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政策家长如何不焦虑
新高考带来的变化
增加选择性
高考改革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考试门数的变化,而在于它给予学生更多学科选择的自主权。
以前,一个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多少门功课,哪个学期怎么学是由谁说了算?是由学校说了算。
现在,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什么?怎么学?有很大一部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本质上讲也是交到了整个家庭的手中。
考试方式的变革
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门课程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包括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第二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序列。2018年重庆、四川、河南、江苏、广东、河北等18个省(市)将第三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序列。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学业水平考试。
根据第一、第二批新高考省(市)已经公布的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科目。等级性考试通常情况下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浙江多门技术)。
增加了综合素质的评价
越来越多学业素养高,社会责任意识强,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学生,将会在新高考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习方式、学习观念的改变
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由于选课的差异,造成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上一样的课。
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学校有统一的时间、学习的要求,但是对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以前是学校做主,现在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个变化是学生为什么要选这些学科?为什么要做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这些所有的背后都取决于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
如果没有自我规划和自我决策的能力,随大流跟着别人跑,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理解。
清醒的自我认知
学生对自己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如何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把自己的学习资源优势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决定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否成功,高中阶段学习成功与否又决定了能不能在高考中成为人生赢家。
丰富的人生阅历
说到底综合素质评价拼的就是人生阅历。学生在课堂里读两本书,做两道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是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经历和更拿得出手的成绩。
给学生带来的竞争改变
确立人生目标
确立人生目标本身就是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有三个要素是大家必须要考虑的,这三个要素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为我们概括的——志、力、物。
志:心理品质的竞争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在心理品质的竞争,有好的心理品质的学生抗挫折、压力的能力比较强,自我调试的能力也会比较强。
缺乏这样心理品质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躁动不安,甚至自暴自弃。
案例: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跑到学校来跟老师讲:孩子初中成绩很好,成绩名列前茅,为什么现在这么差?
然而,初中到高中实际上有两方面因素会影响学生:
第一:竞争人群不一样了;
第二: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是身心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除了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也在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如果是正向的,会促进他不断地变好,如果是负向的,那么往往会对他产生更大的影响。
力: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对自己的能力要有准确的判断。有些家长会盲目评价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爸爸,成功的爸爸,他觉得自己都那么成功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你的期望值如果远远高于孩子实际能力的话,会无形当中给予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
物:资源和环境
一个学生目标的确立不能盲目,要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我们所具有的客观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个客观条件,却一定要让学生去做这件事,很多时候都是勉为其难。
对自己有深入了解
自我了解的深入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
一方面看看我们自己,一方面看看我们的世界。当我们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才是清晰、准确、完整的。当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解后,才能够找准自己发展的目标。
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
高中生自我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竞争就是能不能学会管理时间,能不能学会管理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某门功课学的好不好,其实未必有那么重要。但是如果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习惯的话,会使他终生受到影响和损失。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一、深入了解孩子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对行对人生是多么重要。进入高校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步入社会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这无疑是幸福的。那么家长为给孩子将来选择好专业而量身选一个选课组合,首先就要深入了解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能力、个性、倾向性等,以便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志愿。因为兴趣是zui.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某种专业和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或爱好,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今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平时注意观察。多了解孩子在校内外参与了哪些活动,也可常和孩子一起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因为在活动中能体现孩子的特长与能力。在与孩子沟通中,可以多与孩子讨论讨论他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喜欢。如果孩子缺乏清楚的自我认识,家长也可以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借助相关的心理学专业测试量表进行量化的评估。
二、全面了解院校、专业
家长需要搜集各所高校资料,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好以下三方面功课:
1.弄懂专业类别、区别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选课相对应的是专业,因此首先要了解各高校专业的类别,专业的真正含义。很多家长对专业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对专业名字上,望文生义。如信息科学,很多家长以为这是计算机类的,其实它是数学类的。又如,奔着当医生的目标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辛苦三年如愿以偿,到了大学才明白这是工学类的,是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手段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问题人才的专业。
同类专业或名称相近的专业,也要搞清楚他们的区别。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培养专业人才方向有何不同。
2.了解就业领域
高校里学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学生和家长,往往到了入学后或就业时才发现,该专业就业难、工作环境差等等。因此在了解各专业的同时,最关键的是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发展前景。
3.明白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和限制条件
许多高校在自己的官网和各省市教育考试网上公布了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部分高校提供的是学校网址,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链接,进入招生信息网页进行阅读。一些专业在语种、身高、性别、单科成绩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限制条件,家长要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要求。
三、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尽多地了解职业
从理论上讲,职业体验与了解,zui.好从童年开始,因此各种相关的体验职业的娱乐设施应运而生。由于初中、高中是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能力,对社会生活产生兴趣的关键期,娱乐设施不再满足,而且他们接触社会机会较少,对于职业的了解不多,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去了解、去体验不同的职业。首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从事过的和正在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优缺点。也可以让孩子去了解周围的亲戚朋友的职业。家长还可以创造条件带孩子去真实的职业场所参观、采访、体验,感官更能有效。
四、有效沟通,明确大方向,辅助选课
高考选考科目确定之前要明确高校专业的大致方向。什么才是好的专业呢?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与自己性格特点相吻合的,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专业就是适合你孩子的专业。但,定方向、选科目,家长切忌包办代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不深,思考不成熟,事事包办代理。而青春期是自我觉醒的时候,青少年的自主性慢慢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因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常难顾及到他人的想法和心情。选课又关系到将来报考专业,此时,如若家长强制确定,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导致的后果,可能是孩子对所选科目失去积极性,甚至学习失去兴趣。
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深入沟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爱好、特长,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多问一句为什么,或许就能够帮助孩子更深入地分析,引导孩子明确专业大方向,辅助选择高考科目。
如果家长和孩子意见不统一,就按孩子的意见办。毕竟,选的科目是他自己读,将来的专业是他自己从事,人生需要自己走,谁都无法替代。
孩子在成长,社会在发展,不论选课结果是否适合孩子个性特点,是否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家长都要做孩子最有利的精神支柱,无条件地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去。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