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3-29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教育部2020年教学1号文件,部署强基计划招生

  一、2020年强基计划录取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2020年的强基计划招生,以大量缺额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就连学生趋之若鹜的北大,也有58人的缺额!其他高校如复旦、武大也有超过50%的缺额,复旦大学的缺额近乎六成!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部分高校2020年强基缺额情况

  在入围线上,李老师做了不完全的统计,下图是李老师整理的部分学校相关专业或所有专业在山东常规批的投档线与强基计划专业入围分数线的对照图。

  下图27个学校在山东的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8个学校的强基入围线(山东),低于相关专业在山东普通常规批次的投档分数线的;3个学校的强基入围线和常规批次投档线整体持平;3个学校的强基入围线高于常规批投档线;3个学校的强基入围分数线和常规批次投档线相比有高有低。显著高于常规批投档线的,最为明显的是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其原因是常规批录取人数显著多于其他大学,因此造成常规批投档线偏低,而不是强基入围线提高了要求。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2020年在鲁招生强基计划部分院校入围线与在鲁常规批投档线对照

  强基计划没有录满,与高分学校没有填报有直接关系,李老师认为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填报志愿上的信息不对称。强基计划采取的是考前填报意向学校,出成绩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是否入围,入围只要参加校测,就认同为填报了志愿,学生只有被动录取的份儿了。整个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对称的,一是考前对自己的估分很大程度上不准确,二是只允许填报一个学校。估分过高,就会失之交臂,因为没有第二个选择,估计过低,就会踩空,比如估分650的学生,填报了山大,而结果考了660,在常规批他能随便选山大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不如再上一个层次了。此外,被动录取(锁档),对优秀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所以,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是造成缺额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是多数高分考生对强基计划专业的不认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特点就是这些专业的就业没有“钱途”,学习难度大,学生难以坚持。目前以房价为代表的高生活成本,难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怀”去从事没有“钱途”的专业和职业。

  三是没有吃透强基计划的实质。很多家长与考生简单地以为强基计划就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就是降分录取。而实际上,强基计划的实质,是培养,强调的是在基础学科领域,选拔一批优秀的考生,进行“重点培养”,强基计划的定位: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不是一项招生改革,其实质是一次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实质。既然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在培养上一定是下“最大代价”的,国家付出了“最大代价”每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没有钱(前)途么?!

  四是缺乏志愿填报和生涯规划的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填报强基计划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以更高的分数去读了这些大学的强基计划的相关专业的非强基计划班级。因为大家还是有名校情结的。问题来了,强基计划你没有去选择,而以更高的分数还是来读了强基计划相关的“冷门”的基础学科专业。而没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基础学科专业学生,享受不到培养上的“强基模式”,是不是亏了?

  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强基的意见和精神

  2020年教育部教学1号文件,就是关于实施强基计划招生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部署了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实施方案,并在附件中,提出----严格遵守强基计划招生“十严禁”:

  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强基计划招生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在部领导及专家学者的解读中,反复提到:

  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

  取消简单的降分录取,实施综合考核评价,强基计划是新高考改革有效的组成部分;

  将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解决高校提前“掐尖”的问题;

  (强基计划)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强基计划招生一定确保综合素质优秀,在招生上“宁缺毋滥”。

  .......

  2021年教育部教学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强基计划招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意见:

  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实施情况,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加强与中学的衔接沟通,帮助学生了解强基计划专业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引导适合的学生报考。要加强学生入校后的培养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2021年教育部教学1号文件对强基计划的表述

2021年强基计划猜想:扩招?多报?放宽?强基并非名校跳板

  2021年教育部教学1号文件,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17条意见

  三、解读与猜想

  1.强基计划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从2020年强基计划的部署文件、有关专家领导的解读,以及2021年教育部1号教学文件关于强基计划的表述来看,强基计划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是选拔的高标准不变;因为经过分析入围分数线,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入围线是偏低的。

  二是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变;

  三是高标准培养的原则不变;

  四是杜绝跳板--禁止转专业的原则不变。

  2.会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一是招生程序和办法上,会有改变。2021年文件中指出:“各试点高校要深入总结实施情况,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因此,我们猜想,可能在报考高校数量上会允许填报2个学校,提前锁档的做法也会因此消失。

  二是在综合分数组成上,可能进一步向竞赛优秀考生或者在基础学科上有专长的考生倾斜。

  3.2021年大概率不会扩招!

  因为2020年,整体招生缺额较多玩,因此扩招的可能性不大。

  四、报考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2021年强基计划的报考,李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一、考生要切实了解基础学科,做好生涯规划功课,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为了名校而报考,要基于自己对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基础学科学习的难度有所预知。以强基为跳板的想法不可有!

  二、在确实了解了基础学科的学科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的。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科学估测,做到学校层次与专业排名并重,地域因素可放在最后考虑,因为从目前国家的战略需求来看,强基计划合格毕业的学生,在升学和未来就业方面,是水到渠成的。

  三、具体的填报策略,要等到2021年强基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名办法)出台后,我们再做详细分析。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2021年强基计划湖南各院校分数线

强基计划第二年,家长和同学们对强基计划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关注,这也让报名变得更加火热,2021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高达187万,较2020年增加50万左右。 但经过统计和整理,在公布分数线的29所高校中(清华及北大分数线为热心家长分享),我们发现一些捡漏的情...
2021-12-01

2021年强基计划四所院校报名人数超过100%

强基计划自2020年实施开始,深受各位考生及家长的关注,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情况出现了明显变化: 1、2021年报名人数大幅增加至189万人,较去年增加56万。其中,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所院校报名人数对比2020年增长超过100%。...
2021-10-21

2021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滑档严重的院校

目前,36所高校2021强基入围分数线及入围结果已全面公布,入围分数线对低年级考生强基择校及报考有重要参考价值。 那么,2021年各校强基入围分数线呈现什么趋势?对2021届以及2022届、2023届有哪些警示? 入围线普遍降低,部分高校大跳水 总体来看,除清北等校...
2021-09-01

2021年强基计划招录分析

2021年强基计划落幕,强基第二年,一改招录不满情况,报考热度持续升高,录取完成度高,录取优势凸显! 2022年,强基政策会有哪些趋势?初高中家长、考生该如何找到方向合理规划? 综合进行分析预测,初高中家长重点关注。 2021强基总结 录取完成度高,红利凸显...
2021-08-17

2021年强基计划录取情况如何

我也是看南大门的/文 近期,各高校强基计划校考结束,最终录取分数已经公布,部分考生已经成为2021年度第一批正式录得取准大学生,这些同学后面报考的志愿自然作废,只需要在家等待大学的通知书即可。由于具有强基资格的高校普遍为双一流高校,且每个学校在...
2021-07-07

山东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录取标准

山东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录取标准...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