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我的父亲

发布于:百学网 2021-11-29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他老人家默默无闻地为革命奉献着自已的生命,值得可敬。

  我小时候记得父亲常讲到他与刘海山老科长在五岳山一带打游击的故事,他为刘海山老科长等同志摸清敌情做掩护。由于当时我没有把父亲所讲的做掩护当一回事,不知道什么意思,当成耳边风,后来才明白,只记得极少部分。

  听父亲讲他年幼时跟着长辈和年龄大的平辈和晚辈一起,学到了石、瓦匠等手艺,这时刘海山从河南带了一帮人打游击,从河南息县到罗山县周党再到姚畈五岳山(那时归河南罗山县管辖),在河南罗山的山店认识了黄承德,经别人介紹刘海山收他为警卫员,就这样结识刘海山,黄承德就把刘海山叫干佬,刘海山为打游击建立根据地。刘海山和老科长奶奶(尊称的意思,是湖北红安陈氏)就叫黄承德在附近找一户刘姓人家作掩护,黄承德认识了在沈家楼种课田的刘恭春,为刘海山打游击有个落脚之地。刘恭春是我父亲共爷的堂兄弟,我把他叫三爹(伯伯,比我父亲年龄大两岁,恭春老人家由于没有后人,我父亲就把我大姐五岁时给三爹做女儿)。

  后来,我大姐在艰苦的岁月中长到十六岁时,就嫁给黄承德,因为这个关系。我大姐为他们做饭、洗衣服。从此,刘海山夫妇有了可靠的落脚点。随后为了扩大根据地,从罗山山家店乡经现在的湖北姚畈乡玄坛村的刘道场,经大半夜行军到达现五岳村刘家湾安营扎寨。当时通过我三爹和黄承德介绍,认识了我父亲,我父亲住在刘定超的房子是西面小屋,刘海山把我父亲叫叔,把刘家湾刘姓认成自家人。那么,黄承德自然成为我父亲的女婿,后来,该叫父亲的叫父亲,该叫干佬还是叫干佬,只能各依各叫。

  刘海山为消灭国民党,在五岳山范围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八字沟、周湾、张榜、干沟、将军石、枹树湾等等地方),很多湾的人知道我父亲为刘海山摸清敌情带路当向导,为不让国民党发现刘海山是共产党,我父亲收刘海山为徒,学打石头,捡黑瓦屋,走村串户,在五岳山范围摸清了敌情。刘海山部队只不过百把人,主要是靠智慧消灾了国民党残余人员。

  到了1949年全国解放后,刘海山被安排在孝感专区组织部工作。黄承德带着我大姐回到河南罗山山家店老家了,我父亲更不用说,回家务农了,重操石、瓦匠维持家人生计。在1972年黄承德告诉我父亲说:上级民政部门在为解放时期给红军帮助做事的落实政策,国家给部分补助,我父亲就说:“为国家做点事是应该的!”就没有要国家的补贴和待遇,大队的也知道这件事情,可能还有七、八十岁的人知道,我父亲有个外号叫刘聋子,实名叫恭仪,在做瓦工活、打磨子上是很有名气的。为掩护刘海山和黄承德革命事业,年轻的人是不知道的,只有部分人听说过,但知道我们家与老科长家的关系密切。据说电影《大别山上红旗飘》中的黄小胖就是黄承德同志,国家给他颁发了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章,他于2009年6月1日去世,八十六岁与世长辞。

  我母亲于1960年9月时年四十五岁,给生产队放牛时,两头牛触架,一头牛被触倒,倒在我妈妈的身上,将我妈妈的内脏压坏,从此没有起来,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也落后,要是把现在能治疗好,于1962年10月去世。自从我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当爹又当娘的,可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人给我打造了一个艰苦奋斗的家。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于1969年10月从丰店水库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父亲和大姐夫哥怀着喜悦的心情把我送到姚畈乡武装部,踏入军营。1976年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元旦社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牢固树立了雄心壮志,去西藏当农民了。在西藏基层一干就是三十年。

  父亲在我的眼里是严厉的,我很坦白地说,我不是很喜欢我的父亲,因为他不像母亲那样温柔、慈祥,让我一接近父亲就感到紧张。还有我父亲的话语总感觉是在训斥别人似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自己离父亲越来越远了,偶然有一回,父亲放工回到家把我搂在怀里,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安全感,于是我和我的父亲的距离被一次迟来的拥抱拉近了。

  父亲总是奔忙于打石头做瓦活之间,有时候,我几天也见不着我父亲一面,晚上父亲回来了我已睡着了,早上父亲还没起床我又上学去了。有一次,父亲和我说,我和他说话,他很高兴。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父亲放工回到家,我都会亲切地与父亲打招呼,因为这是我wei/yi能给父亲ZD的幸福与快乐。我的父亲于1973年冬月病故,也正逢尼克松访华,我化悲痛为力量,仍坚持在部队站岗放哨,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我父亲在病重期间给我二姐和我哥说不要叫我回去看他,叫我在部队安心工作,去世时就是没有告诉我。后来,听大队刘卫山书记说:“经大队研究,根据老人家为革命做出的贡獻,德高望重。大队隆重地召开了追悼念,并决定安放在刘家祖坟园。”还有老科长奶奶亲自在场指挥送行,刘海山的儿媳叫陈梦英还健在,现已八十四岁了,她也知道我父亲的情况一二三,仍住居在五岳村刘家湾。

  五岳村及其周边年龄较大的乡亲们都知道我父亲,在此表示感谢。父亲,愿来生还做您的儿子,永远爱您!

  作者:刘贵云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