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历史之中国的事变运动与起义汇总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8-09

高考历史之中国的事变运动与起义汇总

  中国的事变运动与起义

  01太平天国的运动(19世纪五六年代的一场农民起义):

  A太平天国进军路线:金田➡永安➡武汉➡南京

  B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桂平金田起义➡1856内讧➡1864年失败(以天京陷落为标志)

  C策略

  ①北伐:要推翻清朝统治(孤军奋战──失败)

  ②东征: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胜利)

  ③西征:巩固革命大本营。(胜利)

  D思想

  ①太平天国定都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无处不均,无年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后期洪仁干编写了《资政新篇》───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战争环境,无法实行。但带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注:

  ①1856年秋是太平天国极盛时期,其主要原因不包括“顺应历史潮流”因为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

  ②《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了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的社会主张。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斗争相比,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一点。

  ④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zui高峰,最主要是其制定了比较完整革命纲领,而不是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⑤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有:被中外联合绞杀;《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02义和团运动(1898年兴起):

  ①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意义是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②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后,继续保存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这次是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03戊戌变法(1898年6月):

  ①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开始了变法,百日维新以《中外纪闻》的创办为标志。

  ②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实施的政治纲要著作是《应诏统筹全局折》

  ③使维新动动思想发展成胶粘爱国救亡运动的政治大事件是“公车上书”事件

  ④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在于:改革政治制度;共同点在于:都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⑤与早期的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的特点在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⑥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维新变法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儒学表现出不同态度,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因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04保路运动:

  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而掀起的运动,其中四川保路运动的规模最大;运动当中提出了“路存人存,路亡人亡”的口号,斗争形式由合法变为武装起义,其性质是一次群众性的,为收回铁路权的爱国运动,给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05黄花冈起义:

  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起义运动,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前的ZD的武装起义。

  06武昌起义:

  1911年在新军熊秉坤,金兆龙为首的起义,在湖北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立号为“中华民国”

  07二次革命:

  1913年由于袁世凯专权与宋教仁案件而引发的革命运动。

  结果因国民党的力量涣散布被镇压,袁世凯势力此时得到巩固。

  08辛亥革命(1912年)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②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③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前提,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核心,即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补充发展,即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注: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的口号,也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1924年出孙中山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反帝,国内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普遍平等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田(这一点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注:

  A新三民主义虽然提出了反帝的纲领,但国民党政府没有真正的贯彻与执行,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不能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政策。

  B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不是“三大政策”。

  补:①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中的“欢呼”实质是指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和宪法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制体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主要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

  ④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康有为在北京发动了“公车上书”,而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但当时中国没有选择孙中山的革命道路,而是选择了康有为的政治改良运动,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当时还根深蒂固,而不是改良运动更适合中国国情,因为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都不适合国情。

  09新文化运动

  ①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为标志。

  ②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ZD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的目的是解放思想,提倡民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专制)

  ③《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的专号,李大钊在上面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也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④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沉重地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后期则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⑤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在北京大学。

  10五四运动(1919年5月4 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由于一战期后,日、英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人民反帝的情绪高涨而暴发了这一次的爱国运动,主要以“爱国”为核心,标着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其导火线是巴黎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北京大学的三千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签字”等口号。他们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崇祥与陆宗舆。

  11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局部破裂。

  12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汪1927年7月15日,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13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4秋收起义:

  1927年9月,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兵分三路进攻长沙受挫后,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5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 日夜,日本东关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的,因而炮击我军的东北驻军地,攻占沈阳,20万东北军执行蒋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州国,中国东北三省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注:★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力量:

  ①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马占山率领部队打响了东北抗日武装抗战的第一枪,以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为领导的抗日联军为主力。

  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在上海成立,宋庆龄和蔡元培分别作正副会长。

  ③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与共产党吉鸿昌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多伦,但最终在被围攻中失败。

  16华北事变(1935年):

  ①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华而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那时关东军入关,威逼天津,国民政府派何应钦同日本东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郞谈判,达成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是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取缔一切抗日活动,华北危机加重。

  ②瓦窑堡会议(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一二九运动:面对国家一年一年地沦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率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 日,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

  ④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其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让国人不满。

  17七七事变(1937年):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一个士兵的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日军随即发动进攻,进攻宛平城和泸沟桥,全国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18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

  八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

  注:

  a 八一三事变后,根据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朱德与彭德怀为正副指挥),又把南方的红军主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叶挺与项英为正副指挥)

  b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30多万的国民被日军杀害,国民政府迁到重庆。

  19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国民党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指挥下奋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但国民政府且与日本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

  中国的事变运动与起义

  01太平天国的运动(19世纪五六年代的一场农民起义):

  A太平天国进军路线:金田➡永安➡武汉➡南京

  B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桂平金田起义➡1856内讧➡1864年失败(以天京陷落为标志)

  C策略

  ①北伐:要推翻清朝统治(孤军奋战──失败)

  ②东征: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胜利)

  ③西征:巩固革命大本营。(胜利)

  D思想

  ①太平天国定都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无处不均,无年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后期洪仁干编写了《资政新篇》───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战争环境,无法实行。但带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注:

