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MBTI人格刻板印象说“不
人类社会是多元复杂的,而人际交往中,对于性格的理解和认知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理论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工具,被广泛运用于性格分析。然而,这种工具引发的社会现象却不尽人意,尤其是首字母所代表的人格——外向“E”与内向“i”讨论度较高。对于外向的“E”人,社会普遍认为是热情、开朗、擅长人际关系甚至有些“自来熟”的;而对相对内向的i人,社会普遍存在着“冷漠、笨拙”等刻板印象。本文将从“礼”和“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分析其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促使理性对话与尊重多样性的解决方案。
一、MBTI人格理论与刻板印象的形成
1. MBTI的本质与用途
MBTI人格理论是由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儿Isabel Briggs Myers在荣格八维理论的基础上共同创建的。它将人们的性格分为四个维度、八个方面:外向(E)与内向(I)、感觉(S)与直觉(N)、思考(T)与情感(F)、判断(J)与知觉(P),是一种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人格类型指标,它按照交际特点、判断方式、认知行为及生活态度四个维度,划分出 16 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它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
2. 社会对mbti人格的印象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mbti本身并不成为限制人自由发展的主体,作为一个指示工具或者归纳工具而存在的mbti人格能够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团队建设上提供一些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研究人员对社群的分析和研判。例如在工业组织心理学中,Hough 和 Ogolvie (2005)发现, NT 型管理者更容易在基础的客观条件下利用直觉等因素实现认知上的跳跃,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管理者更容易作出出人意料,创新的决策; 相反, SF 型管理者倾向于花费较多时间寻求社会认同的决策,导致决策效率过低,并缺乏创新。
但是由于现代媒介高度发展,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所有的传播概念实际上都不限于其自身原意。mbti在当今的社交媒体上被高度使用,可以观察到在小红书等主流媒介中,mbti话题的热度高达两亿。“infp的几大特征、最受上司欢迎的几个人格,快看看你是不是”如此标题屡见不鲜,流量产品的重要逻辑之一,就是把一个概念营造成一个商品,而对于商品本身而言,科学性是可以让位给可传播性与通俗性的。这就导致网上出现大批的固化印象与不严谨的测试题目,对于某种人格的分析也仅仅停留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如感情、事业。试图通过mbti对某一人群进行定义。
这会导致一个双向的互动,即具有某种相同人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受信息茧房的影响,加剧这种外部评价对内在自我的塑形作用。与此相反,具有某种人格的人将这种评价再度释放,并反作用这部分群体。mbti人格的印象也就因此成为了一种高度流行的刻板印象。甚至在当今社会现实中,大家最先询问的就是对方的mbti。因此,对mbti的滥用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刻板印象问题之一。因此下文并不把mbti作为一种心理学工具,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进行分析。
二、伦理与道德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1. 刻板印象的伦理问题
在伦理层面上,对于某一人格人群的刻板印象涉及个体的尊严和平等问题。将一类人群定义为“冷漠、笨拙”,既是对其个体差异的不尊重,也是对其独特性格的污名化。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影响了个体的自尊心,也可能导致社交机会减少,甚至在工作场合带来不公正对待。从道德伦理角度进行思考,康德理解中的道德律令将人作为目的而存在,这是道德作为一种定言命令的必然结果。任何一种伦理行为只有其本身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时候,道德才能被真正实现。在刻板印象上,mbti仅仅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而使用,且其模式在大众传播下极固化,这从本质上违背了认知行为的伦理要求。我们不能给对方以一个“人”的判断,而将对方作为被工具判定的客体。价值判断被工具理性挤压了一定的空间,这其实暗藏着一种对人的物化意涵。
2. 社会对多样性的道德反思
刻板印象的存在反映了社会对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的不足。性格标签化在伦理上受到质疑,因为它忽略了个体的独特性格和经历。伦理观念强调对个体的尊重,而性格标签化可能违背了这一原则,将他人简化为单一特征的代表。在一个充满不同性格、文化、价值观的社会中,对于任意人格的刻板印象意味着社会普遍存在缺乏包容理解的现象,公共道德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应该对多样性提供包容,而对多样性包容不是强调特殊性,mbti恰恰营造出了一种“包容的悖论”。例如“我们应该对i人敞开胸怀”,“要理解奇怪的infp”等表述。受制于高度对象化的人格辨析模式,普遍性就不可能广泛的存在,在符号学机制下,我们不断地强化这种语词所塑造出的“假人”,并给予这些“假人”以相应的包容,实则是在磨灭我们对于人格普遍性和社会多样性的真正认知,这是一个语言上的道德问题,一旦我们为某一群体提供一个假想的共同体,政治就会在其中展开,而问题恰恰在于对于“人”的认知应该是非政治的,应该是伦理与道德的。
反过来讲,这也涉及到社会的伦理关怀的问题,即社会是否真正关心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是否愿意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在mbti的影响之下,前文已经分析过了,作为筛选工具而存在的mbti确实可以提高某些社会环节中筛选效率,降低筛选成本。但是这样真的平等吗?第一、标准的mbti测试实际上是一个严密的医学过程,但是mbti的泛娱乐化使得各类标准不一的量表出现,这会导致判准不一,且量表的准确度参差不齐。第二、利用mbti作为筛选工具实际上预示着社会的一种先天判断,即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实际上是把人作为一个螺丝,去找对应的螺丝孔。假设工业体系中没有这样的螺丝孔,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价值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可塑的,是主体性而非客体性的,只有尊重每个人充分的发展权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伦理关怀才是真正平等的伦理关怀。
三、伦理解决方案与社交改善
1. 促进社会中的多元性格教育
通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多元性格的存在。学校、企业等组织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强调个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避免简化和误导。特别要突出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应将性格类型简单划分为“好”和“坏”。
2. 推动积极的社交媒体文化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和社交的平台,有责任促使积极的文化。通过引导用户理性表达、鼓励多元观点,社交媒体可以成为一个促进理解和包容的空间。
3. 倡导个体的全面认知
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应努力摆脱单一的标签,更多关注他人的多层次特征。这需要培养全面认知的观念,让人们更善于从多个角度看待他人,减少对他人的过于片面的评价。
4. 促进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
社会需要更加积极地促进多元文化的氛围,鼓励人们接受不同性格类型的个体。这可以通过组织多样性培训、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等途径实现。
5. 强调个体价值与平等机会
伦理层面上,社会要更强调每个个体的价值和平等机会。不同的性格类型应被视为社会宝贵的资源,而非负面标签。这需要通过法律、政策和社会规范的改变来实现。
结论:
通过对“讲理邦,帮你讲理——解构MBTI人格中的刻板印象”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人格刻板印象背后涉及到伦理与道德问题,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宣传、促进多元文化氛围以及强调个体价值与平等机会等多方面努力。只有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社会。通过深入思考和行动,我们才有望实现一个真正关心每个个体心理健康与发展的社会愿景。
【参考文献】
曾维希、 张进辅,《MBTI 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255
顾雪英 、胡 湜 ,《MBTI 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2 Vol. 20, No. 10, 1700–1708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