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20强基计划只能报一所高校,如何报?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3-15

2020强基计划只能报一所高校,如何报?

  疫情趋稳,高三复学时间临近,2020强基计划也将随之出台,与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一样,强基计划注定也是一个学霸战场。近期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学员、家长以及高中一线老师的私信。问题诸如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什么时间发布?考生可以报几个高校?一个高校可以报几个专业?多少分可以入围?首考成绩多少分适合报考?数理专业无竞赛背景是否就没有竞争力?校测是什么形式?……

  关于以上问题,焦点通过整合各专家顾问的反馈信息,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2020强基计划第一年报考,与往年的自主招生和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的报考对比,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难”。主要难在:

  第一难:

  强基计划报考

  考生初审时只能报一所高校

  选择余地太少!

  如果把自主招生报考比作含90颗子弹的“散弹枪”,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是“9连发手枪”,那强基计划的报考就是只有一颗子弹的“狙击枪”。

  往年在院校报考数量上,自主招生考生基本可以报2到9所之间,且一般情况下考生大多都可以报3所及以上的学校;浙江高水平三位一体更为宽松,并不限定报考院校数量,所有学校都可报考;而强基计划则是复杂的,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传统的高考志愿估分填报。在考前只能报考一所学校。理论上来说,正中靶心的概率只有1/36。也因此若2020届考生在强基报考时随意报考,把报考本身当成摇奖摇号,很可能就应了“恨不相逢未选时”这句话,最终导致强基报考颗粒无收,遗憾未入围;或者即使入围却变成鸡肋,心不甘情不愿放弃。但如果做足功课,认真准备,那就完全可以把36选1变成12选1,甚至是6选1。

  第二难:

  强基计划报考

  报名时间捉襟见肘

  准备事项繁杂!

  往年浙江大学三位一体报名时间也就一周左右,2019年,浙大三位一体简章5月13日发布,5月20日报名截止,距离高考仅剩半月时间,7天的时间要准备手写个人陈述,要完成大量材料收集扫描上传,纸质材料要高中学校审核盖章,还得从54个专业里做出无比艰难的选择并排序。而2020的强基报考,遇上被新冠疫情挤压的高三下学期,时间将会更紧迫。报考时有如做数学题,准备到位了,又快又准。但如果等简章公布后,匆忙报考,那基本就只能指望锦鲤附体。

  第三难:

  未出成绩要提前填报

  自我定位太难

  强基计划只能在36所双一流院校中进行选择,相当于一次提前的志愿填报,而在这次志愿填报里wei/yi的选择,在高考之前如何预估我们的高考成绩区间,如何选定我们要生活求学乃至实习工作的城市并做好院校专业的选择,这也必成为今年众多考生报考强基计划的一大困惑。

  第四难:

  对于高于高考难度的校测

  因为未知,所以忧虑!

  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强基计划中的前三层次学校基本都以笔试或者笔试加面试为校测内容,但由于强基是第一年招生,且本身就以招收有志于基础学科(数理化生)研究的学生为主,因此可以预计考试难度并不会低。

  36所高校依据近年在浙江的录取数据

  可以分为的四个层次

  难度颇大、政策未明的强基,相当于一道出给全体考生和家长的难题,如何在难题中突围,且看焦点分析师从报考政策、招生院校、专业预测、自我定位四步详解,精准出击,一枪就中!

  重点一

  报考政策分析

  强基报考有何注意事项,且看与自主招生、高水平三一的横向比较分析。

  重点二

  招生院校详解

  焦点自主选拔考试研究院根据全部36所强基计划高校2019年在浙招生录取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下表及后面的要点分析。这是解强基题的重要一步!

  注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5所大学因2019三位一体综评招生计划占在浙总计划量比例高,造成普通批裸分填报计划数非常少,录取分和位次请结合三位一体录取数据参考分析。

  注2:最低分和最低位次跳过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也跳过“威海校区”数据,电子科技大学跳过“沙河校区”数据。

  注3:平均分和位次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

  注4:国防科大由于2019年的数据未公布,此处以2018年数据为替代。

  要点分析

  36所强基计划高校在浙招生总计划数:7607人。总计划数包含三位一体、提前批和普通批计划,其中提前批434人,三位一体1610人,普通批5563人,未包含自主招生等其它方式的特殊类型招生。如果强基计划报考各高校初审按1:3方式入围,结合2019浙江高考一分一段表,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19一分一段表(639-657)

  01

  招生计划数占比难测,脱靶可能性大

  如果36所高校在浙招生专业全部都实行强基计划招生,理论上来说,只要报名不扎堆,合理错开,则位次在22821名前的报名都有很大可能入围,但实际上强基计划第一年招生,计划数只是总计划的小部分,一个考生只可填一所学校,若想低分高就,脱靶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强基计划在浙的计划总数为1600人,初审按1:3入围,则初审最大入围人数为4800人,而报名人数预计肯定破万,未入围的除了部分是因为成绩不理想的客观原因,很大一部分考生将因报考定位不准而脱靶。

  02

  高考分差不大,拼得就是校测!

