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的最通俗解释,清华大学一直在说内卷这个问题,但其实大众可能一直都没有特别理解内卷具体是什么意思。
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指的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日复一日,越混越掉坑里。
所谓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之后,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 ,周而复始的循环。
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一般用于形容某个 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宽泛的来看,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
最为典型的内卷,比如高考。“百万人齐过独木桥 ”,名额有限,学生众多,学生们不是在各自的长 板上努力,而是把打好的青春和精力用在日复一日 的刷题。出卷的老师围绕大纲出题,只能在现有的 知识点上出怪题,难题。让孩子们陷入深深的内卷 ,熬夜苦读,奋力一搏。
再比如说中国的房价,大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 家才能安定。大量的住房需求,让房价居高不下, 甚至有没有房成为富人和穷人的分水岭。房价的过 度竞争,让每个深陷其中的普通人苦不堪言。
内卷并不一定降低生活水平。它的关键不在于有竞 争,而在于“向内演化”,是精细化,低水平的复 杂。内耗是危机,内卷却是一种无声的悲哀。陷入 内卷的人很可能乐在其中,都不觉得那是悲哀。

我国掉进坑里是如何爬出来的?
第一次听到内卷这个词汇是在一篇分析清朝经济的 文章,清朝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清朝人口太多,人力成本非常低,所以不管做什么 ,都不需要改进技术,通过人力就可以解决。但同 样的事情发生在英国,情况就完全不同。由于人力 太贵,作坊主想扩大生产,增加一百个人的花费还 不如搞一台机器来解决成本问题。于是英国人开始 研究改进机器。清朝作坊主不研究开发机器,就不 会有工业来吸收多余的人口,而工业化时代人口才 是资源,工业时代之前的农业社会,人口往往是累 赘,因为农业社会对于过剩人力的吸收能力极其微 弱,过剩的人力进一步导致人力成本低下,于是形 成恶性循环。清朝在这种恶性循环的逻辑下进入一 个循环向下的通道。如果没有外界打破自身的循环 ,很难突破手工业和农业的无形结界。
解决内卷化陷阱的问题主要就是注入外界的资源。
后来我国从农业社会的内卷化逻辑中摆脱出来我认 为有下面几个核心因素: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被深层次的改变了,加快 基础建设,推广平等意识,妇女解放,全民识字等 等,社会的软,硬实力都有了初步的奠基,这是自 身的努力。
其次是苏联的援助,我们获得了很多技术,初步拥 有了工业化的能力,不仅开发出地底的财富,各种 各样的物质也被加工成有价值的产品。
后来我国加入了WTO后,出现了像大海一样的市场 ,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成工人,越来越多的人收入 多起来,慢慢的形成了巨大的内需,从而拉动了经 济,打破了这种死循环。

内卷的出现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第一,你不能只有 一技之长,必须综合学习各种能力。比如说独立思 考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都变 得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了应对加速时代所需要具备 的第一能力。第二,拥有特种兵的思维方式,即把 自己锻炼成一支队伍,再加入一个好的队伍。要培 养自己成为[瑞士军刀],锻炼自己荒野中求生存 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来源:Y窝瓜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