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0-05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综合评价体系分析

  根据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15年起推进探索多元评价人才选拔的新模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五校进行试点(注:以上五校2015年综合评价简章,详细见附录。)。这一轮的改革,是基于原来自主招生制度,进一步明确高校在招生上的权力边界和选拔方式,是一个大胆而有力的改革推进。总体分析下来看,主要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评价模式(简称“北清模式”),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在上海的综合评价模式(简称“上海模式”)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在浙江的综合评价模式(简称“浙江模式”)。笔者个人认为其中“上海模式”最为可取,“北清模式”最为保守,而“浙江模式”负担最重。详细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模式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全国范围的综合评价,基本延续原来两校自主招生的思路,依然包括资格审核、笔试测试面试测试三个环节。两校都未公布具体在综合评价阶段的计划招生人数。两校给予考生的优惠都是降分录取优惠。

  资格审核环节和自主招生有所不同的是,两校都强调了考生高中阶段在校学业成绩要求。其中北大要求考生的成绩位居年级前1%,而清华要求考生成绩位居年级前5%。考虑到北大、清华历年来招生的学生,本来在各个省份都是前0.1%范围内的学生,其实这个平时成绩要求,本就是题中之义。只是对比自主招生,还包括了竞赛生等偏才,而综合评价则要求的是各科均衡的高分生而已。这点,也是综评和自招在选拔生源要求上ZD的差别。五所高校都有所贯彻。

  笔试测试环节,北大清华都按照往年要求,进行了笔试测试,主力考查考生的在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方面的学科能力(上海考生的考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阅读与表达)。

  面试测试环节,北大清华也如同往主要考查考生在科学素养、表达沟通、个人价值观、专业志趣等方面的内容。这点可以详见本书后面的章节。

  两校都要求考生在4月上旬前提交考生资料进行审核,都需要对考生进行

  笔试和面试,且给予优惠都是降分录取优惠,其综合评价开展的时间为6月10日至6月16日之间,和自主招生考生在同期进行。所以总体来说,两校这次给出的综合评价政策,并无新鲜之处。只是把2015年以前的自主招生考生分成了两个部分,竞赛生以自主招生考生的类型进行选拔,高分生以综合评价考生的类型进行选拔。两者并无大的差异!至于2016年以后,北大、清华是否会在综合评价选拔模式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还需要等待此后的招生简章出台。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