对历史基础知识要求很高。此外,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迁移能力,运用立体化的、系统化的网络知识结构,分析题目中的“原因”。要有较强的归纳能力,能从地理、历史、政治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题目所要求的内容来。
[方法指要]
1. 大跨度问答题顾名思义是跨度大,或横向或纵向。审明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回答好问答题的前提和关键。一道典型完整的问答题,包含有提示语、求答项目、中心语、限定条件四种构题成分。只有审定好题目的基本结构,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2. 确定好题型,即找出试题中的提示语,明确试题对答题表达方式的要求。大跨度问答题与其他题型一样,具有“分析说明”“分析比较”“概括指出”、“比较说明”等表达方式。审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将有关方式巧妙结合,并按照题意,分出轻重主次。
3. 审定好解答对象和限定条件。大跨度问答题中的限定条件很多,如时间限定、空间限定、角度限定等,它的跨度往往是很大的。如上面第一题基本上都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定。而第二题则是三个学科的大跨度联系,跨度可谓很大。要求对所掌握的知识必须网络化,并具有立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还需要具有很强的时空观和空间想象力。在大跨度问答题中,限定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于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会起着答题路标的作用。
4. 答好大跨度问答题的要害不在技巧,而在于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对高层次历史学科能力的不断提高。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