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生命教育,做了很深的探讨
和张校长聊天,知道民进最近开了一次会,围绕着生命教育,做了很深的探讨。
有位老师做了一个大的问卷调查,有一道题目是:你认为人死了,会怎么样?
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认为,人死了,就是没了;有人认为,人死了,还会复活;还有人认为,人死了,可以重新投胎……
这个老师极为震惊,觉得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太肤浅了,太无知了!孩子们根本不理解生命,生命教育还怎么进行呢?
她想以此来说明,生命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我待,迫在眉睫!
张校长认为,孩子们多样化认识死亡很正常,这恰恰是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那么,这个老师她想得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也许老师希望所有孩子都说出一个标准答案:人死了就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然后,她的生命教育才能更好开展。既然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那么,我们当然要珍惜生命;如何珍惜生命呢?因为生命是一天一天组成的,我们当然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其实标准答案本身就不标准。关于死亡,人类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比孩子的认识高明多少。
但问题来了。
既然生命如此脆弱,孩子们当然会小心呵护,但对死亡的恐惧也立马产生了。孩子会不会因此变成一个怕死的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等庸俗生命观呢?
再往下想,问题又来了。
既然生命如此珍贵,一定要加倍珍惜。如何珍惜呢?当然是要让自己的生命与众不同。如何与众不同呢?当然要拼命竞争,,干出一番大事业,成为成功者、佼佼者、出人头地者,把别人踩在脚底下,一将功成万骨枯。人心的浮躁,功利主义喧嚣与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教育的某一个效应,往往忽略了随之产生的其他效应。
比如,懂得生命之宝贵,有可能会加深死亡之恐惧,加大竞争之惨烈。我们必须权衡哪一种对孩子生命的成长、心灵发育更有价值?如何在教育中规避和解决这些次生问题?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未知死,焉知生?如何对待死亡,其实也在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无生命的东西,不会有死亡。一个石头,无论如何,你不能说它死了,不见了只能叫消失。有生命才会有死亡,彭祖活800岁,最后还是死翘翘;活几千年的乌龟,也难逃一死,这就是生命规律。死亡不是人的悲剧,而是人的冠铭。有死的生命,我们完全可以作为公理,不去探讨。
人作为自然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恰恰是因为人能够意识到死亡,并用所有的生为死亡做好准备。杨绛引用诗歌说,我烤起了生命之火,当火枯萎的时候,我就该走了。
生,春花之绚烂,死,秋叶之静美。如此而已。
一条狗当然知道疼痛,但不可能会恐惧死亡。
渴望长生不老不仅没有可能,甚至也没有必要。永生或许就是无聊、单调、荒谬的同义词。波伏娃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人都是要死的》。小说的主角雷蒙•福斯卡感到人生短促,无法在短暂的有生之年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而渴望长生不老。
这样的故事非常励志,我们国家渴望长生不老的君主,不过是想再荒淫无耻多活500年,以便多干一点坏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福斯卡从一个老乞丐手里获得了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用后打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后来却因自己最爱的女人变老和死去而陷入绝望之中。
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取消自己的生命,然而,无论是他迎着子弹奔过去,还是从高高的城墙上一跃而下,他都无法舍弃自己的生命。由此,福斯卡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短暂的,永生非但不是对生命的奖励,反而是对生命的惩罚。
其实,这哪里是福斯卡的认识,这是波伏娃对我们的告诫与提醒啊。生命恰恰因为短暂,才弥足珍贵。黑格尔曾经说过:“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玫瑰生存的时间短促,但它火一般的生命和鲜艳亮丽的色彩,与冷漠的山岭比较起来,更令我们羡慕。流星和彩虹也是如此,短暂的划过长空,却把永恒的美丽,长留在人们的心田。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面对终究会到来的一死,如何让人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如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何给自己寻找到今生今世的证据?这才是正事。
无所事事当然是对生命的辜负,急功近利更是对生命的亵渎。
生命不但是短促的,而且是由很多三岔路口构成的,每个路口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所有的选择只有一次,不能重来,这是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也是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对个体来说,每一次选择既是人生,也是境界。
人生不是为了和他人竞争,而是要为自己奋斗。看看自己究竟能飞多高,究竟能够走多远。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如林黛玉所说,是为了自己的心。不经历如此的体验,答案就只能在空中飘。
那么,回到起初,我们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或者说,我们如何通过死亡的教育,让孩子珍惜生命呢?
不妨看看《爷爷变成了幽灵》,伟大的著作总是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说“爷爷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说法让艾斯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对他来说,爷爷还没有真正离开,他不能割舍对爷爷的依恋。
晚上,艾斯本梦见了爷爷,爷爷变成了幽灵,越墙而过,爷爷回来了!爷爷告诉艾斯本,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什么事呢?爷爷和艾斯本一起回忆。爷爷回忆小时候哥哥送他自行车,年轻时和奶奶约会亲吻,初为人父时的手足无措,还有醉酒的朋友和浪漫惊险的旅行等,爷爷有过家人有过朋友有过爱……生命无常,重要的是经历生命的丰富过程。
艾斯本也想起好多事情: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钓鱼,爷爷冲他大吼大叫、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他们沉浸在愉快的往事里。
突然,爷爷不再笑了,爷爷想起了那件事,“我的小艾斯本,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
他俩都哭了。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但也不要太乖,要时不时地想着我,不过也不用一直想着。爷爷让艾斯本靠近自己,捏住艾斯本的手,温和的目光好像要把艾斯本裹住:“再见,艾斯本。”
“再见,爷爷。请代问奶奶好。”
他们郑重地做完这件事,然后,爷爷开心地走了。
死,如平静的道别。
我慢慢,慢慢就明白了,平静的对待死亡,把死亡看成一个长长的告别,并且不留一丁点儿遗憾,哪怕忘记了说一声“再见”,也要找回来,就是最好的死亡教育。
而爷爷和孩子所有的回忆,回忆中的爱和体验,成长的艰辛和快乐,那就是生,自然而然的生命流淌,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