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遴选面试如相亲”?
“面试如相亲”,是一直跟大家强调的一个基本认识,也是多年面试的工作经验的总结。虽然只有5个字,但这是“黄金原则”。
为什么说“面试如相亲”?当大家拿到一道题的时候,会问“标答是什么?”“范文是什么?”如果说笔试中找标答和范文作为参考有一定道理——就像市面上流行的“标答”那样,大家拿到后就去背,可以照猫画虎写出答案,在面试中这一做法并不适合。面试中,什么样的答案是“正确的”,什么样的答案是“错误的”?这跟我们平时认识中的“真理”层面的对和错一样吗?在面试中,考官手上有标准答案吗?什么样的答案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又是错误的呢?如果有,那么我们的备考就要围绕这个标准答案来答,跟这个“标答”相符的就是正确的,不相符的就是错误的。如果不存在“标准答案”,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正确,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错误。
事实上,面试不同于笔试,是不存在“按点给分的”,即不存在所谓的“标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面试是“语言的表达”,并不是自然科学中的真理性题目,更多的是“认识和感受”,是思路,即考察的是方向性的内容。如果你的答案出现“方向错误”,比如题听错了,所答非所问。或者基本立场和原则错误,比如你的答案让考官感觉你没有坚持群众路线或者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善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这也是“方向性的错误”,而非“知识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在面试中首先就是要防止出现“方向性错误”,因为这种错误往往是颠覆性的。大家能够从笔试中杀出,只要稍加注意,相信就不会出现这种方向性的错误。
既然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错误答案,那么考官靠什么来判断好坏呢?考官手里其实有“给分标准”,而这个“评分标准”,是非常宏观的,比如形象气质多少分,语言表达流畅程度多少分,逻辑思维多少分,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多少分等,这样的标准,是原则性判断,所以面试考官更像个评委,而不是阅卷老师。
给大家说这么多,想给说个道理,请大家不要过多地关注答案的“对与错”。很多考生拿到题就会想,这道题应该怎么答,怎么答是正确的?首先,大家要摒弃这种“黑与白”的思想,而是要考虑这道题怎么答更好,怎么答更精彩,更吸引人,更展现自己的实力。这个原则非常重要,有了这个原则,你就不需要对答案内容过于紧张,不用像笔试一样,我少答了哪一条就会少给分。答题的内容不是不重要,而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
我们的讲“面试如相亲”,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相亲会考虑学历、家境、工作等,在相亲之前,这些“硬件条件”对方都知道了,而在遴选面试中,你的信息、笔试成绩等(当然也有少数背对背面试的),考官都知道,就相当于你与相亲对象在面对面交谈。那么,请问,你见过因为对方没有回答好某一个问题或者几个问题,就会被拒绝进一步交往的相亲吗?肯定没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机械了。其实,决定是否进一步交往的,是“综合感觉”,而不是“问题的答案本身”。比如,你们聊到一个电影,正好你没看过,你说:“不好意思,这个电影我没看过,但我愿意听听你的感受”,对方会觉得你是个擅于倾听的人;而另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谈的内容显示出他的价值观和你的不匹配,你反而会不喜欢。
面试本身的题目本身没有对与错,考官也不会因为你回答的某一道题所谓的“不对”就决定不要你。那考官到底是靠什么来决定每个人的得分呢?
真正影响面试结果的,并不是你答对了什么,或者答错了什么,而是你的答案所体现出的思维以及你答题时展现出的气质。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说“面试如相亲”,除了硬件条件外,最重要的是“印象分”,那么“印象分”如何得来,是一项综合的考量:形象、谈吐、内容、语气、语调、表情等。
遴选/公务员面试,一般用人单位的负责人都会参加,而这个负责人就是面试的主考官,虽然他不是坐在中间的那个人。其他的考官可能包括其他司局的负责人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大家轮流担任其他司局的副考官。绝大多数情况下,面试都是面对面的,所以印象分就极为重要,如果印象好的,分自然会打得高,印象不好,分肯定就高不了。有人说,这不是不公平吗?我答得比他好,说得也比他流利,为啥要他不要我?用人单位是选要一起工作的下属,就像相亲,不是说谁长得最漂亮,口才最好,就能够相亲成功,他要的是“彼此合适”,而不是所谓最好的。
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在“相亲”得过程中,我们的表现是如相亲一般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面试如相亲呢?
转自:源渠遴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