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录取期间的几句实话
文/熊松林
高考正如火如荼地录取。去年的同期间,我还在考试院的信息港向家有高考的人们科普招考政策和录取规则、志愿技巧,每天与那些挂着红牌子从事伟大录取事业的工作人员一起出入食堂,听他们讲招考轶事。今年,物是人非,我自己也有幸属于“家有高考的人”。
身为行业中人和高考家长,这期间我本该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给大家一些中肯的建议,但由于家母意外辞世、孩子的志愿考量、自己的工作折腾等等杂事,老熊几乎没有时间冷静思考。因此,很对不起那些巴巴等着我指导的家长,尤其对不起关注我的公众号、不离不弃的读者!
现在,诸事基本理顺,孩子也如愿录取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本部,我就捡紧要的话题谈些看法,对于那些来年决战高考的、在就读与复读间犹猭不决的考生和家长,也许有些参考价值。
不做八股文章了。说重点,上干货!
01、我家的迎考方式和志愿选择
首先说说我家的高考故事。
考完了,我把千金的书籍资料处理了一下,初高中6年,居然有千斤之多!可以想见,孩子是怎样从应试的炼狱中走出来的。好在我家的高考还算如愿以偿。如果自家一地鸡毛,我也不好意思在这里指点江山了。
以我家孩子平时的成绩,按2017年的高考水平,我们把她定位在650左右(相当于2018年的670上下)。
如果发挥正常,考分在650以上,则打算在“提前批”冲击港中文——冲击失败,则等本科一批的录取,仍有许多名校可选。
若发挥失常,考分在650以下,则在“提前批”中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港中深)或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在港中深、南科大和一般“985”、“211”的选项中,港中深、南科大优先——个中原因,我在本公众号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进入高三,我家的迎考、报考决策已渐渐成型、清晰。高三下学期,我最主要的工作(现在看来还算成功的经验)就是给孩子减压,千方百计保持她的身心状态。譬如督促她跑步、打球、早睡,不干涉她养花、养金鱼、周末看美剧等等小爱好,安慰她再怎么筐瓢也不至于上不了港中深、南科大。后来她说,“自从有了港中深保底,我就安心多了”。可以说,我家孩子发挥还算正常,和我们的有效减压是分不开的。在此,我真心感谢港中深的维稳作用。
我了解到,许多成绩好的孩子高考筐瓢,正是因为压力过大,在高考时崩溃了或者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是个沉痛的教训!
当然,那些曾经在高考中跌了跟头的优秀学生,只要不沉沦,最终也会有大出息的,因为人生才刚刚起步。神仙谪落人间,往往还是神人。
说点题外的话。我家孩子虽然最终选了港中文而不是港中深,但我写港中深的文章还是颇有积极影响,仅我知道的就有多位家长认同文章观点而让孩子报了港中深。但港中深的招生人员和部分港中深的家长并不领情,他们认为我不该说出对于港中深的选择纠结,认为我的赞美还不够纯粹,呵呵。我不认为个别人通过抑港中文本部而抬高港中深的做法是明智之举——港中深的成功在于完全引进港中文的模式、接受港中文的质量管理,它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2、对今年高考形势的总体印象
刚考完那会儿,给我的印象是宣传部来到了考场:形势一片大好,到处莺歌燕舞,厉害了、我的高考。然而成绩一出,令人大跌眼镜,700分左右的高分并不多见。尤其是长沙四大名校,相比往年还有所逊色,大批预计冲顶的尖子走了麦城。倒是各区县一中出乎意料的好,与四大名校的差距没有往年那么大。
站在四大名校立场的人说,题目出容易了,体现不出它们的水平——我就不明白这个逻辑:容易了都考不好,怎么奢谈上难度后一定能考好?难道非要有几道题,只有四大名校的某类考生做得出,别人都做不出,这才算有水平?
我认为是今年的题风变了,在看似容易的题中暗藏了许多“坑”(理综的那道错题其实也可视同有意陷阱,根本不必搞得一地鸡毛),四大名校往年屡屡成功的偏、怪、难套路不灵了,复习迎考跑偏了,赌压轴题拉开档次的战术失误了。
说今年同分段的人数相对密集,这点我同意,因为今年增加了四万多考生;说今年高考成绩区分度不大,这点我不完全同意:一是各类考生本来就是如此,他们的差别不全在分数而在于分数的构成——有的数理好、有的语言好、有的平均好,取长补短后就差不多了。我们的高校招生却没有通过分数构成因材招人,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03、关于自主招生、艺术路线等问题的看法
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等特殊招生,以及各种专项计划、优惠政策……对于这一系列的花脚乌龟,我都是颇有微词的。
我武断地认为,它们的实际效果多与初衷背道而驰,虽然不乏个别亮点(比如南科大的“六三一”方式),但总体上是负面效应大于积极意义,助长了投机取巧的风气,人为制造了不公平。高考分就像唐僧肉,谁都想啃一口,什么少数民族、海外侨胞、贫困地区……都可以发福利。
在特色国度里,有些路走着走着,往往就走成了邪门歪道。
当许多人都以为找到了一条终南捷径,往往意味着就拥挤不堪。自招、艺考等等特殊招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早已没有什么便宜可沾。我经常奉劝家长:如果不是因为钱多、加上孩子特别有艺术天赋,zui.好不要走艺考这条路。我家千金说得好:“何必为了沾20分的便宜,付出100分的代价?”
艺考生有专业校考和统考、录取时要卡双线,专业、文化成绩必须齐头并进才行——不可控的环节太多了!
现在提前批的艺考录取结果出来了,从中可以发现许多艺术院校投档线中的文化分非常高——也就是说,某些考生撇开艺术,就凭硬文化成绩即可升入普通二本、甚至一本。
奉劝后来者:如果没有五大学科的竞赛省一,对于自招zui.好不抱什么希望!过来人的感受: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择校纠结的事、弄不清底细的事。比如,一些很优秀的学生连初审也过不了,而一些差很多的学生却可以过初审。有些院校的初审过关考生大几千,却仅有百来个自招指标,竞争堪称白热化。许多考生千辛万苦才拿到某校一二十分降分优惠,最终发现没有一点用:不是考高了不需要,就是考低了接不上档,鲜有恰恰好的。
不知大家发现没?除了清华、北大,多数高校的自招专业多属冷门,鸡肋。
自招应该降降温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