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经验分享
原创:梦溪有光
近日有朋友问起遴选进面经验,也有人问起复试结果。
为了避免被人说成装X失败,我决定在结果出来之前写点总结,美其名曰分享经验。
选调服务期满后我开始参加遴选,先后考了5次,其中市直2次,省直1次,ZY2次,全都进面,两次因怀孕未面试,两次上岸,一次还没出结果。
其实说经验也谈不上。毕竟和高分大神比起来我就是个弱鸡,真要说分享,无非也就是一些方法。
文中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为一个典型文科生,我的逻辑绕不开3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个定式。
但是我想,既然能够参加遴选,就是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是什么这一块,我不再赘述。主要讲讲为什么和怎么做。
1、遴选的目的
关于为什么,我认为它是参加考试前必须有答案的一个问题。
参加遴选的动因有很多种,有的想换工作环境,有的羡慕省城资源,有的为了和家人团聚,有的则是单纯为了增长见识。
不管答案单一还是复合,我觉得都OK。重点是你得坚定信念、坚持想法。因为动力越足,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我,我考市直是为了换个环境,考省直是为了和家人团聚为了娃的教育,考ZY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想。
前面的市直和省直遴选,我都成功了,因为我目标很明确而且比较现实,奋斗的动力十足。
但是ZY遴选就不一样了。初次我孕期参加考试只是为了练手,这次则是为了靠近梦想,都没有必上的决心。
特别是这次复试期间还冒出了“而立之年谈梦想有点太扯淡了“的念头,简言之就是没有想好,信念不牢,直接导致了面试失误。
所以我以惨痛经验现身说法,如果只是想来当分母的,那我建议你不要报名。
一来考试有年龄限制,考一次少一次;二来报考需要报批同意,没有把握不要轻易尝试。
总之,报名之前希望你能三思,毕竟机会总是青睐那些准备好去抓住它的人。
2、遴选的报名
江湖流传着一句话,叫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我一直觉得报名是一个技术活。如何报得好呢?我认为就是一句话,结合自身情况取舍。
拿到职位表后的第一件事是筛选专业。这个我认为是众多条件中的先决条件,专业不符,说啥都白瞎。
有个学兽医的朋友跟我多次吐槽他专业的局限性,这么多岗位就只有一个能考的,真的是伤心太平洋。
筛完专业之后我会去筛学历,首选硕士及以上的需求岗位。可能是我见识少有些偏执,但是我总觉得只有这样两个本本的价值才被发挥到了最大化。
然后就是筛选相关工作经历、党派、年龄、级别、性别(有的岗位会标明适合男性)等等。
当门槛高而我都符合的时候,我就会特别高兴。因为我已经靠这些硬性条件打败了N多的竞争者,我的胜算又多了一层。
闺蜜最近考了上海市考,她以不太有优势的笔试成绩报上了中心城区的某单位,原因就是该岗位不仅要求硕士,还要求本科法学。
所以说,尽可能丰富自己吧,不管是学历还是经历。人生的每一步都自有它的用意。
经过几轮筛选,剩下的岗位就基本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了。如果你发现有你心仪的单位,那么恭喜你,人生中遇到喜欢真的太不容易了。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基本原则是,同样条件下,报招考人数多的岗位。如果招考人数相同,报你偏好的那个岗位。
我这次ZY进面,其实是占了招考人数多的便宜。我的笔试成绩不高,但是因为岗位招近30人,我一跃到了中位。
我想,既然有一场难得的考试机会,就得千方百计给自己创造些有利条件。不管怎么样,先进面试再说。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这个岗位对你吸引力很大但只招一个人,而那个岗位要求不高但是招的人多,你就得考虑下你最想要什么,上岸和喜欢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
这就是我说的取舍。
3、遴选的复习
我一直都相信,任何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所以关于怎么办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努力”二字。至于具体的方法,我想看完下面三个要不要,你应该会有收获。
一是要不要报班。
答案是自己决定。
市面上很多培训机很专业,有针对不同考试不同地域专门开设的课程,分得很精细,讲解也很到位。
如果你自认不够自觉,不会复习,想要有人带领系统地学,可以尝试下报个课程,只要坚持上完,必然学有所得。
每次考试我都没有正经报班,但是在网上找了些资料和课程(感谢万能的网络),听了课程,过了讲义,做了真题。
我习惯边听课(1.5倍速度)边在配套讲义上做笔记,适当添加删减形成自己的理解,是一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有助于消化记忆、总结提炼。
有时候不方便(特别是在上下班路上)做笔记,我就反复播放视频音频加深印象,每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时间很宝贵,充分利用好每个碎片化的时间,保证稳定输入。
二是要不要刷题。
答案是有条件有方法地刷。
任何考试都是有套路的,而总结套路的方法就是回归真题。
各大培训机构都能把历年遴选真题都讲出花来,配套的参考资料上也提供了相应的真题答案,其实都可以利用。
当然我不是让你去背答案,而是重点学习人家的答题框架和思路。
要知道,遴选改卷都是采得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你得学学怎样把问题考虑全面,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考虑精炼用词。
什么叫有条件有方法呢?我总结了四个不要。
不要题海战术,近五年的真题价值大过五年以上的真题,真题的价值大过模拟题的价值;
不要心血来潮,得挤出完整的3个小时,全真模拟考场环境做题,找找考试状态;
不要浅尝辄止,所有题目就实打实地写在答题纸上,要把时间价值和真题价值充分发挥;
不要做完就算,对着参考答案想想自己的问题,看有没有漏掉的点。
如果你消化完所有真题还有多余时间,可以用模拟题锻炼下解题速度。
我认为,只要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个刷题就是有价值的。
三是要不要背诵。
答案是百分百肯定的。
那么要背什么呢?我也总结了四个内容。
背关键词,让你在材料题中归纳总结可以点到得分点;
背金句好文,让你在写文章标题和开头结尾时可以信手拈来;
背文章框架,让你在考场高压环境下不至于脑袋空空无从下笔;
背时事热点,让你写的文章内容看起来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第一次市直考试的大作文我用到了考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框架。后来偶然听负责考务的前辈透露,那个题目我得分是所有考生中zui高的,领导对我印象深刻。
这就是背诵的力量。
当然,如果你能够深刻领会大大的思想,并且把它运用到解题中,而且觉得搭建文章框架so easy,那么大神打扰了,你高兴就好。
任何事情,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记忆,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知识储备,还有助于成功上岸,何乐而不为?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虽未必言之凿凿,但确实情真意切。
希望对在遴选路上努力的你能有所帮助。
共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