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招落地强基计划
各校强基简章都将在4月底发布,清北复交等校强基的消息更是牵动着广大考生的心弦。日前,清华大学召开的教学会议新闻公开称,清华为了积极落地强基计划,采取了以下举措:
为强基计划专门新设立5所书院;
强基计划将按大类招生,入学后实行通识教育;
在所属学科方向内自由选择专业;
强基计划会涉及到很多交叉培养的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会上,教务处处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俊峰就强基计划和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作了汇报。
清华大学将以书院模式,落地强基计划:除新雅书院外,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书院负责课程的协调、学生管理,在做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志趣,为国家需要的关键领域培养拔尖人才。
参照新雅书院培养模式来看,专门为强基计划新成立的这5所书院也将采取大类招生、首年通识教育,大二进行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9月27日设立的通识教育实验区,新生入学时不分专业,首先接受以数理、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一年后自由选择清华大学各专业方向(临床医学等个别专业除外),或选择交叉学科发展。
从培养方案来看,新雅书院的培养模式十分符合强基计划培养要求,而且基于新雅书院成功的探索经验,相信清华大学今年应该会将所有强基计划名额分配至新成立的5个书院中。
虽然现在单从名字上很难看出这5个书院的属性,但根据已公布的各书院院长,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新成立的五大 书院分别由王中忱、李艳梅、梁曦东、刘铮、李俊峰担任书院院长。
王中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李艳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曦东: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及工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
李俊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
根据各书院院长履历来推测:
日新书院应为文科书院;
致理书院应为理科书院;
未央书院应为工科书院;
探微、行健书院据推测或为交叉学科书院,区别在于一个偏理科、一个偏工科。
清华大学新设5大书院对接强基计划,本质上也是相应教育部关于强基计划“单独编班、导师制、小班化”的要求。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老对手”,此前在很多自主选拔的招生录取、培养模式方面都十分相近。所以强基综评君预测,今年在强基计划落地执行时,北大与清华的招生名额与培养方案可能也会很相似。
由于强基计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所以清华因势利导尝试推广书院模式。让我们解读一下可能的实操措施:
1. 大类招生,通识教育
由于强基计划的主要入围门槛是根据高考分数按比入围,极少数破格入围,因此新成立的各书院便可以在不直接确定专业的情况下,将高考综合为主和奥赛破格的考生都招入某一书院进行通识教育,而后再逐步确定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
清华实际在以往的招生当中已经进行了大类招生的尝试,此次设立书院,是将以往的实践经验予以整合,适应强基计划的招考要求。
2. 领军计划并入强基
可以预见的是,原先的领军计划(上海领军)将会合并入强基计划当中,同时进行招生。校测模式与往年相比不会有本质的变化,难度和要求上必然会设置明显区分度,以甄别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拔尖潜力的人才。
3. 强基招生实操(以上海为例)
根据今年上海的模拟志愿说明,强基计划将会是第一个招生批次,优先级很高,因此在高考出分后,已经报名通过初审的学生即按照高考分数的一定比例入围强基校测。同时,破格入围门槛很可能设置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奥赛全国决赛金银牌。
生物奥赛原本在清华招生当中就不被看好,因而可能要求国家集训队保送。
与此同时,根据以往清华在上海招生时,领军和自主招生合计招生人数大约在70 - 100人的规模,按照1:4的中庸入围比例,大约有300 - 400人入围。
算上北大的情况,上海有机会入围清北强基校测的学生,在高考中大约需要排到800名以内。按照2019年的情况,这个高考分数在589分左右。
破格入围的奥赛大咖们当然不占这些名额。
4. 校测难度和区分
从2019年清华校测物理学科难度和广度都大幅提高可以看出,校测笔试的区分度之一是奥赛难度和大学物理知识面。但奥赛并不是wei/yi标准,因为笔试占比有限,后续还有测试综合面貌的面试。在笔试当中高水平奥赛选手将会有优势,学校同时也注重在综合强手当中选拔,他们不一定具有奥赛经历,但他们有潜力。
因此,顶尖院校强基计划的关键还是两类人:奥赛顶级生源;综合棒+有奥赛经历。
下面请看详细信息。
下文转自公众号: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4月15日下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教学委员会主任邱勇,副校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杨斌、彭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郝吉明,教务处处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俊峰等出席会议。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朱邦芬等九位委员在线上参会。
邱勇讲话邱勇指出,今天的会议有两重特殊的意义。一是这次会议是本届教学委员会最后一次全体会,感谢各位委员在过去五年里付出了大量心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握准改革的方向,要有定力和责任感。学校正式成立了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推动改革再上新台阶。
邱勇回顾了近期学校扎实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部署,以全面扎实细致的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学校坚持按照教学日历全面推进在线教学,全校性的大规模实时、互动、异地、分散在线课堂教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的首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考察调研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盼。
清华发挥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突击队作用,设立应急专项,加快推进科研攻关;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全力做好毕业就业工作;全面启动第十八次科研讨论会;推进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和修订学位评定标准工作;加强海内外高校间疫情防控交流,深化教育科研合作;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迅速作出响应,体现了清华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全校师生共同经历的这些事情都是宝贵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提炼。清华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定力,在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面前,要再思考、再定位、再行动。
邱勇强调,清华大学在党的建设、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全球战略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绩,学校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高度。人才培养是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大学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出苦力,虽然不一定能够呈现出即时和显性的成绩,但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清华未来的发展要更从容,“更从容”体现在有定力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在清华目前的发展背景下所具有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
邱勇指出,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首先,要持续推进落实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形成的若干意见和行动计划,总结经验、凝聚共识,要将之前积累的改革经验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扎实基础。第二,全校师生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要深入总结2019年“学风建设年”形成的认识,深入挖掘和分析问题的根源。第三,强基计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和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当下的任务有紧迫性,对清华来说是挑战,也是考验。强基计划的实施要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和定位相适应,要与大类培养、学堂计划统筹推动。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开什么课”“谁来讲课”“如何保证质量”这些基本问题在改革中不能回避,要把当前的事情跟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
邱勇强调,2020年是完成综合改革的收官之年,人才培养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清华要有更大的定力和决心推动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李俊峰、苏芃作汇报
教务处处长李俊峰通报了教学委员会2019年第五次全体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教务处副处长苏芃汇报了本科生双学士学位和辅修学位项目设置与管理情况。
宝音贺西、马赛、艾四林、钟笑寒作汇报
航天航空学院副院长宝音贺西、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分别汇报了增设“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申请;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笑寒汇报了设立“计算机与金融”本科双学位项目申请,并经会议审议通过。
会上,李俊峰就强基计划和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作了汇报。
清华大学探索书院模式,落地强基计划。除新雅书院外,学校计划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分别由王中忱、李艳梅、梁曦东、刘铮、李俊峰担任书院院长。书院负责课程的协调、学生管理,在做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志趣,为国家需要的关键领域培养拔尖人才。
会议宣布,经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会通过,学校正式成立本科培养改革领导小组,由邱勇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会议现场
与会委员还就双学位项目管理与课程设置、强基计划招生培养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