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自主招生的历史发展详解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0-04

自主招生的历史发展详解

  自2003年开始的高校自主招生体系,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对现行高考唯分数录取的一种修正和补充。经历了从2003年到2008年的试水期、2008年到2014年的深入期、2015年的改革期这样三个阶段。本章拟简单梳理一下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进历程,通过对学生家长感到疑惑的各种自主招生专业名词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得认识自主招生,进行合理自我定位,锚定自招,完胜高考!下面分3个小节分别介绍自主招生历史发展梳理、高校自主招生体系分析、高校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以便读者理解整个招考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及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的差异所在。

  1.自主招生历史发展梳理

  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破冰和改革是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设定了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清华大学2003年的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中,对于拟定录取的人选标准:

  (1)文艺、体育、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

  (2)在文科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或高中阶段学业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这些学生占到的名额比例为:

  学校自主招生规模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普通本科招生名额的5%,列入机动计划。这些学生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是:

  被我校认定的文史类自主招生人选如果高考成绩达到我校文史类专业在当地的调档分数线下10分,即予以录取,成绩特别优秀者,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可享受我校文史类专业在当地调档分数线下降2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随着自主招生改革推进十年,我们可以用2013年自主招生的相关方案来认识一下这个招考制度的演变。清华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中,对于拟定录取的人选标准:

  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者优先:

  (1)参加省级(含)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奖励。

  (2)积极参加创新性研究工作或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些学生占到的名额比例为:

  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我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这些学生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是:

  被我校认定为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的考生可以在高考录取中分别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其中录取总分优惠一般不超过60分。高考录取专业也将在考生选考自主初试科目所对应的招生专业中确定。我们可以很清晰得看到其中的一些变化或者说深化。而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作为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其在招生对象、名额比例和优惠政策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推进。以复旦大学为例,其2013年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中,对不同地区的生源做了细化:

  推荐生:

  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潜质的非苏浙沪籍高中毕业生(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考生自主选拔录取方案见《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招生简章》)。这些学生占到的名额比例为:

  招生计划数不超过我校2013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招生专业以文、理、医相关基础和应用学科为主。这些学生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是:

  (1)被我校确定自主选拔录取的入选考生,凡愿意以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大学并服从所有专业志愿调剂者,参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其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我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俗称一本线或重点本科线)上20分即予以录取(具体优惠政策以考生与复旦大学

  招生办公室签订的协议为准)。

  (2)在专家面试中表现优秀并通过高考录取到基础学科的考生,入校后可直接加入复旦大学在基础学科实施的“望道计划”。“望道计划”是复旦大学承担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延伸和拓展,旨在通过高质量课程和探究式学习、完备的导师制、系统的学术研究资助、丰富的国际交流体验等个性化培养手段,为相关基础学科培养领军人物(详见《复旦大学2013年“望道计划”培养方案》简介)。对江浙沪地区的学生,要求如下:

  符合2013年上海市、浙江省或者江苏省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在思想政治品德和社会活动方面表现突出,或者在各科学业、

  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活动等方面成绩优异,或在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这些学生占到的计划招生人数为:

  上海市540名左右,浙江省130名左右,江苏省130名左右。这些学生可以享受的优惠为:

  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本简章预录取的学生还须参加所在省(直辖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高考成绩原则上达到所在省(直辖市)我校同批次录取控制线(俗称一本线或重点本科线)及以上即可录取。其中医学类的预录取考生正式录取入学后转专业范围一般限于医学类之内,具体转专业规定可登录复旦大学教务处网站(jwc.fudan.edu.cn)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网站(shmc.fudan.edu.cn),查看《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对比,细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自主招生已经不是招收偏才的选拔方式,而是更为普遍的,结合了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的选拔方式。

  伴随投放在自主招生中的计划招生人数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的权力。

  至此,高校自主招生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样一种对高校统一招生方式的补充,已经成为了每个优秀高三学生必须重视的招生政策。

  然而自2012年起,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上屡屡出现了很多关于大学自主招生的负面报道。主要暴露的问题包括:

  考生赶考的疲惫和忙碌;自主面试中的“雷人题目”。到2013年底,媒体曝光了中国人民大学前招生处处长蔡荣生的招生丑闻,又一次将自主招生推到了风口浪尖。可以说,到了此时,也基本进入到自主招生势必要进行改革、规范的时间节点了。

  2014年9月由教育部公布了一揽子高考改革方案。其中与本书无关部分,不再进行赘述。针对高校自主招生选拔方式,在这次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予以明确,如下几点:

  (1)高校不得向高中发放推荐表。

  (2)高校自主招生时间挪至高考后。

  (3)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为当年全部计划招生人数的5%。

  这几点可谓影响深远,在下面小节中会进行一一评述。同时,这次改革方案明确了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省份,可以尝试更为多元的选拔体系。于是,就出台了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五校的综合评价选拔方案。这个方案和自主招生存在较大的不同,在下面小节中将进行解析。至此,从2003年起步,历时十多年的高校自主选拔终于回归到了其原来的位置,并且在评价体系上更为科学、合理、公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