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强基计划要不要报考?一定要报!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4-12

强基计划要不要报考?一定要报!

  能报则报的“强基计划”

  许多媒体或者培训机构都说“强基计划”能报则报。

  但还有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强基计划”表示茫然。

  报还是不报,到底应该选哪个?

  我的回答是:能报则报,除非你另有所图。

  这个“能”,是个必要条件,指实力值(参考前文《报考“强基计划”,服务国家战略(二)》)能够超越所在省的一本线,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绝活儿的考生。

  这个“报”,不是简单的“不报白不报”,而是机遇不可错过。

  因为好处多且没风险。

  进入“强基计划”好处就太多了:进入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人才储备而被高校重点培养,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研究生、公费出国交换、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奖学金倾斜,等等。

  前面说过,“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的前置,所以,“强基计划”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可以参考“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的模式。这一点我家小子就“深受其爱”,他毕业的学院(“拔尖计划”)现在仅奖学金就是2万元起,而且全体学生100%覆盖。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没风险是除非选错专业(完全不喜欢或不适合),但“走错门”是没做好生涯规划(这本来就是高中生应该做的)造成的,和“强基计划”没关系,而且不做好生涯规划,高考志愿也可能选错专业,至于报名前需要对试点高校和专业充分研究、准备申报材料主要是家长们的工作,对考生的备考影响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参与“强基计划”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录取上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甚至完成梦想。

  我们分开说:

  首先是降低风险:前文已经说过,绝大多数考生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而这次机会不接受失误,但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没有失误。

  “强基计划”正好可以为一些考生“托底”或者增加一次“复活之战”,即在校考中挽回因高考失误落后的分数差距,实现“归队”。

  这个“归队”,不仅仅是回归考生按正常成绩应该进入的名校,还可能是回归期望的专业,因为“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很有可能不再出现在正常高考招生录取的批次内。

  其次是提高收益:既然对某些考生来说,“强基计划”可以是“复活之战”,那自然也可以成为某些考生的“晋级之战”,即在高考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的考生,能更进一步,在“强基计划”的校考中超越高考分数高于自己的考生,完成“逆袭”。

  还有是完成梦想:即我们所说的低分上名校。

  低分是指实力值低于期望值较多。

  这需要两个必要条件:身怀绝技或者上天眷顾。

  第一个条件是要身怀绝技,这样的的考生相当于前文所说的清北VIP,指《意见》里面所说的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以直降一本线(强基计划线)录取。

  能成为36所双一流A类高校的VIP一定是在某一领域特别突出,例如竞赛高手、文坛新秀等少年俊杰等,或者是稀缺、顶尖人才,比如类似吴晗式的人物,比如稀缺的古文字人才(非四川黄蛉这样的人),至于类似华师大二附中谈方琳小姑娘这样的“神话人物”,降到一本线(强基计划线)下录取都有可能,毕竟《意见》只是说原则上不低于一本线(强基计划线)。

  (图片来源:搜狐网)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衡量标准都是相对的,所以高校的VIP标准也是相对的。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一个投资人在国内的三四线城市准备投资三五千万元,一定会被招商部门待为上宾,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恐怕只能在窗口办手续。

  同样,36所双一流A类高校眼里的VIP也是不同的。650分的考生在某些高校里是可以称学霸,但在清北复交浙只能自认学渣。

  拿五大联赛来说,一般可以这么分层:

  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北,国金清北VIP,国银(国铜前列)可能华五人VIP(但要看具体科目),至于省一(省级联赛一等奖),因为分省计划的原因,在竞争优势不大的高校可能会拿到VIP资格(毕竟是省内接近千里挑一的优秀学子),特别是占据学科优势的数学、物理省一。

  (由阳光网公示数据汇总)

  在2014年以前,省一得主是要保送复旦和上交大的,只是2015年自主招生改革后,由于不涉及分省计划,省一得主只能在全国范围内的自主招生考核中竞争,才使一些弱省和弱势学科的省一考生因相对竞争力不足而无法进入一些热门高校。

