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保送生是什么样的体验
考完了以后被一堆家长揪着问外语类保送是不是一条通往名牌大学的捷径,是不是能接受外语作为自己的专业之类之类,听得多了,回答得多了,今天也在这里答一下。如果有疏漏,前辈们多多指正。
其实在我的中考成绩在自己的市里并不是很理想,中考那次翻了很大的车【大概从全市前50跌出了500 QAQ】所以一直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能在高考的时候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答案很快就被我否定了。可以是可以,但是只要有0.01%的几率失败,我也好怕自己成为那些不幸运的。后来看到了学校的保送政策,也便是想也没想就报了。
记得很清楚当时我爸跟我说的:“如果你能接受在一个顶尖大学学习一个最偏门你最不喜欢的专业,这当然是最坏的打算,但是你如果能接受,就报吧。”后来发现我爸是对的,好大学与好语种,就像高考里面的好大学和好专业一样难得,很多时候你无法两者兼顾,但是最后从结果看来,我还是很幸运的。
在我们学校想保送的学生和高考生前两年是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日复一日在学习日常的各科知识【高一是九科,高二是六科】到了高二下学期会有正式的划分,学校会根据学业水平考试、平时素质评价、各种相关奖项以不同的权重相加,再加上一次统一的体测考试成绩和一次保送班分班考试成绩来判定你是否具有保送资格,再根据成绩高低确定你可以选哪所学校。因为现在所有的评分和资格都是可以在阳光高考网上查到的【评分每个学校的标准和项目不一样,不在网站上公布,但学校肯定会在公告栏上公示一星期】,所以真的不会说有那种走关系或者权钱交易的现象,因为一切已经清楚得不能在清楚了,体育考试都是请的外校的老师,保送出题也是让无利益相关的老师全封闭出题。
有惊无险的尽了保送班以后才是真正努力的时间,差不多也只有三四个月左右。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小时候就被我麻麻逼着学,不过后来发现还真的是早学一点有好处,初三雅思考到了7.5,后面高中的英语课也都是老师讲,我在下面看小说【还是老师脾气好不管我QAQ】整个高中的英语学习也就蛮轻松的。语言这个领域其实很靠悟性的,其实就是语感,单词量和语法是硬知识,其他的思维体系只能多看书多和自己的外教交流。
题当然是不能少刷了,谁说外语类保送很划水!上个图
差不多这三个月做了这些吧【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是我复习人文知识的reference】,我同桌说我当时真的是学疯了,我现在看也是QAQ
当时自己特别有计划,有时候学校会给我们集体上上课,英语啊时政啊文学啊数学什么的,我英语课基本没听QAQ 画风是这样的
【一个画风清奇的人(微笑)】
那本GMAT的逻辑推理看到了考试前还没看完,最后发现北外考的逻推简单到爆炸,哭泣
当然时政课可不能错过,仍然觉得我们当时老师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媒体的左右分化的时候超帅OwO 三个月过得昏天黑地的,基本上除了刷题就是看书,文学的,历史的,心理的,经济的,法律的都看,手机上下了30个新闻app,天天刷知乎QAQ 可能是中考阴影太大了自己太怕,现在想一想真的再也不可能像当时那么努力了。
当然准备了这么多考试也是很平常了,笔试比想象中的轻松得多,面试因为自己一直参模联和辩论的会议也就是和普通聊天没什么区别,有时候还能跟老师甩个小包袱秀秀知识面什么的XD 想想自己当时跟老师聊了半天怎么去写一份background guide也是可爱XD
最后报的三所大学都考上了也都是一志愿所以还是蛮圆满的嘻嘻。考完试了也还是正常的自己学一学其他的课程,先修一下二外三外,再帮学校干干事情,也是很平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丧哈哈哈XD
保送以后的两三个月在学校接待外国交流团,摆个拍,和好朋友们一起策划毕业典礼拍出来个毕业视频什么的【顺便学了premire ae lr 诸多adobe buff XD】也还是很有意义XD 尤其是视频出来的时候超有成就感。
然后嘛,时间就到了现在啦XD
所以说,保送的路怎么走还是看大家自己的想法,你到底是选择一个高平台还是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因人而异,当然我也为我能够很热爱语言感觉幸运。因为自己报的大学不是language-oriented就是TOP10,所以准备过程确实会很艰辛,有时候还会被自己设定的DDL追着边哭边跑,不过你要是最后结结实实的走下来了,认认真真地去准备,结果一般不会太差【好鸡汤XD】。
文学老师曾经跟我说:“最不功利的指向就是ZD的功利” 放在这里还蛮适用的。
风花雪月的故事永远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真正make a difference的人还是你自己呀XD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