  按强基计划综合分按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计算方式,考生高考成绩分差极可能在10分以内,这个分差在最后的综合分计算时影响不大,拼得还是校测成绩,我们可以看以下这个例子。

  A同学和B同学同时入围武汉大学强基计划,A同学通过校测发挥,最后逆袭综合分超过B同学。校测总折合分1分相当于高考9分,入围看高考成绩,录取拼校测成绩。

  03

  强基在浙招生大户,重点关注这21所高校

  36所高校在浙招生,有21所高校在浙招生计划数超过100人,分别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校在分省投放强基计划时,会结合历年在各省的招生计划,请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这21所招生大户。

  重点三

  专业大预测

  教育部教学(2020)1文件中就试点定位提出,“强基计划主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从文件试点定位来看,类似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强基计划招生重点在试点定位中提到重为基础性学科(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类、汉语言文学类)

  但类似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传统工科类985高校,各高校除了基础学科外,也会将结合自身的工科学科建设情况投放相关专业(电子信息类、土木类、工科试验班类等),当然也不排除这些高校把弱势冷门专业类似于提前批专业特意投放到强基计划的可能。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排名非常靠前高校重点会将计划投放到历史、哲学上,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

  最后,详细专业计划请以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重点四

  考生精准出击

  自我认知和准确定位是强基报考的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准确地做好自我定位难度很大,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

  强基计划的报考是预估分式的报考,那么在已知首考成绩的前提下,到底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有报考入围可能?焦点自主选拔考试研究院提供一个简单表格给考生们参考。

  结合自我认知和分数区段,考生和家长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好准备,选择最爱的专业和最合适的院校!

  春风骀荡,时贵如金,强基一役,重在精准。虽时间紧张,政策不明,准备多且杂,但只要考生和家长从政策、院校、专业、定位等四步出发,定能绝地反击,正中靶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2020强基计划首年招生6100人他们为何选择强基

8月10日,北京大学来汉给4名北大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录取的湖北考生颁发录取通知书。长江日报记者彭年/摄 9月18日、19日,武汉大学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补录87名新生进入强基计划。一周后,华中科技大学也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 同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11-06

2020强基计划有点受冷明年走势如何

导读: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在今年高考录取的2020级本科新生中补招强基计划学生。 按照补招通知,这些高校补招的名额数量较大。招生计划210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
2020-09-20

2020“强基计划”各院校名额分配

目前,强基计划的招生人数已经全部公布,强基计划全国的招生人数共6090人,但各院校的招生人数差异很大,名额最多的900人,最少的30人。 根据强基计划的招生人数,将院校分成8个档次: 第一档:清华、北大 900人 第二档:复旦、上交、南京大学、浙大、中科大...
2020-05-24

浙大2020强基计划录取学生纳入竺可桢学院培养体系

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 再亮王牌 通过浙大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 将纳入竺可桢学院培养体系, 实施特别培养 对于有意向报考 浙大强基计划的同学们来说 这无疑是个重磅好消息 目前,浙江大学强基计划 报名系统已正式开放 心动的你,千万别错过哟~ 浙大强基计划...
2020-05-15

2020高考强基计划报名网站

问:2020高考强基计划报名网站 答: 2020强基计划报名网站为阳光高考网(https://bm.chsi.com.cn/),该网站为教育部直属高考信息发布平台,家长朋友请放心报名,而据徐老师观测,目前36所院校的强基计划简章大总分已经公布,而阳光高考网强基计划报名入口目前...
2020-05-08

2020强基计划报如何选择院校

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报名进入倒计时,近期大量家长咨询择校及院校定位问题。究其根本在于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家不知道如何着手,也不知道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定位依据 1 主要参考因素 虽然政策还未真正落地,但从目前政策信息来看,强基计划报名不设过...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