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多数人误解了选科的意义

发布于:百学网 2020-11-17

多数人误解了选科的意义

  【摘要】多数家长和学生在面临选科时因为缺乏生涯规划的引导,很难真正认识到选科的意义,从而做出不科学的选择。对于选科,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99年推行的3+X改革,一次便是2014年开始的新高考改革。2014年新高考改革,改革力度大,覆盖涉及面广,与传统高考相比,诸多的理念和具体政策发生重大变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选科”。

  高一学生一般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面临选科决策,因为准备时间不充分,所以选科给很多家长考生造成了诸多困扰。同时学校也面临师资不足、教室不够、排课难度大、教师评价多维度化、分科考试难度大等等诸多“麻烦”,造成了管理的难度和“麻烦”导致一般学校很难开齐所有组合(新高考选科组合有浙江:35种,上海、北京、山东等:20种,湖南、湖北等:12种)。

  家长学生选择难度大,一方面是受到学校难以做到选科知识普及的客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学生对选科的意义和背景知之甚少,不明白为什么要选科,也就难以做出明确科学的选择。

  对于如何正确理解选科,机构首席生涯规划师贺晓军老师给出自己的理解。

  作者:

  贺晓军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教育部学规中心新高考课题成员,中国教育电视台加油吧考生栏目嘉宾,高考资深研究员。

  1

  很多大学生对当初的专业不满意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新浪网、新华网等权重媒体均有报道,超过70%以上的大学生对当初选的专业不满意。华中科技大学也对1400名新生进行过专业满意度调研,有近50%的学生,对选的专业感到后悔,如果有机会,肯定会考虑换专业。这些学生少部分选择修习第二学位或者跨专业考研,这部分学生是幸运的。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直接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巨大的内心磨炼。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0万考生从大学退学,大多都是因为专业选择不满意,“录非所愿”的这种社会现象非常普遍。”

  “但是大家都知道,大学里面换专业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据统计,超过65%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脱离本专业求职。当然有很多家长认为,毕业后不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没有关系。其实这样的认知是很片面的,从教育部的公布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每年大学生毕业生超过1000万,但企业还是头疼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跟专业不对口有直接原因,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更严重的现象是,这些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以后很大概率会遇到职业迷茫,频繁换工作等问题,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认同。其实,要想获得事业成功,大概率上还是要专业对口。拿我们熟知的互联网行业举例,无论是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奇虎周鸿祎,还是小米雷军等等,除了为数很少的个别外(比如马云),基本上都是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专业出身,其他行业亦是如此。”

  2

  提前进行生涯规划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要引起高度重视,职业迷茫、倦怠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缺乏生涯规划,对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认知不清晰。所以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便是推行生涯规划,重视专业的重要性,新高考改革要求学校开设生涯课程,培养生涯教师,要求高中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涯探索工作。高中生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涯决策就是选科,因为选科组合未来会直接跟志愿专业相挂钩,很多专业的选择跟学科一一对应,比如不选物理,就读不了电气电子、土木、航天航空等专业,不选化学就读不了材料等等,所以我们的家长学生们必须要提前进行生涯规划。我们机构在给学生做选科规划时,必须要给孩子做内外部探索以及选科平衡决策,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较为科学的选科建议。”

  3

  注重个性化培养

  “其次,我们过去一直通过高考成绩选拔人才,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很多偏才没有用武之地。比如江苏卫视一哥孟非,语文很优秀,但其他科目很差,最后大学都没考上,只上了一个中专,后面得机会进入传媒界,很好发挥了他的语文天赋,从编导开始干起到著名主持人。再比如少年作家韩寒,语文成绩非常有益,其他科目经常挂科,17岁的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最后成为知名作家和导演。孟非和韩寒是幸运的,但是非常多的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机遇。”

  “我们的学科很多,但不见得每个人都很擅长,所以要注重个性化培养,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培养,因此选科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考生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确定自身的兴趣和发展,不受到文理科的限制。所以,选科的真正含义是,要我们的学生重视生涯规划,将来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实现个性化发展和职业成就,尽量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原创 刘大威 机构教育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由人工智能专业看高中“选科”

由人工智能专业看高中选科 又到了一年的选科季。针对选科,各类专家各类老师似乎都是行家,说的都是条条道道的,看似都有道理。什么学霸选物化生,什么只有选物化生才能进省理班,要考虑专业覆盖面呀,甚至还有什么考虑赋分因素呀,五花八门。有那么复杂吗?...
2024-01-05

新高考选科必须考量的五大要素

随着新高考在黑龙江省的落地实施,选科模式替代了原来的文理分科。3+1+2模式是经过前期试验省份实践检验过的、比较成熟的模式,既考虑了高校专业学科基础保证,也一定程度照顾了孩子的兴趣、优势和特长。 3+1+2,其中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科目,每科满分150...
2023-12-25

新高一如何选科?五选三不选

高一的孩子们,在明年三月或五月,就要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选科,选什么样的组合就直接影响孩子以后高考志愿的填报和未来的就业,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推荐的五种组合 如果孩子是偏理的学生,那就是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理和化学一定不要分家...
2023-12-05

2024年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

2024年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3+1+2选科) 2024新高考不同选科对应不同专业,生物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生物工程类、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历史对应学科专业分类包括: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转专业等,具体以各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准。 2024年高考选科专业...
2023-11-30

其实选科真没有那么复杂

现在高一开始选科了,甚至有的学校已经选科了,家长朋友对选科不太懂,就是干着急没办法。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金钱或流量就故意把选科搞得神神秘秘。 比如网上这张图 挺全,但是看了以后我们更不知道该选什么科了。没办法,只能花钱让人给选了。其实选科真没有...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