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读《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有感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2-11

读《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有感

  聆听过祖庆老师的讲座,观摩过祖庆老师的现场课,参与过祖庆老师组织的线上培训,对祖庆老师敬佩不已。敬佩他的学识,敬佩他的真诚,敬佩他的豪爽,敬佩他的专业……

  得知祖庆老师出版了新书,第一时间购买来阅读。读完后感慨万千,有千言万语想表达,可是又不知如何下笔,只因自己文笔笨拙。

  时隔一年多,又捧起祖庆老师的著作《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真是一本好书,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

  书中,祖庆老师用很多的事例,说明教师夯实自己的功底是硬道理;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教师成长是自己的事,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用一些课例,分析如今的语文教学现状,指出回归常态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夯实功底是硬道理

  01

  身教重于言教。最好的教就是示范。当学生生字写不好的时候,教师示范写,比讲笔画结构更有效;当学生不会朗读的时候,教师示范读,比讲轻重缓急更有效;当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时候,教师示范写,比讲猪肚豹尾更有效……

  教师有扎实功底,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学生示范。祖庆老师强调示范教学的重要性。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于永正老师的字写得好,课文朗读得好,画画得好,文章写得好,京胡、二胡拉得好,京剧也唱得好,可以说是多才多艺。

  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他必先照着字帖练;要板书的词语,他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要教的课文,他必定是读得有声有色;要写的习作,他也是先写好下水文……

  书中引用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后感言:“为什么有人说‘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呢?这个影响就是无痕的教育。老师是一本书,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天天都在读。这个无字的书就是‘影响’。”

  祖庆老师还列举了一些教学现象,很多语文教师都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导致南辕北辙。

  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往往对教什么难以把握。如果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会教都是无济于事的。就像是走路,方向错了,怎么走都到达不了目的地。

  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要经常开展说课、赛课、评课等活动。

  怎样说课?说课有无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有的。祖庆老师说:“一般说来,说课这四个基本板块是必不可少的: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程序与方法——设计理念与教学特色。”

  如果说课按这种流程走下去,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祖庆老师指出,前提是教师要真懂,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也就是说,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扎实的功底,不管是什么套路,终究会停留在表面,难以达到本质。

  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建构设计的能力、分辨反思的能力等。

  只有语文教师专业功底扎实了,教学才能深入,才能得心应手。

  成长是自己的事

  02

  祖庆老师直面剖析自己的仿课史、磨课史、辩课史、败课史,通过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说明教师的成长是自己的事。

  祖庆老师为了上好课,阅读了很多名师课堂实录,在自己班上一篇一篇地模仿。上课前抄一两遍课堂实录,再把课堂实录压缩成教学设计,并把要点写在书上。如果出了问题,他便“复盘”,找出问题所在,改进再上,直到上好为止。

  抄实录,不过瘾。祖庆老师便找来录像课细细研究。研究实录或录像,一方面进行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达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一方面进行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

  就像是练习书法的“读帖”,模仿的过程中,祖庆老师不断揣摩,不断思考改进,最终,把课上得出神入化。

  祖庆老师并不满足于此,他逐渐摸索,由仿其形到悟其神再到学其格,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

  第一次在大庭广众前评课,祖庆老师只有3年教龄。能脱颖而出,喜获第一,是他努力钻研的结果。

  他花了一个月时间,收集了大量评课资料,抄了一本备课本,积累了很多案例和策略。又把几位名家的课当作例子,试着评课,评完后,再与相关评课对比,寻找自己的不足。

  正如祖庆老师所言:“所谓惊喜,其实是努力到无能为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当然,成功的路上不尽是鲜花,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把不堪回首的败课史讲出来,无疑是在曾经的伤口上撒把盐。

  但是祖庆老师敢于面对不堪,为的是给广大语文教师信心,跌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爬起来;为的是让广大语文教师知道其中缘由,避免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祖庆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语文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方向,能量,专注。

  回归常态才是正理

  03

  谈及当今的语文课,祖庆老师认为“套路”太深。公开课,为了能制造高超的意境,都要配乐写话;为了响应教研员的倡导,无论什么课都插入写话环节;为了迎合评委的胃口,各种手段齐上阵……

  由于盲目跟风,语文课成了表演课,“好看不中用”。似乎谁演绎得精彩,谁的语文课就上得出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语文教学不是为了教师出色表演,不是为了博得观众眼球,是为了学生学习语文。上课的教师,要想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听课的教师,要看课上,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有没有收获。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着谓之道”,祖庆老师认为,教学既要研究技法之“器”,更要研究技法背后的“道”——语文教学的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重于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说起来,教师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在课堂上落实的时候往往抛之脑后。

  祖庆老师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适度往后退,把展示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站立在课堂中央。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上课的首要目的,绝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是促进学生学习。

  教师要眼里有学生,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法。不管是遇到怎样的学生,都能根据学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促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促其良好的习惯养成,促其终身的发展。

  “教学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的唯一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落脚点都在学生的“学”上。语文课,教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回归常态才是正理。

  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教案,还是不会上课?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还是不会上课?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课,还是不会上课?

  祖庆老师的著作《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直面一线语文教师,给出了答案,给出了建议。

  原创 王美霞 蝌蚪作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