  当然,大部分省一考生虽然是稀缺资源但都志存高远,愿意去一些双一流弱校的还是少数。

  (由阳光网公示数据汇总)

  第二个条件是上天眷顾,这样的考生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任何一种选拔结果都会有走运的人存在,但运气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才是机遇。

  “强基计划”里面的运气在于两个不确定性。

  第一个不确定性是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样。

  前文说过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特点可能造成“千古恨”,但也可能造就“喜登科”,在历年高考都有太多超常发挥的事例,比平常成绩多考100+分的考生也不鲜见。

  做好高考发挥出色的预案,不要在知道高考分数后因为没有申报“强基计划”而扼腕叹息。

  第二个不确定性是没有人知道别人会怎样。

  2020年是“强基计划”的开年,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任何事物的第一次都容易爆冷。

  根据《意见》,2020年3月底前各个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在招生简章里面会确定分省计划,即在各省招生的专业和人数。6月25日前高校拿到考生高考分数,26日前公示初审人员名单,7月4日前完成校考,5日前公示录取名单。

  由此可见,高校审核、考核、公示时间非常紧迫,各校校考时间高度集中,虽然《意见》中没有给出准许报考学校数量限制(应该只允许报考1所高校),但是即使高校允许考生多报,时间也不允许考生多考。

  这样,考生在考前的选报和入围后的选考都是背靠背进行,每个考生无法预知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而且“强基计划”是首次实施,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和数据参考,所以考生信息的不完全造成其决策的随机性增强,更叠加分省计划等因素,报考高校和专业的考生人数的不确定性会增大,部分高校“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的现象都大有可能出现,甚至极有可能出现2019年河南考生低分入围北京大学专项计划的特例。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还有一点,在各高校确定“强基计划”录取名单之前,各高校的录取提档线并不知道,而且即使出现报名考生高考分数偏低的漏档现象,但只要报考人员够数,各高校在第一年都会偏向满额录取,毕竟高校招生机构都不愿意浪费名额,更不想做第二个北大。

  当然,即使是因为这两个不确定性被录取,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自身努力还是基础和前提。

  因此,如果你平时成绩一般,进入这36所双一流高校只能是梦想,或者你的成绩距离顶尖名校还有一定差距,但你愿意追梦逐梦,那就把你梦想中的学校列入你的计划,争取考场发挥出色多考几十分,在后面的校考中又能站稳脚跟,或者继续“神话”,再或者你鸿运当头所报学校出现漏档,那么,梦想就真的“万一实现了”。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需要考虑报考“强基计划”。

  在高中阶段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生涯规划,而且这个生涯规划要么和这36所高校不匹配,例如你心仪的学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要么和高校“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不匹配,例如你想学的是军事学、公安学、政治学、中医学等学科或某些特殊专业(建筑学、工业设计等),那么,你应该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规划选择高考志愿,而不是凑热闹去报考“强基计划”。

  只有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才能开启自己的“强基计划”。

  原创:  海龙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哪五类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一、什么叫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
2023-12-29

强基计划在浙招生数据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北理工2023年继续在部分省份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下称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一批有...
2023-12-25

强基计划究竟好不好

强基计划,从字面拆解,强是加强、强化的意思,基是基础学科的意思;按内涵来说,强基计划就是国家对基础学科以及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等关键领域学科,进行专项选拔、定向培养,从而适应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人才需求。 强基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与之同时...
2023-12-25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报不报 强基计划,是好多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核心是看孩子适不适合。那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对基础学科研究 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 的优秀学生。要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
2023-12-25

强基计划不适合哪些人

强基计划虽有诸多优势,但并不适合所有的考生。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慎重报考: 第一类,成绩有差距。 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39所高校都是老牌985,竞争非常激烈。 大多学校强基录取会比统招线低 535分。如果考生成绩与此差距较大...
2023-12-25

哪几类考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很多学生、家长、朋友只听说强基计划是低分进名校的捷径,没有深入了解强基计划就想着报考。但是,强基计划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这些考生。如果他们对强基计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会盲目报考,这会打乱他们原有的备考节奏和学业规划。 小编总结了哪些学生不...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