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辍 致知无涯
“凡事预则立”,一个学期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为了帮助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住寒假期间的学习成长,为来年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好规划,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邀请到“全国模范教师”于洁老师、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国安老师开展讲座培训,两位老师分别聚焦于“班级管理”和“教师发展”两个方面,为一线教师们的成长赋能。
于洁:做班主任,我有这些笨办法
于洁老师曾先后获得“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最美班主任”等多项荣誉,但是今天近距离的交流,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于洁老师身上的这些“光环”,而是在光环之下,她几十年如一日躬身一线教育的坚持和她在自己教育生涯的而立之年主动扎根乡村教育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这场培训讲座中,于洁老师同我们分享了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尤其是转耕乡村教育后面临学校生源、学生基础、家校合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时不断思考求变,最后总结出来的40条班主任工作的“笨办法”,让我们看到在一年时间里将一个“打败”诸多老师的“问题班级”从年级倒数第一提升到年级第一背后的不懈努力和教育智慧。
教育要有原则。在于老师的40条“笨办法”中,第一条就是关于每天早上收作业。对于没有交作业的学生,于老师一不骂二不训三不打电话,只坚持一件事:让学生利用课间到办公室补作业,直到补完为止,缺一次补一次,缺一学期补一学期。早晚英语阅读打卡也是一样,必须人人过关,禁止滥竽充数,反反复复抓习惯。——这是一种温柔的坚持,于老师用昆山方言来形容自己的教育原则:软硬劲。
教育要有温度。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于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把学生当人来看”,所以她坚持每天中午12:40~13:00让学生午休,并给学生们准备好靠枕和毛毯;她让同学们在晚上泡脚时朗读、阅读,奖励会根据水温变色的茶宠放到泡脚桶里来估算时间,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自觉,也更有趣味;每月阅读打卡一次不落的同学还能尝到于老师亲手做的美食;和学生共写每日一记,和同学进行有温度的纸上对话,长久的坚持增进了师生情谊……
于洁老师以“最美的遇见,最好的安排”来看待教学路上的每一次经历,对于今年汇聚在胜信路上的这所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也是如此,在热烈的掌声中,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藏在这些“笨方法”后面的“大智慧”。
陈国安: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
“教师应该是这个社会中最会思考的那一群人,最能读书的那一群人,最为温善的那一群人,代表着社会良知的那一群人。”作为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和苏州中学伟长书院的院长,陈国安老师既有高校教育经验,又走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在这次培训讲座中,他以读书作为切入点,从“教师的成长周期”和“教师成长的关键词”两个方面,同我校的老师们交谈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其实教师的成长也有不同的阶段。陈国安老师将教师成长周期分为引入期(5年,30岁前)、成长期(5~10年,40岁前)、成熟期(10~20年,60岁前)、可持续发展期或衰退期(20年后)。面对在场的诸多青年教师,陈国安老师重点和大家分享了引入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的老师应该如何成长。处于“引入期” 的教师正走在教书的入口,不应盲目急切地追求外在的东西,而要通过读书不断输入知识滋养自己,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成长期的教师要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要找到自己的“专业”。陈国安老师以语文教材中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泥人张》、《刷子李》妙喻,指出教师队伍中也该有能被专业特点命名的“几何陈”“代数李”等。
“坚持读书、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真实写作”是陈国安老师分享的四个教师成长的关键词。一个老师的书单首先要有“一辈子必读的书”,在自己的一生中反复品读、细嚼慢咽,如《论语》;要读属于教师的书,即国内外教育学名著,在读此类书的过程中丰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要读研究儿童的书,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研究儿童的作品和描写儿童的作品;还要读关于学科和专业的书,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回到学科、专业的研究上,阻止自己的学科思想、专业思想被同化和对象化。教育要改变、培养人的思考力,因为思考力与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自然也培育不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所以陈国安老师希望青年教师们永远不要停止思考,要对自己有所思考,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实践有所思考;还要有实践自己想法的勇气和真实写作的态度。
把握好四个成长周期,抓住四个成长关键词,这场关于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漫谈,给在座的教师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最核心的工作,也是诸多新老师所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教师发展”则是教师工作生涯的终身命题。两场讲座,有琐碎的细节中体现的教育智慧,也有深度的思辨中内涵的教育哲思。笃行不辍,致知无涯,讲座的时间有限,教师的收获无限。
撰稿:王佳丽
原创 苏大吴江附校 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