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故事,写进电影
把我们的故事,写进电影
文/郭学萍
电影在线重放
电影拍摄前
夏梦未央,风轻云淡。花的感性,一目了然。就像明亮快乐的我,习惯把自己裹在丰富浓艳的色彩里,享受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就是在这样一个初夏的午后,市教育局宣德处负责人忽然打电话给我:“长辫子老师,我们想找你拍一部微电影,讲述你和学生的故事。在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用……”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
主题确定后,我连夜写好脚本。第二天给领导审核,顺利通过,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拍摄了。
我把这件事和孩子们一说,他们都很兴奋。第二天一大早,摄影师就来了。我带着他走进教室,我们的微电影拍摄就算开始了!
电影拍摄中
◆ “风光”的背后是辛苦
根据剧本情节,第一个场景就是拍全班同学读我的《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原书名《漫读古诗》)。摄影师做了一个手势,孩子们便开始神采飞扬地读起来。
摄影师却说:“停,有个小朋友眼睛瞄镜头了!”
于是,孩子们重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摄影师又说:“停,这次需要一个全景。”
孩子们再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摄影师说:“停,这次需要一个近景。”
至少十遍之后,有的孩子不乐意了。“还要读啊!”他们开始埋怨。
我这个山寨“导演”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安抚众”演员”:“李安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000多个员工,拍了3年,你们才拍多会儿?”
孩子们不再埋怨,继续拍。
◆ 做“配角”也是一种需要
“长辫子老师,怎么不拍我啊?”一个坐在第四组靠墙的男孩子有点不高兴。
“拍了呀!”我说,“摄影师不是给了一个全景吗?”
“又不是特写!”男孩子显然不放心,“后期我会被剪掉吗?”
“宝贝,一部电影中的主角只有少数几个,绝大部分人都是配角。虽然主角很重要,但如果没有配角,这出戏就没法演。”说完,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胖石头》的故事。我想以这次拍微电影为契机,结合这个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
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时刻占据C位,只要付出努力,平凡同样值得骄傲!
电影拍摄后
◆ 一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团队”
拍摄结束,我对孩子们说:“大家都参与了这部微电影的拍摄,谁能说说拍摄一部微电影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孩子们七嘴八舌,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剧本的编写、演员的选择、拍摄的环境、拍摄的手法、拍摄的时间、拍摄用的机器,后期制作以及音乐效果等各种要素都要考虑周全。
在这次讨论中,“团队”这个词语频繁出现。我知道他们似懂非懂,很多“道理”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悟”。
教育无痕,渗透在每一细碎的日子里……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