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拒绝人格标签,理性看待MBTI

发布于:百学网 2023-11-30

拒绝人格标签,理性看待MBTI

  “你是I人还是E人?”你是否听过类似的讨论?你是否又会奇怪“INTP”“ENFP”这些奇怪的英文字母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有什么意义?这就是今年在网络上被网民们广泛讨论的MBTI性格测试,你是否对号入座并且深信不疑了呢?

  CHAPTER.1

  MBTI的兴起:强势闯入社交圈

  MBTI是以卡尔·荣格提出的八种心理类型“外倾(E)、内倾(I)、实感(S)、直觉(N)、思考(T)、情感(F)、判断(J)、感知(P)”为基础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它由以上八种心理类型形成了四个维度,分别是“精力来源(E/I)”“认知方式(S/N)”“判断方式(T/F)”“生活方式(J/P)”,依据这四个维度又划分出了十六种不同类型的人格。

  原版MBTI测试较为详细,共有一百多道题,而后来推出的简化版大多只有三四十题。只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测试出自己的MBTI人格。

  随着MBTI人格测试兴起,“你是i人还是人”、“p人不懂j人的世界”这类对话开始在年轻人的社交圈中兴起。很多人通过MBTI的人格划分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原来你也是i人!”“对吧对吧,我们i人是真的不太擅长社交。”在相同人格对话的过程中,大家较为相似的思想与性格能使双方都产生被认同感。

  在互联网上,关于MBTI的讨论更是尤为火爆,甚至有了“i人专属歌单”、“e人聊天群”这类以人格划分的群体产物,还有网友分享:“家人们,谁懂啊,今天去面试,面试官竟然问我的MBTI人格”,我们可以发现MBTI这个话题早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MBTI甚至被很多人视为一种认识了解自己的最有效的途径。

  CHAPTER.2

  “你是i人还是e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宝典

  MBTI人格风靡后迅速成为年轻人交友的新型参考,同“搭子”的流行一样,MBTI人格作为参考也满足了当代年轻人高效交友的需求,降低了年轻人的交友成本。

  而这样的一个“人格标签”的流行,还让在浮躁生活中对自我产生迷茫的年轻人可以更加轻松地树立对自己的认识,同时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世界中,都能够帮助年轻人快速地找到与自己性格相和的对象,让“情感共鸣”更容易实现。

  我们不能否认,MBTI带有一定的社会科学性。但是,MBTI也同样带有局限性,它给不同性格的人们贴上了标签,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因为他(她)是i人 所以他(她)会……”的刻板印象,所以对于MBTI的结果,人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让自己的个性被四个字母框住。

  与此同时,因数据的模糊性,MBTI测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仍存在着争议。MBTI测试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然而因对二分法的过分依赖和资本化的商业运作,测试的专业程度依然受到诸多诟病。

  在评估MBTI测试的效度(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时,不难发现,MBTI测试仅将人格分为内向与外向,缺乏对外界环境的考量。

  CHAPTER.3

  正视双面争议,保持纯真自我

  MBTI测试是一种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学量表,其理论基础是荣格(瑞士心理学家)的人格类型理论。它在社交平台的爆火,切实反映着人们对自我精神的探求。

  此外,MBTI测验形式符合现代人格测验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描述个体的差异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潜在反映,折射着特定时期人类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文化。

  但由于受资本的过度包装和在科学求证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停滞阶段,MBTI测试也受到部分人的谴责。

  尽管外界对MBTI测试的严谨公正性持有双向态度,但归根到底,MBTI测试只是作为人们认识自我与他人的辅助工具而已。回归现实,我们应该正确认知自我,接纳自我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我们可以借助MBTI测试分析自我,了解他人人格,助推人际关系的交流。但我们也需要撕掉先入为主的标签,成为不被定义的自己。

  从“星座热”到“MBTI热”,我们寻求的始终是自我的认知。然而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故事的发展轨迹理应由我们来操控。

  我们不必被条条框框束缚,不必陷入社交的焦虑,毕竟阳光明媚才是我们的生活准则。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言:“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愿我们掌握自己的人生剧本,活出自己的恣意人生,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END

  撰文丨韩小艳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