  ①1856年秋是太平天国极盛时期,其主要原因不包括“顺应历史潮流”因为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

  ②《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了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的社会主张。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斗争相比,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一点。

  ④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zui高峰,最主要是其制定了比较完整革命纲领,而不是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⑤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有:被中外联合绞杀;《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02义和团运动(1898年兴起):

  ①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意义是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②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后,继续保存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这次是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03戊戌变法(1898年6月):

  ①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开始了变法,百日维新以《中外纪闻》的创办为标志。

  ②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实施的政治纲要著作是《应诏统筹全局折》

  ③使维新动动思想发展成胶粘爱国救亡运动的政治大事件是“公车上书”事件

  ④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在于:改革政治制度;共同点在于:都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⑤与早期的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的特点在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⑥中国近代史上,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维新变法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儒学表现出不同态度,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因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04保路运动:

  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而掀起的运动,其中四川保路运动的规模最大;运动当中提出了“路存人存,路亡人亡”的口号,斗争形式由合法变为武装起义,其性质是一次群众性的,为收回铁路权的爱国运动,给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05黄花冈起义:

  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起义运动,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前的ZD的武装起义。

  06武昌起义:

  1911年在新军熊秉坤,金兆龙为首的起义,在湖北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立号为“中华民国”

  07二次革命:

  1913年由于袁世凯专权与宋教仁案件而引发的革命运动。

  结果因国民党的力量涣散布被镇压,袁世凯势力此时得到巩固。

  08辛亥革命(1912年)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②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③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前提,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核心,即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补充发展,即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注: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的口号,也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1924年出孙中山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反帝,国内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普遍平等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田(这一点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注:

  A新三民主义虽然提出了反帝的纲领,但国民党政府没有真正的贯彻与执行,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不能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政策。

  B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不是“三大政策”。

  补:

  ①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中的“欢呼”实质是指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和宪法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制体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主要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

  ④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康有为在北京发动了“公车上书”,而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但当时中国没有选择孙中山的革命道路,而是选择了康有为的政治改良运动,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当时还根深蒂固,而不是改良运动更适合中国国情,因为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都不适合国情。

  09新文化运动

  ①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为标志。

  ②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ZD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的目的是解放思想,提倡民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专制)

  ③《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的专号,李大钊在上面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也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④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沉重地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后期则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⑤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在北京大学。

  10五四运动(1919年5月4 日)───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由于一战期后,日、英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人民反帝的情绪高涨而暴发了这一次的爱国运动,主要以“爱国”为核心,标着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其导火线是巴黎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北京大学的三千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签字”等口号。他们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崇祥与陆宗舆。

  11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局部破裂。

  12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汪1927年7月15日,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13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4秋收起义:

  1927年9月,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兵分三路进攻长沙受挫后,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5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 日夜,日本东关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的,因而炮击我军的东北驻军地,攻占沈阳,20万东北军执行蒋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州国,中国东北三省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注:★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力量:

  ①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马占山率领部队打响了东北抗日武装抗战的第一枪,以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为领导的抗日联军为主力。

  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在上海成立,宋庆龄和蔡元培分别作正副会长。

  ③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与共产党吉鸿昌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多伦,但最终在被围攻中失败。

  16华北事变(1935年):

  ①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华而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那时关东军入关,威逼天津,国民政府派何应钦同日本东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郞谈判,达成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是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取缔一切抗日活动,华北危机加重。

  ②瓦窑堡会议(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一二九运动:面对国家一年一年地沦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率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 日,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

  ④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其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让国人不满。

  17七七事变(1937年):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一个士兵的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日军随即发动进攻,进攻宛平城和泸沟桥,全国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18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

  八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

  注:

  a 八一三事变后,根据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朱德与彭德怀为正副指挥),又把南方的红军主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叶挺与项英为正副指挥)

  b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30多万的国民被日军杀害,国民政府迁到重庆。

  19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国民党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指挥下奋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但国民政府且与日本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汇总(外国篇)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1.48.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1.1.地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多地少、岛多、海湾多) 1.1.2.政治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1.1.3.经济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1.1.4.思想希腊公民的自主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1.1....
2021-09-23

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中国篇)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1.1.含义∶ 又叫封邦建国,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1.1.2.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1.1.3.内容 1.1.3.1.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1.1.3.2.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
2021-09-23

2019年高考历史需要记住的重点部分

最后两周的时间请同学们务必按照讲义把基础知识过一到两遍!!! 另外尤其重点关注 1.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罗马法、拿破仑法典、启蒙运动中的法制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制建设。) 2.中国改革开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1978年后形成的改革开放格局;连...
2018-07-21

2011浙江省高考历史全提复习资料提纲

2011浙江省高考历史全套复习资料提纲 一、必修课程 历史(Ⅰ) 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
2011-04-23

详解高考历史选择题出题思路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基本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以及考查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
2009-04-24

07年高考历史考纲变化很小抓好二轮复习

考纲变化1、历史与去年相比在考试范围上没有明显的变化,是近几年来考纲变化最小的一次。2、考纲变化小也预示着,今年高考在考查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将有考题的新尝试和新突破,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考知识、但更侧重考...
200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