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 & INTJ|关于回避型依恋
今天想分享一些心理学知识,关于回避型依恋的。INFJ绿老头和INTJ紫老头,在亲密关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有回避型依恋。希望这篇文章对绿老头和紫老头们有所帮助。本文不覆盖所有人,请自行解读。
一、什么是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模式,它描述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回避或避免情感亲密度的行为。回避型依恋的概念最早由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和玛丽·埃茨沃斯(Mary Ainsworth)在他们的依恋理论中提出。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亲密关系经历对个体的发展和人际关系模式具有重要影响。根据鲍尔比和埃茨沃斯的研究,他们观察到一些婴儿在与母亲之间建立依恋关系时表现出回避的行为。这些婴儿在与母亲分离一段时间后,当母亲回来时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回应,也没有积极地寻求母亲的安慰或接近。这种观察结果启发了回避型依恋的概念。
回避型依恋的形成可能与早期的关系经历有关。例如,婴儿在面临母亲的不可靠性、冷漠或拒绝时,可能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失望。这种模式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并影响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回避型依恋并不意味着个体对亲密关系没有需求或渴望,而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选择回避或避免情感投入。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但同时也可能阻碍了健康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二、回避型依恋的特征
-
回避情感表达:回避型依恋的人倾向于回避或避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他们可能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感受,也不善于表达爱和关怀。
-
远离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避免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们可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愿意与他人过于亲近或依赖。
-
独立和自主:这种依恋类型的人更倾向于独立和自主。他们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或支持。
-
回避冲突: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不喜欢面对冲突或争吵,并倾向于回避或逃避这些情境。他们可能选择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以避免引发冲突。
-
疏远和冷漠:由于回避情感表达和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给人一种疏远和冷漠的印象。他们可能不太关心他人的需求或情感,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
害怕受伤:回避型依恋的人常常害怕受伤或失望,因此他们选择回避或避免投入深入的亲密关系。这种恐惧可能源于早期的伤害经历或失望
三、如何改善
1.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和影响因素,认识到自己的回避行为是一种防御机制,而不是自己的本质。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咨询专业人士,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和成因,以及它对自己的情感和关系的影响。
2.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绪管理方式,不要轻易放弃或回避问题,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和解决。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有一种“反正做了也是失败,算了,不做了”的消极思维,这会导致他们错过很多机会和挑战,也会让他们感到无力和自卑。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就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接受失败和挫折,从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或逃避,而是要寻找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比如写日记、画画、运动、倾诉等。
3.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不要过分独立或孤立,而是要逐渐敞开心扉,与他人建立信任和连接。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对亲密关系有一种矛盾的态度,既渴望又害怕,既想靠近又想远离。这会让他们在关系中表现出冷淡、疏远、批判、拒绝等行为,从而伤害自己和他人。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逐步放下自己的防备,给自己和他人一个机会,去体验和享受亲密关系的美好。这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最好是一个安全型或安全倾向的人,能够给予回避型依恋者足够的安全感和空间,同时也能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增加他们的依赖和信任。
希望大家明白改善回避型依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回避型依恋者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支持。只要有足够的意愿和勇气,回避型依恋者是可以逐渐向安全型依恋转化的,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