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考语文对女生不利?看看这些教育大咖怎么说!
对于文章中提出来的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对女生特别不利得观点看看老师们怎么说的!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首席教师、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立权说:
一、高考语文试题的体量、题量过大,让一部分考生答不完卷,这不见得是好事。快,已经是时代的特征,但快,并不能带来幸福;相反,慢才能成就审美的人生。经典诗文是慢生活的产物,也只有在从容优游中才能赏鉴。让学生在“跑步”中答语文试卷,是对语文的放逐。
二、语文试卷中的阅读内容,包罗文、史、哲、理等多领域内容。这一点,我赞同。但选文不能过于专业与学术,不能过于狭隘,否则会走向偏难怪的泥淖。
三、语文试题如果不利于女生来答,那只能说明试题命制有病。一套好的试题不应该有性别歧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兼顾,这是好的趋势。学生不能没有文学。学生固然需要抽象逻辑思维,科学思维,但也需要具体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学生需要理性,但也需要感性。学生需要思维,但也需要情感。否则将不复为人。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作文与考试》杂志主编,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副总编辑夏野虹说,对于高考阅读思辨性来说对女生很不利这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然而,虽然有一些科学根据,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似乎有一点性别歧视,有点过了,从表面现象来看男生思辨性能力强,女生的感性能力强,但是思辨性对女生不利有点人为的扩大化了,夏野虹总编还说,写作文不限文体的话,女生用思辨性来写记叙文,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好。
高考阅读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一所高中资深老师说,对女生不利,男生有利该观点多少有些片面性。任何高考改革都不能存在性别差异,高考阅读的变化,对思辨性的考查对学生本身来说就是个挑战,难度系数增加了,对男生和女生同样的是增加了难度,男生的逻辑思维再强不努力学习,语文成绩还是处于低水平,女生的尽管逻辑思维不如男生,但是学习态度是积极的,肯刻苦专研,非常努力一样处于高水平。
对于语文来说其实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不会突然的变好变坏,例如,一个女生从小学到高中对阅读和写作一直非常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而然就会提升自己的思辨阅读能力,在高考阅读题上会占据一个很强的优势,反之,一个男生从小到大根本对这方面根本不感兴趣,就算是有逻辑思辨性的优势,后天不加以练习和培养,在高考中一下子有所提高那是不现实的,除非这个学生完全是天才,那样才可以做到的。
老师随高考命题变化而变化
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是教学上的调整,而不是研究对哪种性别更为有利,因为老师决定不了学生的性别,老师能做的就是根据高考的变化,调整老师自身的教学方向和思路,让自己的学生尽快适应语文学科的变化。
教学上要全面而深刻、明确而透彻。从前高考的阅读是广而全,现在是细而深,这就要求老师要全面掌握各类文体,而不能像以前那样几句“套话”,学生即便不怎么明白也可以答得差不多,所以,语文才拉不开分数,而近几年的高考阅读更多的是考查学生是否“真的会”,滥竽充数的时代已经过去。
性别歧视会造成女生伤害
某高中王老师这样说,对于思辨性阅读命题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思辨性来说不分男女,思辨性阅读命题其实就是一种教学理念的灌输,换句话说就是老师要让学生提高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含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用思辨性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对于某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难道某种观点还需要分男女么?所以,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是不正确的。
其实,在某一层面来说对女生是一种伤害,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会自然而然认为我比男生弱,这样不利于女生的学习和发展。逻辑思辨性只是学习当中的某种技能罢了,就像和写作文一样,多读多练就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语文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区分度较大的科目,分数等级会有明显差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学多学少差不多,靠突击似的学习在将来的语文高考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高考越来越侧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不是在短时间形成的,是需要一定时间累积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